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载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8920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2:37
公开了能够提高安全性的压载水系统(2)。根据代表性的实施方式,压载水系统(2)用泵(7)从海水吸入箱(6)吸引压载水。接着,水处理装置(3)对吸引的压载水进行水处理。在接收罐(9)中接受被水处理装置(3)进行水处理后的压载水,并向压载罐(4)供给。由于在接收罐(9)中使泵(7)的压力减小,所以压载水系统(2)能够防止向压载罐(4)施加过度的压力。

Ballast wat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载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的压载水系统的技术。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用海水向船舶的压载罐进行加注的技术,例如,在日本特开2007-90933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通过用泵吸引海水来吸入海水,并用海水向压载罐内加注的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909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由于用泵吸引海水并向压载罐内进行加注,所以存在向压载罐施加泵的压力、损伤压载罐的可能性。即存在发生安全性问题的可能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安全性的压载水系统。从本说明书的记述以及附图中明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和新的特征。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在本申请所公开的专利技术中,对代表性的实施方式的概要简单地进行如下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的压载水系统是用压载水向船舶的压载罐进行加注的压载水系统,具备:泵,送出从海水吸入箱吸入的压载水;及减压机构,在通过泵送出的压载水的流路中,减小泵的压力。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本申请所公开的专利技术中,对通过代表性的实施方式得到的效果简单地进行如下说明。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能够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压载水系统的船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所有附图中,原则上对相同部件赋予相同附图标记,省略其重复的说明。另一方面,有时对于在某一图中赋予附图标记来进行说明的部位,当进行其他图的说明时不再次进行图示但赋予相同附图标记而提及。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是与船舶的上下方向对应的词语。图1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压载水系统2的船舶1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船舶1是运输汽车等的汽车专用船等的船舶。压载水系统2是用压载水向船舶1的压载罐4进行加注的系统。压载水系统2构成为具备水处理装置3、压载罐4、通气孔5、海水吸入箱6、泵7、配管8(配管8a、配管8b)、接收罐9、通气孔10、溢流管11、阀12、阀13、阀14及阀15。水处理装置3是所谓的BWMS(BallastWaterManagementSystem,压载水管理系统)。即,水处理装置3具有以下的功能:当向压载罐4进行加注时对来自外部的压载水进行水处理,并且当从压载罐4进行排水时,对来自压载罐4的压载水进行水处理。水处理装置3与从船舶1的外部吸引海水的海水吸入箱6及压载罐4连接。水处理装置3具有使用电来处理压载水、照射紫外线来处理压载水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海水吸入箱6吸入的未处理的水及进行水处理并向压载罐4进行加注的水均称为“压载水”。泵7从海水吸入箱6吸入压载水,并向水处理装置3送出压载水。压载罐4具有以下的功能:通过根据船舶1内的货物装载量对压载水进行加注或者排水,与货物量无关而按照罐内的水的重量来使船舶1整体下沉到一定程度。当货物(例如汽车)较少时,压载罐4通过用泵7吸引海水来对压载水进行加注,随着货物变多而对压载水向海水进行排水。另外,压载罐4设置于船舶1的下部(例如船舶1的底部)。这是考虑到货物的重量较轻的情况。压载罐4的上壁与通气孔5(空气管)连接。该通气孔5通过排出口向船外开放。即,通气孔5的一侧与压载罐4连接,另一侧向船外开放。若向压载罐4移送压载水,则通气孔5将压载罐4内的空气通过排出口向船外排出。水处理装置3的流出侧(压载罐4侧)经由配管8a设置有接收罐9。接收罐9是直径比配管8a大的罐并临时地接受压载水(储存)。这样,由于接收罐9临时地接受压载水,所以作为水接受单元来发挥作用。接收罐9的上壁连接有通气孔10。该通气孔10通过排出口向船外开放。若向接收罐9移送压载水,则通气孔10通过排出口将接收罐9内的空气向船外排出。即,通气孔10作为排出接收罐9内空气的排出单元来发挥作用。需要说明的是,通气孔10也可以通过排出口向船内开放。即,通气孔10也可以将接收罐9内的空气向船内排出。在接收罐9中使泵7的压力分散,由于通气孔10排出接收罐9内的空气,所以能够使泵7的压力减小。接收罐9通过直径比接收罐9的底面91窄的配管8b来向压载罐4进行加注。这样,在用泵7送出的压载水的流路(朝向包括配管8a及配管8b的压载罐4的流路)中,接收罐9及通气孔10作为使泵7的压力减小的减压机构来发挥作用。由此,接收罐9能够不向从水处理装置3供给的压载水施加过度的压力而通过重力向压载罐4进行加注。接收罐9与溢流管11连接。该溢流管11将接收罐9储存的规定量以上的压载水通过连接口111向排出口112排出。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口111位于比通气孔5的最上部51低的位置处。另外,溢流管11的排出口112位于船舶1的下部(例如,比连接口111低的位置)处。阀12、阀13、阀14及阀15指能够开闭的阀。(动作说明)接着,对压载水系统2用压载水向压载罐4进行加注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打开阀12、阀13及阀15,关闭阀14。接着,用泵7从海水吸入箱6吸引压载水。接着,水处理装置3对吸引的压载水进行水处理。接收罐9通过水处理装置3接受被水处理后的压载水,并将该压载水向压载罐4供给。在超过压载罐4容量的压载水从水处理装置3被供给的情况下,由于连接口111(连接部)位于比最上部51低的位置处,因此不从通气孔5排出溢流量相当量的压载水,而从溢流管11排出。接着,对向船外排出在压载罐4中被加注的压载水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关闭阀13及阀15,打开阀12及阀14。接着,用泵7从压载罐4吸引压载水。接着,水处理装置3对吸引的压载水进行水处理。接收罐9通过水处理装置3接受被水处理后的压载水,并积蓄该压载水。若积蓄一定量的压载水,则接收罐9通过溢流管11将压载水向船外排出。如上所述,在压载水系统2中,在用泵7送出的压载水的流路中,接收罐9使泵7的压力减小,并向压载罐4进行加注。接收罐9使泵7的压力减小,能够仅通过重力作用向压载罐4进行加注。由此,压载水系统2能够防止向压载罐4施加过度的压力。其结果,压载水系统2能够降低使压载罐4变形、破裂的可能性。另外,在从水处理装置3大量地供给压载水的情况下,连接口111位于比最上部51低位置处,由于通过溢流管11排出压载水,所以能够防止从通气孔5排出压载水。尤其是,在搭载水处理装置3的情况下,难以不使用泵7而用压载水向压载罐4进行加注,无法忽视泵7的压力的影响。如上述的压载水系统2所示,由于使接收罐9中泵7的压力减小,能够提高安全性。另外,接收罐9用底面91等临时地接受从水处理装置3供给的压载水,通气孔10排出接收罐9内的空气,用该压载水向压载罐4进行加注。由此,在压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载水系统,是用压载水向船舶的压载罐进行加注的压载水系统,具备:/n泵,送出从海水吸入箱吸入的压载水;及/n减压机构,在通过所述泵送出的压载水的流路中,减小所述泵的压力。/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压载水系统,是用压载水向船舶的压载罐进行加注的压载水系统,具备:
泵,送出从海水吸入箱吸入的压载水;及
减压机构,在通过所述泵送出的压载水的流路中,减小所述泵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载水系统,其中,
所述压载水系统还具备与所述减压机构连接的溢流管,
所述溢流管和所述减压机构的连接部位于比与所述压载罐连接的空气管的最上部低的位置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浦匠水谷慎吾松重太朗森冈丈知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邮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