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膜表面性能试验机器人整机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828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漆膜表面性能试验机器人整机生产线,包括性能试验装置、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性能试验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及沿传送方向依次设于传送机构上方的缺陷摄像机构、膜厚检测机构、附着力检测机构、试剂涂布机构和交叉划线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传送机构上依次设置缺陷摄像机构、膜厚检测机构、附着力检测机构、试剂涂布机构、交叉划线机构,使得漆膜试板经传送机构带动下可根据实际测试需要完成表面缺陷检测、膜厚检测、附着力测试、耐溶剂试验的前处理、盐雾试验的前处理,代替人工操作,大大提高漆膜性能试验的效率,且操作一致性好,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流水线式机械化作业,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利于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漆膜表面性能试验机器人整机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漆膜表面性能试验机器人整机生产线。
技术介绍
汽车车身涂装生产过程中往往要定期进行漆膜试板喷涂,以对各个工序的漆膜质量进行性能检测,包括单位面积表面缺陷数、漆膜的干膜厚度、附着力、耐溶剂性能、耐盐雾性能等漆膜基础性能。目前汽车漆膜性能检测处理均为人工手动操作,每个工序均需要检测,且每个检测工序的参数至少三组对照组,使得工作量繁重;并且人工手动操作的一致性差,若操作手法不一致会直接导致实验结果误差大,甚至产生误操作得到错误试验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漆膜表面性能试验机器人整机生产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漆膜表面性能试验机器人整机生产线,包括性能试验装置,以及分别设于性能试验装置两端的上料装置、下料装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性能试验装置包括传送机构,以及沿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依次设于所述传送机构上方的缺陷摄像机构、膜厚检测机构、附着力检测机构、试剂涂布机构和交叉划线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用于输送漆膜试板到所需对应工位;所述缺陷摄像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和缺陷摄像机;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设置在传送机构上方,所述缺陷摄像机设置在第一支架的内壁顶端;所述膜厚检测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一电磁推杆、第一升降架、第一直线电机、第一滑块及膜厚检测仪;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设置在传送机构上方,所述第一电磁推杆设置在第二支架的上端,所述第一升降架设于第二支架下方;所述第一电磁推杆的输出端穿过第二支架后与第一升降架连接;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一升降架上,所述第一滑块固定在第一直线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膜厚检测仪固定设置于第一滑块上;所述附着力检测机构包括第三支架、第二电磁推杆、第二升降架、第一旋转气缸、第二直线电机、第二滑块、第一连接架、旋转电机及附着力检测头;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设置在传送机构上方,所述第二电磁推杆设置在第三支架上,所述第二升降架设置在第三支架下方;所述第二电磁推杆的输出端穿过第三支架后与第二升降架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气缸设置在第二升降架上,所述第二直线电机固定在第一旋转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滑块固定在第二直线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连接架固定在第二滑块上,所述旋转电机设于第一连接架上,所述附着力检测头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架上、并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试剂涂布机构包括第四支架、第三电磁推杆、第三升降架、第二连接架、压电致动器、试剂喷头、海绵涂布辊轮、试剂吸收头和连接板;所述第四支架固定设置在传送机构上方,所述第三电磁推杆设置在第四支架上,所述第三升降架设置在第四支架下方;所述第三电磁推杆的输出轴穿过第四支架后与第三升降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固定在第三升降架上,所述海绵涂布辊轮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架上,所述连接板设于第二连接架并位于海绵涂布辊轮的上方,所述试剂喷头和试剂吸收头并排固定在连接板上,且所述试剂吸收头可与海绵涂布辊轮的辊轮面贴靠,所述压电致动器设于试剂吸收头与连接板之间;所述交叉划线机构包括第五支架、第四电磁推杆、第四升降架、第二旋转气缸、第三直线电机、第三滑块及划线针;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设置在传送机构上方,所述第四电磁推杆设置在第五支架上,所述第四升降架设置在第五支架下方,所述第四电磁推杆的输出端穿过第五支架后与第四升降架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气缸设置在第四升降架上,所述第三直线电机固定在第二旋转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三滑块设置在第三直线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划线针固定在第三滑块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附着力检测头包括盘体,以及设于盘体圆周面上的百格划线刀、毛刷、胶带贴合部及形貌摄像机;其中,所述胶带贴合部包括胶带卷以及两个用于压紧胶带的压辊,所述胶带卷设于盘体内,所述盘体内设有用于胶带输送的供料通道以及与供料通道连通的供料口,所述两个压辊错开设置并转动连接在盘体内,且其中一个所述压辊位于供料口。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百格划线刀、毛刷、胶带贴合部、形貌摄像机依次沿周向等间隔分布在所述附着力检测头的周壁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架、第二升降架、第三升降架、第四升降架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第二滑动部均活动穿过各自对应的支架。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膜厚检测机构、附着力检测机构、试剂涂布机构和交叉划线机构均设置有压电微动片,所述膜厚检测机构的压电微动片设置在第一滑块与膜厚检测仪之间,所述附着力检测机构的压电微动片设置在第一旋转气缸与第二直线电机之间,所述试剂涂布机构的压电微动片设置在第三升降架与第二连接架之间,所述交叉划线机构的压电微动片设置在第二旋转气缸与第三直线电机之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横板、两个支撑竖板、传送带及多个载具,两个所述支撑竖板间隔并排固定在横板上,所述传送带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竖板之间,所述多个载具等间距设置在传送带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支撑竖板内侧均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形状呈椭圆环形,所述载具梳接在传送带上,且所述载具的两端与两个导轨分别一一对应嵌入配合。