一种根瘤菌及其在降解水环境中壬基酚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04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根瘤菌,命名为根瘤菌(Rhizobium sp.)NPLJ‑2,于2020年10月1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0603。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根瘤菌在降解水环境中壬基酚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根瘤菌在好氧条件下对水体中初始浓度为100mg/L的壬基酚的生物降解率可达到80%以上,并且还有效缩短了生物降解时间,同时还有效降低了污水中由壬基酚贡献的COD;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生物法快速高效降解污水中的壬基酚,对污水中高浓度环境激素‑壬基酚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根瘤菌及其在降解水环境中壬基酚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瘤菌,还涉及上述根瘤菌在降解水中壬基酚的应用。
技术介绍
印染行业是我国工业用水大户和废水排放大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印染废水的排放量约为300~400万m3/d,约占整个工业废水排放量的35%。长期以来,印染废水由于有机物浓度高、含盐量高、有机物难生化降解,成为工业废水治理领域的难点。壬基酚乙氧基化物(NPEOs)广泛用于纺织品处理助剂,是重要的工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EO在纺织废水中的浓度范围高达450~5680μg/L。NPEO由NP和环氧乙烷聚合生成,NPEOs的不稳定性与其由1-20个乙氧基单元组成的聚乙氧基化物链有关,其进入环境后通过多种途径可转化成NP、NP(1~3)EO和NP(1~3)EC,这些物质由于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效应,会对水体中生物产生毒性,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壬基酚(NP)是NPEOs的主要产物之一,其具有雌激素效应、神经毒性、免疫毒性及生殖毒性等,在环境中的半衰期在几天到一百天不等。环境中的NP分布范围广,具有生物富集性,用物理吸附和化学光解法对其进行处理时成本较高,因此不适合大规模应用。生物降解法因其成本低、绿色环保,是一种快速高效去除环境介质中NP的方法,目前已报道的微生物(Pseudomonasstutzeri、Leclerciaadecarboxylata等)大多只对低浓度的NP有一定的去除效果,NP浓度为10mg/L以下时,降解率为60%~75%,NP浓度为50mg/L时,降解率为20%~40%,NP浓度为100mg/L时,降解率只有10%~20%,并且残余的NP仍可在环境中不断累积进入生物体。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微生物处理水体中壬基酚存在处理浓度低、去除率低以及降解速率慢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根瘤菌,该根瘤菌能够快速高效降解污水中高浓度的壬基酚。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根瘤菌命名为根瘤菌(Rhizobiumsp.)NPLJ-2,分类命名为根瘤菌(Rhizobiumsp.),菌株号为NPLJ-2,现已保藏于位于中国武汉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M2020603,保藏日期为2020年10月19日。上述菌株一根瘤菌(Rhizobiumsp.)NPLJ-2,在LB培养基中,30℃好氧条件下生长良好,菌落呈圆形,直径大小为0.2~1mm,菌落颜色为白色,不透明,表面干燥,革兰氏染色呈阴性。本专利技术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根瘤菌在降解水环境中壬基酚的应用。所述的应用为:将根瘤菌接种于扩大培养基中,于28~30℃下好氧培养24~48h,培养后得到NPLJ-2扩培产物,按体积分数算,根瘤菌接种量为1%~3%;将扩培产物接种于含壬基酚的污水中进行处理。其中,污水中根瘤菌(Rhizobiumsp.)NPLJ-2的接种量为3‰~5‰(质量分数),污水中壬基酚的质量浓度为不低于100mg/L。菌体应用时,含壬基酚的污水的温度为25~30℃,pH值为7.0~7.5,此条件下有利于加快根瘤菌(Rhizobiumsp.)NPLJ-2对壬基酚的降解速率。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根瘤菌在好氧条件下对水体中初始浓度为100mg/L的壬基酚的生物降解率可达到80%以上,并且还有效缩短了生物降解时间,同时通过将水体中的壬基酚直接转化并从水体中去除,从而有效降低水中COD的浓度;本专利技术利用生物法能够快速高效降解污水中高浓度的壬基酚,因此对污水中高浓度环境激素-壬基酚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根瘤菌(Rhizobiumsp.)NPLJ-2的系统发育树;图2为本专利技术根瘤菌(Rhizobiumsp.)NPLJ-2对壬基酚及污水中COD的降解速率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中,是从南京某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好氧段的活性污泥中筛选获得根瘤菌(Rhizobiumsp.)NPLJ-2。