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物、片材、防污涂料层的形成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941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5:06
在设置于船舶的船体外板的水浸部分的监测区域T中,在防腐蚀涂料Q的涂料层上以阶梯状形成有防污涂料P的涂料层。监测区域T被划分成4个分区(即分区t1~t4)以及包围在这些分区的左右的区域t0,分区t1~t4中各自形成的防污涂料P的涂膜厚度为已知的不同厚度。随着船舶的航行,防污涂料P溶出到水中。作业员通过目视确认监测区域T内的任一分区中的防污涂料P是否溶尽,能够获知涂布在船体外板下部11(监测区域T以外的区域)的防污涂料P的溶出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结构物、片材、防污涂料层的形成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物、片材和防污涂料层的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防止藤壶等水中生物附着在船舶等水中结构物上,在结构物上进行了防污涂料的涂布(例如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0056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涂布在结构物上的防污涂料层逐渐溶出到水中,当防污涂料层溶尽时,水中生物会附着于该部分。例如在水中生物附着于船舶上时,航行所需要的燃料消耗量增大。因此,需要在防污涂料层溶尽之前进行防污涂料的再涂布。但是,防污涂料的涂布要花费时间和费用,因此不希望在仍充分残留有防污涂料层的情况下进行再涂布。因此存在希望确定涂布在结构物上的防污涂料层的溶出程度的需求。鉴于上述背景,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确定涂布在水中结构物上的防污涂料层的溶出程度的手段。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结构物作为第1方式,该结构物在与水接触的面上具有防污涂料层,上述防污涂料层具有监测区域,该监测区域中形成有涂膜厚度比周围薄的防污涂料层。根据第1方式的结构物,通过对监测区域的防污涂料层进行目视确认或拍摄来确定结构物所具有的防污涂料层的溶出程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构成作为第2方式:在第1方式的结构物中,上述监测区域被划分成2个以上的分区,上述2个以上的分区中的防污涂料层的涂膜厚度相互不同。根据第2方式的结构物,通过对2个以上的分区中的防污涂料层溶尽的分区进行目视确认或拍摄来确定结构物所具有的防污涂料层的溶出程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构成作为第3方式:在第1或第2方式的结构物中,上述与水接触的面在相互分开的位置具有2个以上的上述监测区域。根据第3方式的结构物,确定结构物所具有的防污涂料层在不同的位置分别溶出的程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构成作为第4方式:在第1~第3的任一方式的结构物中,具有表示上述监测区域的范围的标记。根据第4方式的结构物,容易确定结构物所具有的防污涂料层中包含的监测区域。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片材作为第5方式,该片材具备基层、以及形成在上述基层的表面上的涂膜厚度已知的防污涂料层,上述基层的背面被安装在结构物的与水接触的面上。根据第5方式的片材,通过对安装在结构物上的片材的防污涂料层进行目视确认或拍摄来确定涂布在结构物的安装有片材的区域的周围区域中的防污涂料层的溶出程度。需要说明的是,第6方式的片材例如在工厂等中进行制造,因此与在结构物上涂布防污涂料层的情况相比,容易提高防污涂料层的涂膜厚度的精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构成作为第6方式:在第5方式的片材中,形成有上述防污涂料层的区域被划分成2个以上的分区,上述2个以上的分区中的防污涂料层的涂膜厚度相互不同。根据第6方式的片材,通过对安装在结构物上的片材的2个以上的分区中的防污涂料层溶尽的分区进行目视确认或拍摄来确定涂布在结构物的安装有片材的区域的周围区域中的防污涂料层的溶出程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构成作为第7方式:在第5或第6方式的片材中,上述基层按照背面沿着上述结构物的安装上述片材的区域的表面形状的方式进行了成型。根据第7方式的片材,即使结构物表面的安装片材的区域为曲面,片材也不容易从结构物剥落。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构成作为第8方式:在第5~第7的任一方式的片材中,上述基层具有磁铁。根据第8方式的片材,片材容易在包含铁等磁性体的结构物上进行装卸。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的防污涂料层的形成方法作为第9方式,该防污涂料层的形成方法具备:在被涂布面上涂布规定涂膜厚度以上的防污涂料的工序;以及将具有已知深度的槽的量规抵接到上述涂布的工序中所涂布的未干燥的防污涂料上并进行滑动,由此削掉该未干燥的防污涂料的一部分的工序。