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控制的铸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819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控制的铸件模具,包括下模具、上模具和横杆,所述下模具正面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有液压缸,所述下模具顶部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液压杆与上模具顶部框架下表面的前后两端活动连接,所述液压杆伸进下模具内,液压杆与液压缸之间通过液压传动机构活动连接,液压传动机构安装在下模具内,所述下模具的模腔与下模具一侧开设的插槽的连通处活动安装有压块,所述下模具的模腔内壁嵌入安装的压块与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置液压机构,调整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距离,便于取出铸件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控制的铸件模具
本技术涉及铸件模具
,具体为一种便于控制的铸件模具。
技术介绍
铸件是用各种铸造方法获得的金属成型物件,即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它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后,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物件。铸件会用到模具,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铸件在成型后需要将铸件从模具中取出,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的空隙不可调整,不方便取出铸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控制的铸件模具,具备设置液压机构,调整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距离,便于取出铸件的优点,解决了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的空隙不可调整,不方便取出铸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控制的铸件模具,包括下模具、上模具和横杆,所述下模具正面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有液压缸,所述下模具顶部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液压杆与上模具顶部框架下表面的前后两端活动连接,所述下模具的模腔与下模具一侧开设的插槽的连通处活动安装有压块,所述下模具的模腔内壁嵌入安装的压块与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推板。优选的,所述下模具顶端开设有模腔,下模具顶端的模腔与上模具底端相匹配。优选的,所述液压杆伸进下模具内,液压杆与液压缸之间通过液压传动机构活动连接,液压传动机构安装在下模具内。优选的,所述上模具顶端面呈矩形阵列固定有四个连接杆。优选的,所述横杆穿过下模具一侧开设的插槽,推板位于下模具外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设置液压缸和液压杆,达到了调整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距离,便于取出铸件的效果,本技术设置有液压缸和液压杆,下模具的正面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的正面固定有液压缸,液压缸连接外部的液压泵和相应的液压油箱,下模具顶部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液压杆与上模具连接,液压杆与液压缸之间通过传动机构活动连接,传动机构安装在下模具内。启动液压缸,液压缸驱动液压杆向上顶起,使上模具向上顶起,上模具与下模具分开,将金属液体倒入到下模具上的模腔内,通过液压缸控制液压杆向下移动,带动上模具下移与下模具上的模腔对接,上模具和下模具卡住后进行铸件。铸件结束后,再通过液压缸向上驱动液压杆,上模具上移,可通过控制液压杆的顶起高度控制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的距离。下模具的模腔与下模具一侧开设的插槽的连通处活动安装有压块,取出铸件时,向内推动压块,压块向内侧位移,铸件在模腔内受到压块的挤压而脱离,减少铸件与模具内壁之间粘黏,便于取出铸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模具;2、固定板;3、液压缸;4、上模具;5、液压杆;6、推板;7、横杆;8、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于控制的铸件模具,包括下模具1、上模具4和横杆7,下模具1正面固定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正面固定有液压缸3,液压缸3连接外部的液压泵和相应的液压油箱。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液压泵动力的提供司空见惯,其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下模具1顶部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液压杆5与上模具4顶部框架下表面的前后两端活动连接,液压杆5伸进下模具1内,液压杆5与液压缸3之间通过液压传动机构活动连接,液压传动机构安装在下模具1内,下模具1顶端开设有模腔,下模具1顶端的模腔与上模具4底端相匹配,上模具4顶端面呈矩形阵列固定有四个连接杆8。启动液压缸3,液压缸3驱动液压杆5向上顶起,使上模具4向上顶起,上模具4与下模具1分开,将金属液体倒入到下模具1上的模腔内,通过液压缸3控制液压杆5向下移动,带动上模具4下移与下模具1上的模腔对接,上模具4和下模具1卡住后进行铸件。铸件结束后,再通过液压缸3向上驱动液压杆5,上模具4上移,可通过控制液压杆5的顶起高度控制上模具4与下模具1之间的距离。下模具1的模腔与下模具1一侧开设的插槽的连通处活动安装有压块,下模具1的模腔内壁嵌入安装的压块与横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横杆7的另一端固定有推板6,横杆7穿过下模具1一侧开设的插槽,推板6位于下模具1外部。取出铸件时,推动推板6,向内推动压块,压块向内侧位移,铸件在模腔内受到压块的挤压而脱离,减少铸件与模具内壁之间粘黏,便于取出铸件。工作原理:启动液压缸3,液压缸3驱动液压杆5向上顶起,使上模具4向上顶起,上模具4与下模具1分开,将金属液体倒入到下模具1上的模腔内,通过液压缸3控制液压杆5向下移动,带动上模具4下移与下模具1上的模腔对接,上模具4和下模具1卡住后进行铸件。铸件结束后,再通过液压缸3向上驱动液压杆5,上模具4上移,可通过控制液压杆5的顶起高度控制上模具4与下模具1之间的距离。取出铸件时,推动推板6,向内推动压块,压块向内侧位移,铸件在模腔内受到压块的挤压而脱离,减少铸件与模具内壁之间粘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控制的铸件模具,包括下模具(1)、上模具(4)和横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正面固定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正面固定有液压缸(3),所述下模具(1)顶部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液压杆(5)与上模具(4)顶部框架下表面的前后两端活动连接,所述下模具(1)的模腔与下模具(1)一侧开设的插槽的连通处活动安装有压块,所述下模具(1)的模腔内壁嵌入安装的压块与横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7)的另一端固定有推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控制的铸件模具,包括下模具(1)、上模具(4)和横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正面固定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正面固定有液压缸(3),所述下模具(1)顶部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液压杆(5)与上模具(4)顶部框架下表面的前后两端活动连接,所述下模具(1)的模腔与下模具(1)一侧开设的插槽的连通处活动安装有压块,所述下模具(1)的模腔内壁嵌入安装的压块与横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7)的另一端固定有推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的铸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顶端开设有模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月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振有色金属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