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载具朝向传送带的一侧中部设有第一梳耳,所述传送带对应每个载具均设有一对第二梳耳,所述第二梳耳上设有条形孔,所述第一梳耳通过销轴与对应的一对第二梳耳连接;所述载具的两端各自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导向滚轮,所述导向滚轮活动嵌设于导轨内,所述载具顶端设置有第二容置槽和第三容置槽,所述第三容置槽设置在第二容置槽内,所述第三容置槽设置在载具顶端的中心处;所述第三容置槽内固定有磁性吸盘。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装置与下料装置的结构相同,两者均包括关节机器人以及设于关节机器人的输出端上的升降抓料机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抓料机构包括抓料支架、伺服电动缸和吸料盘,所述抓取支架的一端固定在关节机器人的输出端上,所述伺服电动缸固定在抓取支架的另一端上,所述吸料盘固定在伺服电动缸的输出端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传送机构上依次设置缺陷摄像机构、膜厚检测机构、附着力检测机构、试剂涂布机构、交叉划线机构,使得漆膜试板经传送机构带动下可根据实际测试需要完成表面缺陷检测、膜厚检测、附着力测试、耐溶剂试验的前处理、盐雾试验的前处理,代替人工操作,大大提高漆膜性能试验的效率,且操作一致性好,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整体结构布局合理。本专利技术实现漆膜试板流水线式机械化作业,效率高,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利于自动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性能试验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缺陷摄像机构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膜厚检测机构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附着力检测机构的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附着力检测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试剂涂布机构的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试剂涂布机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交叉划线机构的立体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传送机构部分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漆膜表面性能试验机器人整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性能试验装置(a1),以及分别设于性能试验装置(a1)两端的上料装置(a2)、下料装置(a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漆膜表面性能试验机器人整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性能试验装置(a1),以及分别设于性能试验装置(a1)两端的上料装置(a2)、下料装置(a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膜表面性能试验机器人整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试验装置(a1)包括传送机构(1),以及沿传送机构(1)的传送方向依次设于所述传送机构(1)上方的缺陷摄像机构(2)、膜厚检测机构(3)、附着力检测机构(4)、试剂涂布机构(5)和交叉划线机构(6);
所述传送机构(1)用于输送漆膜试板到所需对应工位;
所述缺陷摄像机构(2)包括第一支架(201)和缺陷摄像机(202);所述第一支架(201)固定设置在传送机构(1)上方,所述缺陷摄像机(202)设置在第一支架(201)的内壁顶端;
所述膜厚检测机构(3)包括第二支架(301)、第一电磁推杆(302)、第一升降架(303)、第一直线电机(304)、第一滑块(305)及膜厚检测仪(306);所述第二支架(301)固定设置在传送机构(1)上方,所述第一电磁推杆(302)设置在第二支架(301)的上端,所述第一升降架(303)设于第二支架(301)下方;所述第一电磁推杆(302)的输出端穿过第二支架(301)后与第一升降架(303)连接;所述第一直线电机(304)固定设置在第一升降架上,所述第一滑块(305)固定在第一直线电机(304)的输出端,所述膜厚检测仪(306)固定设置于第一滑块(305)上;
所述附着力检测机构(4)包括第三支架(401)、第二电磁推杆(402)、第二升降架(403)、第一旋转气缸(404)、第二直线电机(405)、第二滑块(406)、第一连接架(407)、旋转电机(408)及附着力检测头(409);所述第三支架(401)固定设置在传送机构(1)上方,所述第二电磁推杆(402)设置在第三支架(401)上,所述第二升降架(403)设置在第三支架(401)下方;所述第二电磁推杆(402)的输出端穿过第三支架(401)后与第二升降架(403)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气缸(404)设置在第二升降架(403)上,所述第二直线电机(405)固定在第一旋转气缸(404)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滑块(406)固定在第二直线电机(405)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连接架(407)固定在第二滑块(406)上,所述旋转电机(408)设于第一连接架(407)上,所述附着力检测头(409)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架(407)上、并与旋转电机(408)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试剂涂布机构(5)包括第四支架(501)、第三电磁推杆(502)、第三升降架(503)、第二连接架(504)、压电致动器(505)、试剂喷头(506)、海绵涂布辊轮(507)、试剂吸收头(508)和连接板(509);所述第四支架(501)固定设置在传送机构(1)上方,所述第三电磁推杆(502)设置在第四支架(501)上,所述第三升降架(503)设置在第四支架(501)下方;所述第三电磁推杆(502)的输出轴穿过第四支架(501)后与第三升降架(50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504)固定在第三升降架(503)上,所述海绵涂布辊轮(507)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架(504)上,所述连接板(509)设于第二连接架(504)并位于海绵涂布辊轮(507)的上方,所述试剂喷头(506)和试剂吸收头(508)并排固定在连接板(509)上,且所述试剂吸收头(508)可与海绵涂布辊轮(507)的辊轮面贴靠,所述压电致动器(505)设于试剂吸收头(508)与连接板(509)之间;
所述交叉划线机构(6)包括第五支架(601)、第四电磁推杆(602)、第四升降架(603)、第二旋转气缸(604)、第三直线电机(605)、第三滑块(606)及划线针(607);所述第五支架(601)固定设置在传送机构(1)上方,所述第四电磁推杆(602)设置在第五支架(601)上,所述第四升降架(603)设置在第五支架(601)下方,所述第四电磁推杆(602)的输出端穿过第五支架(601)后与第四升降架(603)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银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欧汉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