具体过程如下:(1)从南京某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生物处理段采集好氧段活性污泥;(2)将得到的泥水混合物取250mL盛装于锥形瓶中,在磁力搅拌器上常温搅拌,每天向其中加入100mg壬基酚;每次加药前倒掉上部分上清液(检测上清液中是否含有目标污染物-壬基酚),然后用自来水补足,如此驯化直至溶液中检测不到目标污染物,则完成驯化;(3)取出步骤(2)中得到的污泥,将污泥经过梯度稀释后,分别涂布于含壬基酚的无机盐培养基中,30℃条件下静态培养3~5d,获得单菌落;无机盐培养基中壬基酚的质量浓度为不低于100mg/L;(4)挑取步骤(3)中的单菌落划线纯化后,于斜面上划线保存,得到纯菌株。纯菌株的扩大培养采用的培养基为LB培养基、无机盐培养基或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的一种。LB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的组分:每升水中含酵母粉5.0g、氯化钠10g和蛋白胨10g,培养基的pH=7.0~7.5。无机盐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的组分:每升水中含壬基酚100mg、硫酸铵0.262g和磷酸氢二钠0.025g,培养基的pH=7.0~7.5。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的组分:每升水中含牛肉3g、蛋白胨10g和氯化钠5g,培养基的pH=7.2~7.6。将步骤(4)得到的根瘤菌(Rhizobiumsp.)NPLJ-2接种(接种量为1%~3%(体积分数))于扩大培养基中进行扩培,于28~30℃下好氧培养24~48h,培养后得到NPLJ-2的扩培产物。对上述筛选的菌种(步骤(4)得到的纯菌株)进行鉴定。本专利技术筛选得到降解效果最佳、生长速度最快的NPLJ-2。其中,经鉴定,NPLJ-2为根瘤菌(Rhizobiumsp.)。根瘤菌(Rhizobiumsp.)NPLJ-2,在LB培养基中,30℃好氧条件下生长良好,菌落呈圆形,直径大小0.2~1mm,菌落颜色为白色,不透明,表面干燥,革兰氏染色呈阴性。通过PCR扩增和Sanger法测序,得到NPLJ-2菌株16SrRNA全序列如下(SEQIDNO.1):NPLJ-2测序结果提交GenBank进行BLAST比较,从BLAST结果中挑选与NPLJ-2碱基序列相似度99%以上的菌株序列,通过ClustalW进行多重系列比对,并利用MAGE构建系统发育树得到NPLJ-2与根瘤菌Rhizobiumsp.straink13(登录号为MN662624.1),亲缘关系最近,因此鉴定菌株NPLJ-2为根瘤菌。本专利技术根瘤菌(Rhizobiumsp.)NPLJ-2对污染物壬基酚降解速率进行测定,具体步骤如下:(1)将NPLJ-2经过扩大培养后菌液于6000rpm下离心10min,倒掉上清液,得到菌体;(2)取步骤(1)中得到的菌体按3‰(质量分数)接种量,打散,加入模拟壬基酚废水中,水中壬基酚的质量浓度为100mg/L;并以不加NPLJ-2的处理组做对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根瘤菌,其特征在于:命名为根瘤菌(Rhizobium sp.)NPLJ-2,于2020年10月1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06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根瘤菌,其特征在于:命名为根瘤菌(Rhizobiumsp.)NPLJ-2,于2020年10月1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M2020603。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瘤菌在降解水环境中壬基酚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根瘤菌在降解水环境中壬基酚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根瘤菌降解水体中的壬基酚在好氧条件下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根瘤菌在降解水环境中壬基酚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根瘤菌接种于扩大培养基中,于28~30℃下好氧培养24~48h,培养后得到NPLJ-2扩培产物,按体积分数算,根瘤菌接种量为1%~3%;将扩培产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开龙张徐祥杨庆任洪强叶林阮在高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江岛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