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218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限高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其通过电机提高动力,经主动齿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和传动带配合转动,使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转动,从而方便调节固定板室的高度,方便进行限高;还包括第一螺柱、第二螺柱、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固定板室、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两组转动轴、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主动齿轮、传动带和电机,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螺装在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内,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通过两组转动轴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转动连接,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通过主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一转动轮通过传动带与第二转动轮传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
本技术涉及限高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们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不仅市区立交桥、隧道也越来越多,许多工厂道路中的保护措施已远远满足不了要求,经常被超高车辆所撞击。但是很多司机由于不清楚所驾驶车辆的具体高度或存在侥幸心理,在看到限高标识时还会往前行驶,引起不必要的车祸,为了防止超高车辆造成破坏,研究一种可移动调节式限高的装置,方便对车辆进行限高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电机提高动力,经主动齿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和传动带配合转动,使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转动,从而方便调节固定板室的高度,方便进行限高的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本技术的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还包括第一螺柱、第二螺柱、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固定板室、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两组转动轴、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主动齿轮、传动带和电机,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螺装在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内,固定板室设置有腔室,并且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的顶端伸入固定板室的腔室内与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通过两组转动轴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转动连接,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通过主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一转动轮通过传动带与第二转动轮传动连接,电机的底端与固定板室的顶端连接,并且电机的输出端伸入固定板室的腔室内与主动齿轮传动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还包括太阳能板、第一支板、顶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光照灯,太阳能板的底端与第一支板的顶端连接,第一支板的底端与顶板的顶端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顶端与顶板的底端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底端与固定板室的顶端连接,光照灯安装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并且与太阳能板电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还包括LED显示屏和第二支板,LED显示屏的底端与第二支板的顶端连接,第二支板的底端与顶板的顶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还包括固定板和控制器,固定板的右端与第一固定柱的左端连接,控制器设置有控制按钮和显示器。本技术的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还包括第一保护壳,第一保护壳安装在控制器外侧,第一保护壳设置有两组合叶和锁口。本技术的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还包括两组固定吊柱,两组固定吊柱安装在固定板室的左右两端。本技术的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还包括第二保护壳,第二保护壳安装在电机的外侧。