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11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多条第一、第二扫描线、多条第一、第二数据线、多条第一、第二辅助线以及多个第一导电通孔。多个子像素排列成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排以及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二排。多个第二排交替地与多条第一、第二扫描线电连接并交替地与多条第一、第二数据线电连接。各条第一辅助线包括电连接对应的一条第一扫描线的第一部分以及与第一部分间隔开的第二部分。多条第二辅助线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排之间。各条第二扫描线通过至少一条第二辅助线而与对应的一条第一扫描线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为了因应电子装置的多种形状需求,显示面板需要借由纵向的辅助线路连接横向的扫描线来使扫描信号以及数据信号由显示面板的同一侧输入。然而,在这样的设计架构下,部分子像素的像素电压可能受到横向的扫描线及纵向的辅助线路的耦合效应的影响,造成所述部分子像素的灰阶变异,使画面表现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有助于改善耦合效应的影响。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多个子像素、多条第一扫描线、多条第二扫描线、多条第一数据线、多条第二数据线、多条第一辅助线、多个第一导电通孔以及多条第二辅助线。多个子像素排列成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排以及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二排。多条第一扫描线以及多条第二扫描线在第二方向上交替排列并分别与多个第二排电连接。多条第一数据线以及多条第二数据线在第一方向上交替排列。在任两个相邻的第一排之间有一条第一数据线以及一条第二数据线。多个第二排交替地与多条第一数据线以及多条第二数据线电连接。各条第一辅助线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包括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的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而与对应的一条第一扫描线电连接。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间隔开且与第一部分电性绝缘。多条第二辅助线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排之间。各条第二辅助线由对应的一条第一扫描线沿第二方向延伸至相邻的第二扫描线,且各条第二扫描线通过至少一条第二辅助线而与对应的一条第一扫描线电连接。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至图4分别是本技术的多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上视图。其中,附图标记:1、1A、1B、1C:显示面板AL1:第一辅助线AL2:第二辅助线AL3:第三辅助线AL4、AL4B:第四辅助线B:蓝色子像素C1:第一导电通孔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D3:第三方向DL1:第一数据线DL2:第二数据线G:绿色子像素P1:第一部分P2:第二部分R:红色子像素R1、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1-10、R1-11、R1-12:第一排R2、R2-1、R2-2、R2-3、R2-4、R2-5、R2-6:第二排GL1:第一扫描线GL2:第二扫描线SP:子像素SP1:主动元件SP2:像素电极具体实施方式本文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在附图中,各图式绘示的是特定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方法、结构或材料的通常性特征。然而,这些图式不应被解释为界定或限制由这些实施例所涵盖的范围或性质。举例来说,为了清楚起见,各膜层、区域或结构的相对尺寸、厚度及位置可能缩小或放大。在不同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将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标号,且将省略其赘述。此外,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可相互组合,且依本说明书或申请专利范围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说明书或申请专利范围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分立(discrete)的元件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也并非用以限定元件的制造顺序或设置顺序。此外,一元件/膜层设置在另一元件/膜层上(或上方)可涵盖所述元件/膜层直接设置在所述另一元件/膜层上(或上方),且两个元件/膜层直接接触的情况;以及所述元件/膜层间接设置在所述另一元件/膜层上(或上方),且两个元件/膜层之间存在一或多个元件/膜层的情况。图1至图4分别是本技术的多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上视图。为了简化说明,图1至图4仅示意性绘示出显示面板中主动元件阵列基板的局部结构。然而,应理解,显示面板的主动元件阵列基板除了所绘示出的结构之外还可进一步包括其他元件或膜层。此外,除了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之外,显示面板还可进一步包括对向基板以及位于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之间的显示介质层。显示介质层可包括液晶层或有机发光层,但不限于此。显示面板中的对向基板以及显示介质层可参照现有设计,于此省略其赘述。请参照图1,显示面板1可包括多个子像素SP、多条第一扫描线GL1、多条第二扫描线GL2、多条第一数据线DL1、多条第二数据线DL2、多条第一辅助线AL1、多个第一导电通孔C1以及多条第二辅助线AL2。多个子像素SP排列成阵列。所述阵列可包括在第一方向D1上排列的多个第一排R1以及在第二方向D2上排列的多个第二排R2。第二方向D2与第一方向D1相交。如图1所示,第二方向D2可与第一方向D1垂直,但不以此为限。多个子像素SP可排列成十二个第一排R1(如第一排R1-1至第一排R1-12)以及六个第二排R2(如第二排R2-1至第二排R2-6),其中各个第一排R1包括间隔排列的六个子像素SP,且各个第二排R2包括间隔排列的十二个子像素SP。然而,显示面板1中子像素SP、第一排R1、第二排R2、第一排R1中的子像素SP或第二排R2中的子像素SP等各自的数量或多个子像素SP的排列方式可依需求(如显示面板的形状或解析度等)改变。