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系统及叉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274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叉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动力系统及叉车。该动力系统包括控制装置、驱动装置、货叉起升装置以及整车行驶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一离合器以及第二离合器,所述电机为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双轴电机,所述第一离合器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货叉起升装置的输入轴之间,所述第二离合器连接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整车行驶装置的输入轴之间;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动力系统在货叉起升状态与整车行驶状态之间来回切换。该动力系统采用一个电机和一个控制装置即可实现货叉起升和整车行驶两项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系统及叉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叉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系统及叉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微型托盘车的动力系统中一般包括两个电机,其中一个用于货叉的起升,另一个用于整车的行驶。由图1所示的现有的微型托盘车的控制路线得知,现有的微型托盘车需要使用到两个控制器和两个电机,同时需要配套相应的动力线和低压控制线路,这对微型托盘车的成本较高,同时也不利于品质的管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微型托盘车的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动力系统及叉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系统,包括控制装置、驱动装置、货叉起升装置以及整车行驶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一离合器以及第二离合器,所述电机为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双轴电机,所述第一离合器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货叉起升装置的输入轴之间,所述第二离合器连接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整车行驶装置的输入轴之间;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动力系统在货叉起升状态与整车行驶状态之间来回切换;在所述货叉起升状态,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接合,并控制所述第二离合器断开;在所述整车行驶状态,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断开,并控制所述第二离合器接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系统,将现有的微型托盘车的两条控制路线整合成一条,将现有的微型托盘车的两个电机整合为一个电机,并将现有的微型托盘车的两个控制装置整合为一个控制装置。相对于现有的微型托盘车的控制路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系统采用一个电机和一个控制装置即可实现货叉起升和整车行驶两项功能,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系统,由于减少了一个电机和一个控制装置的使用,相应的动力线缆和低压控制线缆也可简化,利于整车成本(包括物料成本、制造成本、人工成本和售后成本等)的优化,利于整车的批量生产。可选地,所述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同轴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离合器包括第一飞轮、第一摩擦片、第一推动机构以及第一端盖,所述第一飞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所述第一端盖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飞轮背向所述电机的一侧,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一飞轮之间形成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及所述第一摩擦片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一推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摩擦片背向所述第一飞轮的一侧,所述货叉起升装置的输入轴穿过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并与所述第一摩擦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可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推动所述第一摩擦片,使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一飞轮接触或分离。可选地,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包括第一压板、第一压紧弹簧、第一膜片弹簧以及第一分离轴承,所述第一端盖上形成有可供所述第一分离轴承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分离轴承滑动连接在所述货叉起升装置的输入轴上,所述第一膜片弹簧的内侧边缘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分离轴承上,所述第一膜片弹簧的外侧边缘与所述第一压板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盖朝向所述第一飞轮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支架,所述第一膜片弹簧上靠近外侧边缘的位置支撑在所述第一限位支架上;所述第一压紧弹簧支撑在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所述第一压紧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压板背向所述第一飞轮的一侧;所述货叉起升装置的输入轴穿过所述第一压板并与所述第一摩擦片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离合器包括第二飞轮、第二摩擦片、第二推动机构以及第二端盖,所述第二飞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所述第二端盖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飞轮背向所述电机的一侧,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第二飞轮之间形成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及所述第二摩擦片安装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第二推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二摩擦片背向所述第二飞轮的一侧,所述整车行驶装置的输入轴穿过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并与所述第二摩擦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可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推动所述第二摩擦片,使所述第二摩擦片与所述第二飞轮接触或分离。