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十道防漏防盗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9826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十道防漏防盗瓶盖,包括瓶盖组件和防伪器,所述瓶盖组件包括外盖主体和内盖主体并且两者螺纹连接,所述外盖主体包括三层套管并且分别为外套管、中套管和内套管并且其顶部还固定安装有端盖;所述外盖主体和内盖主体底部还设置有防伪器,所述防伪器包括滚珠、卡簧和防伪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滚珠、卡簧和防伪套组成的防伪器包括,既能轻松压入酒瓶主体中,又能在扭开并且外盖主体时,掉落酒瓶主体中并且只能通过敲碎酒瓶主体才能取出,防止盗用酒瓶主体灌装次酒;采用五道密封,配合凸缘封堵酒瓶主体和端盖,防止酒瓶主体内液体流出增强防漏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十道防漏防盗瓶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盗瓶盖,具体是一种双十道防漏防盗瓶盖。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的液体瓶盖有漏液体气味,密封效果不佳,长时间放置会漏气味或漏液体,从而使酒的浓度及香气散发或漏酒而酒的重要减少现象,因此,需要借助防漏瓶盖密瓶身,防止气体溢出或液体流出。现在有的技术中,防漏瓶盖缺少防盗器,新液体用完后,部份瓶会再次灌装次液体而成为仿冒品,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一种双十道防漏防盗瓶盖,防止液体瓶二次使用灌装次液体,有效的增加液体的保存时限及防止盗版的产品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十道防漏防盗瓶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十道防漏防盗瓶盖,包括瓶盖组件和防伪器,所述瓶盖组件包括外盖主体和内盖主体,所述外盖主体包括三层套管并且分别为外套管、中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中套管和内套管顶部固定连接并且外套管外围还固定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并且内螺纹与开设在内盖主体顶端的外螺纹形成螺纹配合,所述外盖主体与内盖主体通过螺纹连接并且内盖主体外围套设有酒瓶主体,所述内盖主体外围设置有第一凸块并且第一凸块与酒瓶主体内壁形成卡接;所述外盖主体和内盖主体底部还设置有防伪器,所述防伪器包括滚珠、卡簧和防伪套,所述防伪套顶部安装在内套管底部并且通过设置在内套管外壁上的第一凸起卡接,所述防伪套上开设有钢珠槽并且内部与卡簧卡接,所述钢珠槽数量为三组并且三组钢珠槽通过卡簧分别与滚珠卡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套管外壁上还社设置有第二凸起并且第二凸起与所述内盖主体底部内侧形成卡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盖主体内部开设有第二环形槽并且第二环形槽内部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环形槽通过第二凸块与中套管形成卡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套管外侧壁还设置有第四凸起,所述第四凸起与所述第二环形槽远离第二凸块的一侧形成卡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套管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三凸起并且第三凸起与所述内盖主体顶部内壁形成卡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盖主体顶部开设有第一环形槽并且第一环形槽与设在端盖内的环形凸起形成配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盖主体上端还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上端与所述端盖相抵并且其下端安装在酒瓶主体顶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端盖外部还开设有多组防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滚珠、卡簧和防伪套组成的防伪器包括,利用滚珠和卡簧配合,使得防伪器既能轻松压入酒瓶主体中,又能在扭开并且外盖主体时,掉落酒瓶主体中并且只能通过敲碎酒瓶主体才能取出,防止盗版商再次使用酒瓶主体灌装次酒,防止盗用酒瓶主体;采用第二凸起与内盖主体底部内侧形成卡接,第二环形槽通过第二凸块与中套管形成卡接,第四凸起与第二环形槽远离第二凸块的一侧形成卡接,第三凸起与内盖主体顶部内壁形成卡接,环形凸起和第一环形槽配合,形成五道密封,防止酒瓶主体内液体流出;采用凸缘封堵酒瓶主体和端盖,既能防止酒瓶主体内的液体直接从酒瓶主体瓶口流出,又能防止酒瓶主体通过外盖主体与内盖主体连接处流出,增强防漏效果;采用带有多组防滑槽的端盖,增大端盖外表面的摩擦力,便于手动扭开外盖主体。