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墙柱模板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34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墙柱模板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机构、位于第一定位机构右侧的第二定位机构、与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连接的连接结构,第一定位机构包括位于水平面上的第一定位板、与第一定位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二定位板,第二定位机构包括位于水平面上的第三定位板、与第三定位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四定位板,连接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定位板的右侧面和第四定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与地面固定,便于固定墙柱模板的位置和墙柱的厚度,连接机构的设置,适用于不同的墙厚,且连接机构便于将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连接并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墙柱模板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墙柱模板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来高,对建筑物的施工细节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人们对建筑物的施工细节不仅体现在建筑物的舒适度,还体现在建筑物的外表面和形状。墙柱定位钢筋是控制墙体垂直、平整、保证房间尺寸和保证墙体外表面美观的关键,在现有的墙柱施工中,墙柱定位普遍存在定位钢筋偏移、墙柱的保护层不均匀等困难,且墙柱的截面尺寸难以控制,现有的墙柱定位钢筋位置偏移造成墙柱移位,从而影响墙柱和墙体的质量,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墙根处观感质量差,影响墙体表面的美观。因此,提供一种施工简单、制作成本低且便于控制墙柱截面尺寸的新型墙柱模板定位装置,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简单、制作成本低且便于控制墙柱截面尺寸的新型墙柱模板定位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墙柱模板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机构、位于第一定位机构右侧的第二定位机构、与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连接的连接结构,第一定位机构包括位于水平面上的第一定位板、与第一定位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二定位板,第二定位机构包括位于水平面上的第三定位板、与第三定位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四定位板,连接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定位板的右侧面和第四定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三定位板上设有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的中心轴线和第二固定孔的中心轴线均位于竖直方向。所述第一定位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60~75mm,第一定位板在前后方向的长度为40~50mm,第二定位板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为60~75mm,第二定位板在前后方向的长度为40~50mm。所述第三定位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60~75mm,第三定位板在前后方向的长度为40~50mm,第四定位板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为60~75mm,第四定位板在前后方向的长度为40~50mm。所述连接机构位于水平面上,连接机构为钢筋,钢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定位板的右侧面和第四定位板的左侧面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机构位于水平面上,连接机构包括与第二顶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杆、与第四定位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的右端和第二连接杆的左端螺纹连接的套筒。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螺纹,第二连接杆的外表面设有第二螺纹,第一螺纹的螺纹方向和第二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套筒内表面设有与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相配合的第三螺纹。积极有益效果:本技术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与地面固定,便于固定墙柱模板的位置和墙柱的厚度,连接机构的设置,适用于不同的墙厚,且连接机构便于将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连接并固定,增强定位的效果,制作材料采用现场废料,提高经济效益,加工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工,不用伤害主体承重钢筋,便于控制墙柱的厚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为:第一定位机构1、第二定位机构2、连接结构3、第一定位板4、第二定位板5、第三定位板6、第四定位板7、第一固定孔8、第二固定孔9、第一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1、套筒12、第一侧模板13、第二侧模板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墙柱模板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机构1、位于第一定位机构1右侧的第二定位机构2、与第一定位机构1和第二定位机构2连接的连接结构3,第一定位机构1和第二定位机构2分别位于墙柱侧模板的底部用于支撑墙柱侧模板,连接机构3用于使第一定位机构1和第二定位机构2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从而使墙柱侧模板之间的距离一定,保证了墙面的厚度,第一定位机构1包括位于水平面上的第一定位板4、与第一定位板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二定位板5,第一定位板4的右侧面与第二定位板的左侧面焊接固定,第一定位板4的下表面与第二定位板5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上,第二定位机构2包括位于水平面上的第三定位板6、与第三定位板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四定位板7,第三定位板6的左侧面与第四定位板7的左侧面焊接固定,第三定位板6的下表面与第四定位板7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上,连接机构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定位板5的右侧面和第四定板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4上设有第一固定孔8,第三定位板6上设有第二固定孔9,第一固定孔8的中心轴线和第二固定孔9的中心轴线均位于竖直方向,第一固定孔8和第二固定孔9的设置,便于第一定位机构1和第二定位机构2与地面固定,从而避免墙柱侧模板随第一定位机构1和第二定位机构2的移动造成墙柱的位移,影响墙柱的质量。所述第一定位板4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60,第一定位板4在前后方向的长度为40mm,第二定位板5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为60mm,第二定位板5在前后方向的长度为40mm。所述第三定位板6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60mm,第三定位板6在前后方向的长度为40mm,第四定位板7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为60mm,第四定位板7在前后方向的长度为40mm,即第一定位板4、第二定位板5、第三定位板6和第四定位板7均采用60*40*3mm的钢板。所述连接机构3位于水平面上,连接机构3为直径12mm的钢筋,钢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定位板5的右侧面和第四定位板7的左侧面焊接固定,钢筋的长度根据墙柱的厚度设定,钢筋与第二定位板5和第四定位板7垂直。如图3所示,使用时,首先根据墙柱的厚度,设定钢筋的尺寸,将钢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定位板5的右侧面和第四定位板7的左侧面焊接固定,然后将第一定位机构1、第二定位机构2和钢筋放置在墙柱的底部并与墙柱的起步筋错开,沿墙柱的长度方向每5米设置一个,通过螺栓组件穿过第一固定孔8和第二固定孔9,分别将第一定位机构1和第二定位机构2与地面固定,然后将墙柱的第一侧模板13的底部放置在第一定位板4的上表面,且墙柱的第一侧模板13的右侧面与第二定位板5的左侧面抵触,将墙柱的第二侧模板的底部放置在第三定位板6的上表面,且墙柱的第二侧模板的左侧面与第四定位板7的右侧面抵触,第二定位板5、第四定位板7和钢筋位于第一侧模板13和第二侧模板14之间,即第二定位板5、第四定位板7和钢筋位于墙柱内部,第一侧门模板和第二侧模板之间通过止水螺杆固定连接,墙柱模板的定位完成。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一种新型墙柱模板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机构1、位于第一定位机构1右侧的第二定位机构2、与第一定位机构1和第二定位机构2连接的连接结构3,第一定位机构1和第二定位机构2分别位于墙柱侧模板的底部用于支撑墙柱侧模板,连接机构3用于使第一定位机构1和第二定位机构2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从而使墙柱侧模板之间的距离一定,保证了墙面的厚度,第一定位机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墙柱模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定位机构、位于第一定位机构右侧的第二定位机构、与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连接的连接结构,第一定位机构包括位于水平面上的第一定位板、与第一定位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二定位板,第二定位机构包括位于水平面上的第三定位板、与第三定位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四定位板,连接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定位板的右侧面和第四定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墙柱模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定位机构、位于第一定位机构右侧的第二定位机构、与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连接的连接结构,第一定位机构包括位于水平面上的第一定位板、与第一定位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二定位板,第二定位机构包括位于水平面上的第三定位板、与第三定位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四定位板,连接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定位板的右侧面和第四定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墙柱模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三定位板上设有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的中心轴线和第二固定孔的中心轴线均位于竖直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墙柱模板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60~75mm,第一定位板在前后方向的长度为40~50mm,第二定位板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为60~75mm,第二定位板在前后方向的长度为40~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王作亮杨澎坡姜鑫杨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