可选地,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包括第二压板、第二压紧弹簧、第二膜片弹簧以及第二分离轴承,所述第二端盖上形成有可供所述第二分离轴承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分离轴承滑动连接在所述整车行驶装置的输入轴上,所述第二膜片弹簧的内侧边缘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分离轴承上,所述第二膜片弹簧的外侧边缘与所述第二压板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盖朝向所述第二飞轮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支架,所述第二膜片弹簧上靠近外侧边缘的位置支撑在所述第二限位支架上;所述第二压紧弹簧支撑在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所述第二压紧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压板背向所述第二飞轮的一侧;所述整车行驶装置的输入轴穿过所述第二压板并与所述第二摩擦片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回位机构、驱动架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架连接在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第二离合器之间,所述驱动架上形成有驱动臂,所述回位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相对设置在所述驱动臂的两侧;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架沿所述电机的轴线向第一方向移动,使所述动力系统由整车行驶状态切换至货叉起升状态;所述回位机构用于使所述动力系统保持在整车行驶状态;或驱动所述驱动架沿所述电机的轴线向第二方向移动,使所述动力系统由货叉起升状态切换至整车行驶状态。可选地,所述回位机构包括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连接在叉车车体与所述驱动臂之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踩踏板,所述踩踏板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臂上;或,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磁继电器,所述电磁继电器的轴线与所述驱动臂垂直。可选地,所述回位机构包括第一电磁继电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磁继电器,所述第一电磁继电器的轴线及所述第二电磁继电器的轴线与所述驱动臂垂直。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叉车,其包括上述的动力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微型托盘车的控制路线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系统的控制路线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系统的第一离合器断开时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系统的第一离合器接合时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叉车的示意图。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00、动力系统;1、控制装置;11、回位机构;111、回位弹簧;112、第一电磁继电器;12、驱动架;121、驱动臂;13、驱动机构;131、踩踏板;132、电磁继电器;133、第二电磁继电器;2、驱动装置;21、电机;211、第一输出轴;212、第二输出轴;22、第一离合器;221、第一飞轮;222、第一摩擦片;223、第一推动机构;2231、第一压板;2232、第一压紧弹簧;2233、第一膜片弹簧;2234、第一分离轴承;224、第一端盖;2241、第一限位支架;225、第一容置腔;226、第一联轴器;23、第二离合器;231、第二飞轮;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驱动装置、货叉起升装置以及整车行驶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一离合器以及第二离合器,所述电机为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双轴电机,所述第一离合器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货叉起升装置的输入轴之间,所述第二离合器连接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整车行驶装置的输入轴之间;/n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动力系统在货叉起升状态与整车行驶状态之间来回切换;/n在所述货叉起升状态,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接合,并控制所述第二离合器断开;在所述整车行驶状态,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断开,并控制所述第二离合器接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驱动装置、货叉起升装置以及整车行驶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一离合器以及第二离合器,所述电机为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双轴电机,所述第一离合器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货叉起升装置的输入轴之间,所述第二离合器连接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整车行驶装置的输入轴之间;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动力系统在货叉起升状态与整车行驶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在所述货叉起升状态,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接合,并控制所述第二离合器断开;在所述整车行驶状态,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断开,并控制所述第二离合器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包括第一飞轮、第一摩擦片、第一推动机构以及第一端盖,所述第一飞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所述第一端盖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飞轮背向所述电机的一侧,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一飞轮之间形成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及所述第一摩擦片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一推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摩擦片背向所述第一飞轮的一侧,所述货叉起升装置的输入轴穿过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并与所述第一摩擦片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可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推动所述第一摩擦片,使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一飞轮接触或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包括第一压板、第一压紧弹簧、第一膜片弹簧以及第一分离轴承,所述第一端盖上形成有可供所述第一分离轴承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分离轴承滑动连接在所述货叉起升装置的输入轴上,所述第一膜片弹簧的内侧边缘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分离轴承上,所述第一膜片弹簧的外侧边缘与所述第一压板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端盖朝向所述第一飞轮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支架,所述第一膜片弹簧上靠近外侧边缘的位置支撑在所述第一限位支架上;
所述第一压紧弹簧支撑在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所述第一压紧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压板背向所述第一飞轮的一侧;
所述货叉起升装置的输入轴穿过所述第一压板并与所述第一摩擦片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器包括第二飞轮、第二摩擦片、第二推动机构以及第二端盖,所述第二飞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所述第二端盖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人武周文会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