附图说明图1为双十道防漏防盗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双十道防漏防盗瓶盖中外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双十道防漏防盗瓶盖中内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双十道防漏防盗瓶盖中防伪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双十道防漏防盗瓶盖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0为双十道防漏防盗瓶盖的开盖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盖主体;11-内螺纹;12-第一凸起;13-第二凸起;14-第三凸起;15-第四凸起;16-环形凸起;17-端盖;18-防滑槽;2-内盖主体;21-第一凸块;22-第二凸块;23-第一环形槽;24-外螺纹;25-凸缘;3-滚珠;4-卡簧;5-防伪套;51-钢珠槽;6-酒瓶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10,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双十道防漏防盗瓶盖,包括瓶盖组件和防伪器,所述瓶盖组件包括外盖主体1和内盖主体2,所述外盖主体1包括三层套管并且分别为外套管、中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中套管和内套管顶部固定连接并且外套管外围还固定安装有端盖17,所述端盖17内部设置有内螺纹11并且内螺纹11与开设在内盖主体2顶端的外螺纹24形成螺纹配合,所述外盖主体1与内盖主体2通过螺纹连接并且内盖主体2外围套设有酒瓶主体6,所述内盖主体2外围设置有第一凸块21并且第一凸块21与酒瓶主体6内壁形成卡接,防止酒瓶主体6内液体流出;所述外盖主体1和内盖主体2底部还设置有防伪器,所述防伪器包括滚珠3、卡簧4和防伪套5,所述防伪套5顶部安装在内套管底部并且通过设置在内套管外壁上的第一凸起12卡接,所述防伪套5上开设有钢珠槽51并且内部与卡簧4卡接,所述钢珠槽51数量为三组并且三组钢珠槽51通过卡簧4分别与滚珠3卡接;将防伪器安装在外盖主体1和内盖主体2底部一并装入酒瓶主体6内,在下压过程中,滚珠3受外力挤压,卡簧4内缩,可轻松压入酒瓶主体6中,瓶盖组件完全组装到位后,滚珠3在无外力挤压时,卡簧4回弹,滚珠3恢复正常状态,当扭开外盖主体1时,所述内盖主体2会将防伪器顶落到酒瓶主体6内,并在滚珠3的作用下无法滑出酒瓶主体6,要取出防伪器,需要敲碎酒瓶主体6,防止盗版商再次使用酒瓶主体6灌装次酒,防止盗用酒瓶主体6。所述内套管外壁上还社设置有第二凸起13并且第二凸起13与内盖主体2底部内侧形成卡接,所述第二凸起13作为第一道密封,防止酒瓶主体6内液体流出。所述内盖主体2内部开设有第二环形槽并且第二环形槽内部设置有第二凸块22,所述第二环形槽通过第二凸块22与中套管形成卡接,所述第二凸块22作为第二道密封,防止酒瓶主体6内液体流出。所述中套管外侧壁还设置有第四凸起15,所述第四凸起15与第二环形槽远离第二凸块22的一侧形成卡接,所述第四凸起15作为第三道密封,防止酒瓶主体6内液体流出。所述外套管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三凸起14并且第三凸起14与内盖主体2顶部内壁形成卡接,所述第三凸起14作为第四道密封,防止酒瓶主体6内液体流出。所述内盖主体2顶部开设有第一环形槽23并且第一环形槽23与设在端盖17内的环形凸起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十道防漏防盗瓶盖,包括瓶盖组件和防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组件包括外盖主体(1)和内盖主体(2),所述外盖主体(1)包括三层套管并且分别为外套管、中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中套管和内套管顶部固定连接并且外套管外围还固定安装有端盖(17),所述端盖(17)内部设置有内螺纹(11)并且内螺纹(11)与开设在内盖主体(2)顶端的外螺纹(24)形成螺纹配合,所述外盖主体(1)与内盖主体(2)通过螺纹连接并且内盖主体(2)外围套设有酒瓶主体(6),所述内盖主体(2)外围设置有第一凸块(21)并且第一凸块(21)与酒瓶主体(6)内壁形成卡接;所述外盖主体(1)和内盖主体(2)底部还设置有防伪器,所述防伪器包括滚珠(3)、卡簧(4)和防伪套(5),所述防伪套(5)顶部安装在内套管底部并且通过设置在内套管外壁上的第一凸起(12)卡接,所述防伪套(5)上开设有钢珠槽(51)并且内部与卡簧(4)卡接,所述钢珠槽(51)数量为三组并且三组钢珠槽(51)通过卡簧(4)分别与滚珠(3)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十道防漏防盗瓶盖,包括瓶盖组件和防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组件包括外盖主体(1)和内盖主体(2),所述外盖主体(1)包括三层套管并且分别为外套管、中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中套管和内套管顶部固定连接并且外套管外围还固定安装有端盖(17),所述端盖(17)内部设置有内螺纹(11)并且内螺纹(11)与开设在内盖主体(2)顶端的外螺纹(24)形成螺纹配合,所述外盖主体(1)与内盖主体(2)通过螺纹连接并且内盖主体(2)外围套设有酒瓶主体(6),所述内盖主体(2)外围设置有第一凸块(21)并且第一凸块(21)与酒瓶主体(6)内壁形成卡接;所述外盖主体(1)和内盖主体(2)底部还设置有防伪器,所述防伪器包括滚珠(3)、卡簧(4)和防伪套(5),所述防伪套(5)顶部安装在内套管底部并且通过设置在内套管外壁上的第一凸起(12)卡接,所述防伪套(5)上开设有钢珠槽(51)并且内部与卡簧(4)卡接,所述钢珠槽(51)数量为三组并且三组钢珠槽(51)通过卡簧(4)分别与滚珠(3)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十道防漏防盗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凸起(13)并且第二凸起(13)与所述内盖主体(2)底部内侧形成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从珍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泽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