根据第9方式的防污涂料层的形成方法,在被涂布面上形成涂膜厚度的精度高的防污涂料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装置作为第10方式,该装置具备:获取部,获取利用照相机对第1~第4中任一方式的结构物的上述监测区域进行拍摄而得到的图像数据;以及确定部,基于上述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来确定上述防污涂料层的溶出程度。根据第10方式的装置,若利用照相机对结构物的监测区域进行拍摄,则可确定结构物所具有的防污涂料层的溶出程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构成作为第11方式:在第10方式的装置中,上述获取部获取利用照相机对第4方式的结构物的上述监测区域进行拍摄而得到的图像数据;上述确定部基于上述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中包含的标记的位置来确定该图像中的监测区域的范围。根据第11方式的装置,通过标记可避免监测区域的范围的误检测,错误地确定防污涂料层的溶出程度的可能性低。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船舶的外观图。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的船舶的船体外板下部的监测区域及其周边部分的截面图。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防污涂料层的形成方法中使用的量规的外观图。图4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防污涂料层的形成方法的过程的图。图5是一个实施方式的船舶的船体外板下部的监测区域的外观图。图6是一个变形例的防污涂料片材的外观图。图7是一个变形例的防污涂料层的形成方法中使用的量规的外观图。图8是示出一个变形例的图像识别装置的功能构成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图1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物的船舶1的外观图。在船舶1的作为船体外板的下侧部分的船体外板下部11涂布有防污涂料P。在船体外板下部11的水浸部分内设置有与周围区域区分开的监测区域T。在监测区域T中也涂布有防污涂料P。需要说明的是,涂布在监测区域T的防污涂料P的涂膜厚度的精度比涂布在监测区域T以外的区域的防污涂料P的涂膜厚度的精度高。监测区域T被划分成4个分区,这些分区中分别涂布的防污涂料P的涂膜厚度相互不同。图2是刚完成防污涂料P的涂布后、即防污涂料P尚未溶出到水中的状态的船体外板下部11的监测区域T及其周边区域的截面图。在船体外板下部11的与水接触的面上,在包含监测区域T在内的整个区域中涂布有防腐蚀涂料Q。需要说明的是,防腐蚀涂料Q与防污涂料P的颜色不同。在船体外板下部11的与水接触的面中,在除监测区域T以外的区域中,在防腐蚀涂料Q的涂料层上按照形成规定涂膜厚度的方式涂布有防污涂料P。以下,作为示例,将除监测区域T以外的区域中的防污涂料P的涂膜厚度(干燥时)设定为200μm。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设定防污涂料P从刚涂布后到干燥为止的涂膜厚度减少至50%。监测区域T被划分成4个分区,即分区t1、分区t2、分区t3、分区t4。另外,分区t1的不与分区t2相接的一侧、以及分区t4的不与分区t3相接的一侧与区域t0相接。在区域t0中,在防腐蚀涂料Q的涂料层上未形成有防污涂料P的涂料层。在分区t1中,在防腐蚀涂料Q的涂料层上按照涂膜厚度为50μm的方式形成有防污涂料P的涂料层。在分区t2中,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物,其中,/n在与水接触的面上具有防污涂料层,/n所述防污涂料层具有监测区域,所述监测区域中形成有涂膜厚度比周围薄的防污涂料层。/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结构物,其中,
在与水接触的面上具有防污涂料层,
所述防污涂料层具有监测区域,所述监测区域中形成有涂膜厚度比周围薄的防污涂料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物,其中,所述监测区域被划分成2个以上的分区,所述2个以上的分区中的防污涂料层的涂膜厚度相互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物,其中,所述与水接触的面在相互分开的位置具有2个以上的所述监测区域。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物,其中,具有表示所述监测区域的范围的标记。


5.一种片材,其具备:
基层,以及
形成在所述基层的表面上的涂膜厚度已知的防污涂料层,
所述基层的背面被安装在结构物的与水接触的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其中,形成有所述防污涂料层的区域被划分成2个以上的分区,所述2个以上的分区中的防污涂料层的涂膜厚度相互不同。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片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淳堀切六郎前田佳彦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邮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