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7999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拔模机构,所述拔模机构包括:前模板,所述前模板形成有前模腔;所述前模板具有通气孔和进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前模腔连通;所述进气孔的一端与所述通气孔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前模板与大气导通;后模板,所述后模板形成有后模腔,所述后模板的后模腔与所述前模板的前模腔对接安装,以形成型腔;以及封头;所述封头可移动设在所述通气孔内,且所述封头移动过程中使得所述进气孔与所述通气孔导通或关闭;通过在模具的前模板设置进气孔及通气孔,对前模板的前模腔吹冷气冷却刚注塑成型的模具,快速冷却模具,达到对模具的快速冷却,却不损伤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拔模机构
本技术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拔模机构。
技术介绍
拔模通常用于对模型、部件、模具或冲模的竖直面添加斜度,增加产品侧壁拔模斜度,但是有拔模角度的产品,相比无拔模斜度的产品,会在产品内部产生多余空间以及在产品外部产生多余胶位,内部多余空间会影响产品的装配紧凑性,浪费空间,外部多余胶位会造成产品正面投影面积大,棱角感差,视觉效果差;且即使增加了拔模斜度,产品依然有被模具拉伤的可能,若不允许外观无夹线和段差,只有通过后处理:打磨+喷油,产品的成本增加且不良率高;现有技术中多采用0度拔模,不影响压铸件的出型过程,提高了压铸生产效率;但是0度拔模需要等模具自动冷却后才能进行,如此冷却时间过长,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拔模机构,旨在对以上模具冷却时间过长,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的缺陷进行了改善,通过在前模板设置进气孔及通气孔,对前模板的前模腔吹冷气冷却刚注塑成型的模具,达到快速冷却,却不损伤产品的效果。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拔模机构,所述拔模机构包括: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拔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模机构包括:/n前模板,所述前模板形成有前模腔;所述前模板具有通气孔和进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前模腔连通;所述进气孔的一端与所述通气孔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前模板与大气导通;/n后模板,所述后模板形成有后模腔,所述后模板的后模腔与所述前模板的前模腔对接安装,以形成型腔;以及/n封头;所述封头可移动设在所述通气孔内,且所述封头移动过程中使得所述进气孔与所述通气孔导通或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拔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模机构包括:
前模板,所述前模板形成有前模腔;所述前模板具有通气孔和进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前模腔连通;所述进气孔的一端与所述通气孔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前模板与大气导通;
后模板,所述后模板形成有后模腔,所述后模板的后模腔与所述前模板的前模腔对接安装,以形成型腔;以及
封头;所述封头可移动设在所述通气孔内,且所述封头移动过程中使得所述进气孔与所述通气孔导通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连通在所述通气孔中间位置,并与所述通气孔相交,所述封头的长度小于所述进气孔与所述通气孔相交位置到所述前模腔的距离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内设有滑槽,所述封头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石坤李迈
申请(专利权)人: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