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性能优化的摆臂衬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9582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性能优化的摆臂衬套结构,属于汽车悬架摆臂技术领域。包括摆臂、前衬套和后衬套,所述的前衬套和后衬套分别固定在摆臂上,所述的前衬套为实心结构,前衬套的X方向和Y方向刚度相同,所述的后衬套的Y方向为实新结构,后衬套的X方向采用空心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很大程度减少车轮传递至车身上的冲击,从而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同时水平方向的刚度适当降低可降低轮胎滚动时产生的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性能优化的摆臂衬套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性能优化的摆臂衬套结构,属于汽车悬架摆臂

技术介绍
汽车悬架摆臂用于连接制动器和车身,车轮安装在制动器上。摆臂在悬架工作过程中使车轮保持正确的定位角度,并传递车轮与车身之间的力和力矩。由于摆臂衬套不同方向的刚度对整车性能的影响不同,因此摆臂衬套各方向的性能也需要分别进行设计。现有的设计前期安装的摆臂前后衬套均为刚度较大的实心结构,车辆在过坎或过坑时产生前后方向的冲击较大,车内乘客能感觉到冲击感明显,影响乘坐舒适性,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衬套结构对舒适性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性能优化的摆臂衬套结构,通过改进衬套结构对舒适性进行改进。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性能优化的摆臂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摆臂、前衬套和后衬套,所述的前衬套和后衬套分别固定在摆臂上,所述的前衬套为实心结构,前衬套的X方向和Y方向刚度相同,所述的后衬套的Y方向为实新结构,后衬套的X方向采用空心结构。所述的后衬套的X方向采用弧形空心结构。所述的后衬套的X方向的弧形空心结构的两端开口直径大于弧形空心结构的宽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很大程度减少车轮传递至车身上的冲击,从而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同时水平方向的刚度适当降低可降低轮胎滚动时产生的噪声。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前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前衬套X向截面图;图4是本技术后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后衬套X向截面图;图6是本技术后衬套Y向截面图;图7是本技术的运动示意图。图中:1、摆臂;2、前衬套;3、后衬套;31、弧形空心结构;32、两端开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到图6所示的一种基于性能优化的摆臂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摆臂1、前衬套2和后衬套3,所述的前衬套2和后衬套3分别固定在摆臂1上,所述的前衬套2为实心结构,前衬套2的X方向和Y方向刚度相同,所述的后衬套3的Y方向为实新结构,后衬套3的X方向采用空心结构。所述的后衬套3的X方向采用弧形空心结构31。所述的后衬套3的X方向的弧形空心结构31的两端开口32直径大于弧形空心结构31的宽度。后衬套3的X方向也就是水平方向刚度适当降低,当车辆向前行驶过程中受到前后方向的干扰或冲击时如图7所示,摆臂绕刚度较大的前衬套2中心转动,后衬套3水平方向产生压缩,车轮向后移动一定距离,可以很大程度减少车轮传递至车身上的冲击,从而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同时水平方向的刚度适当降低可降低轮胎滚动时产生的噪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性能优化的摆臂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摆臂(1)、前衬套(2)和后衬套(3),所述的前衬套(2)和后衬套(3)分别固定在摆臂(1)上,所述的前衬套(2)为实心结构,前衬套(2)的X方向和Y方向刚度相同,所述的后衬套(3)的Y方向为实新结构,后衬套(3)的X方向采用空心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性能优化的摆臂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摆臂(1)、前衬套(2)和后衬套(3),所述的前衬套(2)和后衬套(3)分别固定在摆臂(1)上,所述的前衬套(2)为实心结构,前衬套(2)的X方向和Y方向刚度相同,所述的后衬套(3)的Y方向为实新结构,后衬套(3)的X方向采用空心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淮海新能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