本技术的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还包括两组万福轮,两组万福轮安装在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底端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电机提高动力,经主动齿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和传动带配合转动,使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转动,从而方便调节固定板室的高度,方便进行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固定板室和第二保护壳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保护壳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第一螺柱;2、第二螺柱;3、第一固定柱;4、第二固定柱;5、固定板室;6、第一转动轮;7、第二转动轮;8、转动轴;9、第一从动轮;10、第二从动轮;11、主动齿轮;12、传动带;13、电机;14、太阳能板;15、第一支板;16、顶板;17、第一支撑板;18、第二支撑板;19、光照灯;20、LED显示屏;21、第二支板;22、固定板;23、控制器;24、控制按钮;25、显示器;26、第一保护壳;27、合叶;28、锁口;29、固定吊柱;30、第二保护壳;31、万福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还包括第一螺柱1、第二螺柱2、第一固定柱3、第二固定柱4、固定板室5、第一转动轮6、第二转动轮7、两组转动轴8、第一从动轮9、第二从动轮10、主动齿轮11、传动带12和电机13,第一螺柱1和第二螺柱2螺装在第一固定柱3和第二固定柱4内,固定板室5设置有腔室,并且第一螺柱1和第二螺柱2的顶端伸入固定板室5的腔室内与第一转动轮6和第二转动轮7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轮6和第二转动轮7通过两组转动轴8与第一从动轮9和第二从动轮10转动连接,第一从动轮9和第二从动轮10通过主动齿轮11啮合连接,第一转动轮6通过传动带12与第二转动轮7传动连接,电机13的底端与固定板室5的顶端连接,并且电机13的输出端伸入固定板室5的腔室内与主动齿轮11传动连接;通过电机13提高动力,经主动齿轮11、第一从动轮9、第二从动轮10、第一转动轮6、第二转动轮7和传动带12配合转动,使第一螺柱1和第二螺柱2转动,从而方便调节固定板室5的高度,方便进行限高。本技术的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还包括太阳能板14、第一支板15、顶板16、第一支撑板17、第二支撑板18和光照灯19,太阳能板14的底端与第一支板15的顶端连接,第一支板15的底端与顶板16的顶端连接,第一支撑板17和第二支撑板18的顶端与顶板16的底端连接,第一支撑板17和第二支撑板18的底端与固定板室5的顶端连接,光照灯19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7和第二支撑板18之间,并且与太阳能板14电连接;通过太阳能板14提供能源,使光照灯19进行照亮。本技术的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还包括LED显示屏20和第二支板21,LED显示屏20的底端与第二支板21的顶端连接,第二支板21的底端与顶板16的顶端连接;通过LED显示屏20反映限高数值,方便提示工人。本技术的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还包括固定板22和控制器23,固定板22的右端与第一固定柱3的左端连接,控制器23设置有控制按钮24和显示器25;通过控制器23方便控制限高,经控制按钮24和显示器25控制和显示。本技术的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还包括第一保护壳26,第一保护壳26安装在控制器23外侧,第一保护壳26设置有两组合叶27和锁口28;方便保护控制器23,以免受到雨水影响。本技术的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还包括两组固定吊柱29,两组固定吊柱29安装在固定板室5的左右两端;方便吊起设备。本技术的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还包括第二保护壳30,第二保护壳30安装在电机13的外侧;通过安装第二保护壳30,保护电机13正常工作。本技术的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还包括两组万福轮31,两组万福轮31安装在第一固定柱3和第二固定柱4的底端上;方便设备进行移动。本技术的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通过控制器23控制设备,通过LED显示屏20反映限高数值,之后通过太阳能板14提高能源,使光照灯19照亮,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螺柱(1)、第二螺柱(2)、第一固定柱(3)、第二固定柱(4)、固定板室(5)、第一转动轮(6)、第二转动轮(7)、两组转动轴(8)、第一从动轮(9)、第二从动轮(10)、主动齿轮(11)、传动带(12)和电机(13),第一螺柱(1)和第二螺柱(2)螺装在第一固定柱(3)和第二固定柱(4)内,固定板室(5)设置有腔室,并且第一螺柱(1)和第二螺柱(2)的顶端伸入固定板室(5)的腔室内与第一转动轮(6)和第二转动轮(7)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轮(6)和第二转动轮(7)通过两组转动轴(8)与第一从动轮(9)和第二从动轮(10)转动连接,第一从动轮(9)和第二从动轮(10)通过主动齿轮(11)啮合连接,第一转动轮(6)通过传动带(12)与第二转动轮(7)传动连接,电机(13)的底端与固定板室(5)的顶端连接,并且电机(13)的输出端伸入固定板室(5)的腔室内与主动齿轮(11)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螺柱(1)、第二螺柱(2)、第一固定柱(3)、第二固定柱(4)、固定板室(5)、第一转动轮(6)、第二转动轮(7)、两组转动轴(8)、第一从动轮(9)、第二从动轮(10)、主动齿轮(11)、传动带(12)和电机(13),第一螺柱(1)和第二螺柱(2)螺装在第一固定柱(3)和第二固定柱(4)内,固定板室(5)设置有腔室,并且第一螺柱(1)和第二螺柱(2)的顶端伸入固定板室(5)的腔室内与第一转动轮(6)和第二转动轮(7)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轮(6)和第二转动轮(7)通过两组转动轴(8)与第一从动轮(9)和第二从动轮(10)转动连接,第一从动轮(9)和第二从动轮(10)通过主动齿轮(11)啮合连接,第一转动轮(6)通过传动带(12)与第二转动轮(7)传动连接,电机(13)的底端与固定板室(5)的顶端连接,并且电机(13)的输出端伸入固定板室(5)的腔室内与主动齿轮(11)传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调节式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板(14)、第一支板(15)、顶板(16)、第一支撑板(17)、第二支撑板(18)和光照灯(19),太阳能板(14)的底端与第一支板(15)的顶端连接,第一支板(15)的底端与顶板(16)的顶端连接,第一支撑板(17)和第二支撑板(18)的顶端与顶板(16)的底端连接,第一支撑板(17)和第二支撑板(18)的底端与固定板室(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赓慧王广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朗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