多个子像素SP可包括多个红色子像素R、多个绿色子像素G以及多个蓝色子像素B。各个第一排R1中的多个子像素SP可具有相同的颜色,且各个第二排R2中的多个子像素SP可包括在第一方向D1上交替排列的多个红色子像素R、多个绿色子像素G以及多个蓝色子像素B。然而,多个子像素SP的颜色种类以及排列方式可依需求改变。每一个子像素SP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主动元件SP1以及一个或多个像素电极SP2。主动元件SP1可包括栅极(未绘示)、栅极绝缘层(未绘示)、半导体层(未绘示)、绝缘层(未绘示)、源极(未绘示)以及与像素电极SP2电连接的漏极(未绘示)。主动元件SP1中多个元件的相对设置关系可参照现有设计,于此省略其赘述。多条第一扫描线GL1以及多条第二扫描线GL2在第二方向D2上交替排列。如图1所示,多个第二排R2中的奇数排(如第二排R2-1、第二排R2-3或第二排R2-5)可位于沿第二方向D2依序排列的第一扫描线GL1与第二扫描线GL2之间,且多个第二排R2中的偶数排(如第二排R2-2或第二排R2-4)可位于沿第二方向D2依序排列的第二扫描线GL2与第一扫描线GL1之间。多条第一扫描线GL1以及多条第二扫描线GL2分别与多个第二排R2电连接。如图1所示,多个第二排R2中的这些奇数排(如第二排R2-1、第二排R2-3及第二排R2-5)可分别与多条第一扫描线GL1电连接,而多个第二排R2中的这些偶数排(如第二排R2-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子像素,排列成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排以及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二排;/n多条第一扫描线以及多条第二扫描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交替排列并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二排电连接;/n多条第一数据线以及多条第二数据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替排列,其中在任两个相邻的第一排之间有一条第一数据线以及一条第二数据线,且所述多个第二排交替地与所述多条第一数据线以及所述多条第二数据线电连接;/n多条第一辅助线以及多个第一导电通孔,各条第一辅助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列的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而与对应的一条第一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间隔开且与所述第一部分电性绝缘;以及/n多条第二辅助线,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排之间,其中各条第二辅助线由对应的一条第一扫描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至相邻的第二扫描线,且各条第二扫描线通过至少一条第二辅助线而与对应的一条第一扫描线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707 TW 109122938;20190820 US 62/889,181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子像素,排列成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排以及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二排;
多条第一扫描线以及多条第二扫描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交替排列并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二排电连接;
多条第一数据线以及多条第二数据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替排列,其中在任两个相邻的第一排之间有一条第一数据线以及一条第二数据线,且所述多个第二排交替地与所述多条第一数据线以及所述多条第二数据线电连接;
多条第一辅助线以及多个第一导电通孔,各条第一辅助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列的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通孔而与对应的一条第一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间隔开且与所述第一部分电性绝缘;以及
多条第二辅助线,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排之间,其中各条第二辅助线由对应的一条第一扫描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至相邻的第二扫描线,且各条第二扫描线通过至少一条第二辅助线而与对应的一条第一扫描线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条第一扫描线电连接于一条第二扫描线以及两条相邻的第二排,电连接的所述一条第一扫描线与所述一条第二扫描线分别位于所述两条相邻的第二排中的一排的相对侧,且所述一条第二扫描线位于所述两条相邻的第二排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第一辅助线、所述多条第一数据线以及所述多条第二数据线属于同一导电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第二部分的末端终止在所对应的一条第一扫描线的上方,且所述第二部分从靠近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末端处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远离所述第一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条第一扫描线及与其电连接的一条第二扫描线电连接于至少一条第一辅助线的所述第一部分,且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辅助线的所述第一部分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与所电连接的所述一条第二扫描线不重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至栅极信号端,且所述第二部分连接至直流信号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第二辅助线、所述多条第一扫描线以及所述多条第二扫描线属于同一导电层,且各条第二辅助线与所电连接的一条第一扫描线以及所电连接的一条第二扫描线接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嘉鸿李珉泽郑圣谚钟岳宏陈汉铭陈品妏廖鸿嘉徐雅玲廖烝贤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