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42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橡胶模具,包括上下布置的上模和下模;下模包括下模板,下模板顶端一体成型有两个平行相对布置的楔块;下模板顶端位于两个楔块之间间隔安装有多个哈夫块,处于外侧的两个哈夫块分别与两个楔块配合抵靠;上模包括上模板,上模板底端与相邻两个哈夫块之间相对应位置均安装有上模芯并且上模芯与两个哈夫块以及下模板之间配合形成多个模腔。本发明专利技术橡胶模具不仅提高了模具的加工进度和模具精度,而且减少了生产中磕碰压坏现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橡胶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橡胶模具是楔块配合结构,该结构模具设计是下模板、楔块、耐磨块、哈弗四块模板之间的相互配合,易造成配合不精准,耐磨块易磨损磕碰,产品飞边较厚,产品尺寸也不稳定,造成胶料的浪费,加大后期修边工作量。而且楔块分两次加工,先加工与下模之间的配合面,再装配到下模,加工与耐磨块之间的配合面。因为耐磨块是配加工的,所以楔块和哈弗的配合面角度在设计时并没有固定值,模具加工此配合面时也比较粗糙,精铣此配合面的时间非常长,因此增加了模具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橡胶模具。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橡胶模具,包括上下布置的上模和下模;其中:下模包括下模板,下模板顶端一体成型有两个平行相对布置的楔块;下模板顶端位于两个楔块之间间隔安装有多个哈夫块,处于外侧的两个哈夫块分别与两个楔块配合抵靠;上模包括上模板,上模板底端与相邻两个哈夫块之间相对应位置均安装有上模芯并且上模芯与两个哈夫块以及下模板之间配合形成多个模腔。优选的,楔块内侧设有第一斜面,处于外侧的哈夫块外侧设有与第一斜面贴合的第二斜面。优选的,第一斜面的倾斜角度为9-11度。优选的,下模板顶端位于相邻两个哈夫块之间位置设置有多个凸柱,凸柱开设有下模腔,下模腔内设置有下模芯。优选的,哈夫块与各凸柱相对应位置均设有向凸柱方向延伸并与凸柱顶端贴合的延边,凸柱两侧的哈夫块上的延边关于凸柱的下模腔中轴线对称设置并且该两个延边不完全覆盖下模腔。优选的,凸柱顶端与延边底端贴合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撕边槽。优选的,相邻两个哈夫块顶端之间配合形成与上模芯相适配的装配腔,上模芯底端伸入装配腔内并与哈夫块贴合,哈夫块与上模芯底端贴合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撕边槽。优选的,上模板边缘安装有多个导柱,楔块上安装有多个导套,多个导柱分别与多个导套滑动配合连接。优选的,还包括抬模框,下模板边缘配合安装有多个导杆,抬模框与导杆滑动配合连接。优选的,上模芯通过螺栓安装在上模板上。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橡胶模具,通过去掉耐磨块结构,将楔块与下模板合为一体,这样就避免了下模板与楔块之间的配合不精准问题,原来的楔块、耐磨块、哈夫块三者间的配合变成了下模板和哈夫块直接配合,配合次数减少配合精度大大提高。同时加上使用高精度的导柱导套,整副模具配合精准,型腔密闭性好,减少了胶料的溢出以及造成的产品飞边厚、产品尺寸不稳定和胶料的浪费问题。本专利技术不仅改变配合结构,还将配合面角度固定化,角度固定化为10度,并定制10度成型刀来加工,加工配合面只需要半个小时,而且加工出来的面更光滑。总而言之,本专利技术橡胶模具不仅提高了模具的加工进度和模具精度,而且减少了生产中磕碰压坏现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橡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橡胶模具中下模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橡胶模具,包括上下布置的上模和下模;其中:下模包括下模板1,下模板1顶端一体成型有两个平行相对布置的楔块2;下模板1顶端位于两个楔块2之间间隔安装有多个哈夫块3,处于外侧的两个哈夫块3分别与两个楔块2配合抵靠,楔块2内侧设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0度,处于外侧的哈夫块3外侧设有与第一斜面贴合的第二斜面。下模板1顶端位于相邻两个哈夫块3之间位置设置有多个凸柱7,凸柱7开设有下模腔,下模腔内设置有下模芯8。上模包括上模板4,上模板4底端与相邻两个哈夫块3之间相对应位置均通过螺栓安装有上模芯5并且上模芯5与两个哈夫块3以及下模板1之间配合形成多个模腔6。本专利技术通过去掉耐磨块结构,将楔块2与下模板1合为一体,这样就避免了下模板1与楔块2之间的配合不精准问题,原来的楔块、耐磨块、哈夫块三者间的配合变成了下模板1和哈夫块3直接配合,配合次数减少配合精度大大提高。配合面角度固定化为10度,并定制10度成型刀来加工,加工配合面只需要半个小时,而且加工出来的面更光滑。在本实施例中,哈夫块3与各凸柱7相对应位置均设有向凸柱7方向延伸并与凸柱7顶端贴合的延边,凸柱7两侧的哈夫块3上的延边关于凸柱7的下模腔中轴线对称设置并且该两个延边不完全覆盖下模腔。凸柱7顶端与延边底端贴合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撕边槽9。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哈夫块3顶端之间配合形成与上模芯5相适配的装配腔,上模芯5底端伸入装配腔内并与哈夫块3贴合,哈夫块3与上模芯5底端贴合位置处开设有第二撕边槽10。在具体实施例中,上模板4边缘安装有多个导柱11,楔块2上安装有多个导套12,多个导柱11分别与多个导套12滑动配合连接。使用高精度的导柱导套,整副模具配合精准,型腔密闭性好,减少了胶料的溢出以及造成的产品飞边厚、产品尺寸不稳定和胶料的浪费问题。在具体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出模,还包括抬模框13,下模板1边缘配合安装有多个导杆14,抬模框13与导杆14滑动配合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布置的上模和下模;其中:/n下模包括下模板(1),下模板(1)顶端一体成型有两个平行相对布置的楔块(2);下模板(1)顶端位于两个楔块(2)之间间隔安装有多个哈夫块(3),处于外侧的两个哈夫块(3)分别与两个楔块(2)配合抵靠;/n上模包括上模板(4),上模板(4)底端与相邻两个哈夫块(3)之间相对应位置均安装有上模芯(5)并且上模芯(5)与两个哈夫块(3)以及下模板(1)之间配合形成多个模腔(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布置的上模和下模;其中:
下模包括下模板(1),下模板(1)顶端一体成型有两个平行相对布置的楔块(2);下模板(1)顶端位于两个楔块(2)之间间隔安装有多个哈夫块(3),处于外侧的两个哈夫块(3)分别与两个楔块(2)配合抵靠;
上模包括上模板(4),上模板(4)底端与相邻两个哈夫块(3)之间相对应位置均安装有上模芯(5)并且上模芯(5)与两个哈夫块(3)以及下模板(1)之间配合形成多个模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楔块(2)内侧设有第一斜面,处于外侧的哈夫块(3)外侧设有与第一斜面贴合的第二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橡胶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斜面的倾斜角度为9-11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橡胶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板(1)顶端位于相邻两个哈夫块(3)之间位置设置有多个凸柱(7),凸柱(7)开设有下模腔,下模腔内设置有下模芯(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橡胶模具,其特征在于,哈夫块(3)与各凸柱(7)相对应位置均设有向凸柱(7)方向延伸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双能张君曹中峰李海峰谭飞鸣宋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宁国中鼎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