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生产用捏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48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生产用捏合机,包括捏合机缸体,捏合机缸体的上方设有顶盖,顶盖上设有进料口和排气口,捏合机缸体的外部设有夹套,捏合机缸体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的一端连有第一驱动装置,搅拌机构的下方设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的一端连有第二驱动装置,出料机构的出料端穿过所述捏合机缸体,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分别电连接控制器。利用该捏合机可完成物料反应以及烘干操作,操作简单,而且利用该捏合机可以得到粒度较大的产品,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生产用捏合机
本技术涉及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生产用捏合机。
技术介绍
三聚氰胺酸氰尿酸盐是由三聚氰胺和氰尿酸合成的一种盐,可用于多种聚合物尤其是尼龙类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聚酰胺用添加型阻燃剂,具有低毒、低烟等优点,迎合了当今阻燃剂向高效低毒方向发展的潮流。现有工艺主要是将物料投入反应釜内经过反应后再压滤机压滤除去水分,然后再经过烘干等操作后得到产品,但是去除水分以及烘干都需要单独的设备,物料需要经过转移,操作比较繁琐,此外产品的粒度比较小,不能满足其他客户的需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开发一种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生产用捏合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生产用捏合机,利用该捏合机可完成物料反应以及烘干操作,操作简单,而且利用该捏合机可以得到粒度较大的产品,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生产用捏合机,包括捏合机缸体,所述捏合机缸体的上方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进料口和排气口,所述捏合机缸体的外部设有夹套,所述捏合机缸体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的一端连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搅拌机构的下方设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的一端连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出料机构的出料端穿过所述捏合机缸体,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分别电连接控制器。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相互对称设置在所述捏合机缸体内部的搅拌器,两个所述搅拌器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的第一减速箱和第二减速箱,所述第一减速箱和第二减速箱的输入端分别连有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器的形状为Z形。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料机构为出料螺杆,所述出料螺杆的一端连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出料螺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捏合机缸体的外部,且该段出料螺杆的外部设有出料螺筒,所述出料螺筒与所述捏合机缸体相连通,所述出料螺筒的端部下方设有出料口。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气口通过真空泵连通布袋除尘器,所述真空泵以及布袋除尘器分别电连接控制器。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捏合机还包括设置在捏合机缸体下方的基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以及所述捏合机缸体分别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基座上。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生产用捏合机,包括捏合机缸体,捏合机缸体的上方设有顶盖,顶盖上设有进料口和排气口,捏合机缸体的外部设有夹套,捏合机缸体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的一端连有第一驱动装置,搅拌机构的下方设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的一端连有第二驱动装置,出料机构的出料端穿过捏合机缸体,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分别电连接控制器。在实际生产中将三聚氰胺、氰尿酸等物料依次投入捏合机缸体内部,将热蒸汽输送至夹套内部实现对物料的加热,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一驱动装置,搅拌机构在第一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对物料充分搅拌混合,促进物料反应,物料在搅拌机构的剪切力的挤压力的作用下在捏合机缸体内流动,通过夹套加热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从排气口排出,达到反应时间后启动第二驱动装置,出料机构在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将生成的产品排出。采用上述结构的捏合机,物料反应、除水、烘干都可以在捏合机内部完成,操作简单方便,而且上述结构的捏合机可以得到较大粒度的产品,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其中搅拌机构包括相互对称设置在捏合机缸体内部的搅拌器,两个搅拌器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的第一减速箱和第二减速箱,第一减速箱和第二减速箱的输入端分别连有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控制器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运行,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带动减速箱以及搅拌器运行,其中第一电机的转速要高于第二电机的转速,通过这一设计为了促进物料充分混合反应,促进捏合效率。其中搅拌器的形状为Z形。采用这一设计便于对物料搅拌混合,促进物料充分反应,搅拌器的剪切力以及挤压力提高了捏合效率。其中出料机构为出料螺杆,出料螺杆的一端连有第二驱动装置的第三电机,出料螺杆的另一端伸出捏合机缸体的外部,且该段出料螺杆的外部设有出料螺筒,出料螺筒与所述捏合机缸体相连通,出料螺筒的端部下方设有出料口。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三电机运行,第三电机带动出料螺杆旋转,捏合机缸体内部反应后的产物在出料螺杆的作用下进入出料螺筒内部,从出料口排出。采用上述出料机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而且便于排出物料。其中排气口通过真空泵连通布袋除尘器,真空泵以及布袋除尘器分别电连接控制器。物料经过充分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中含有水分,通过蒸汽加热后水分以水蒸气方式从排气口排出,在排出过程中会携带部分部分物料,通过布袋除尘器可以捕集粉尘。上述设计合理,便于捕集水蒸气排出时携带的粉尘物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生产用捏合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捏合机缸体,10-夹套,2-顶盖,20-进料口,21-排气口,22-观察口,3-搅拌机构,30-搅拌器,4-第一驱动装置,40-第一电机,41-第一减速箱,42-第二电机,43-第三减速箱,5-出料机构,50-出料螺杆,51-出料螺筒,510-出料口,6-第二驱动装置,7-控制器,8-基座,9-喷淋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一种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生产用捏合机,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包括捏合机缸体1,捏合机缸体1的上方设有顶盖2,顶盖2上设有进料口20和排气口21,捏合机缸体1的外部设有夹套10,捏合机缸体2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构3,搅拌机构3的一端连有第一驱动装置4,搅拌机构3的下方设有出料机构5,出料机构5的一端连有第二驱动装置6,出料机构5的出料端穿过捏合机缸体1,第一驱动装置4以及第二驱动装置5分别电连接控制器7。在实际生产中将三聚氰胺、氰尿酸等物料依次投入捏合机缸体内部,将热蒸汽输送至夹套内部实现对物料的加热,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一驱动装置,搅拌机构在第一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对物料充分搅拌混合,促进物料反应,物料在搅拌机构的剪切力以及挤压力的作用下在捏合机缸体内流动,通过夹套加热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从排气口排出,达到反应时间后启动第二驱动装置,出料机构在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将生成的产品排出,经过粉碎包装即可。采用上述结构的捏合机,物料反应、除水、烘干都可以在捏合机内部完成,操作简单方便,而且上述结构的捏合机可以得到较大粒度的产品,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其中搅拌机构3包括相互对称设置在捏合机缸体1内部的搅拌器30,两个搅拌器30的一端分别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的第一减速箱41和第二减速箱43,第一减速箱41和第二减速箱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生产用捏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捏合机缸体,所述捏合机缸体的上方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进料口和排气口,所述捏合机缸体的外部设有夹套,所述捏合机缸体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的一端连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搅拌机构的下方设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的一端连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出料机构的出料端穿过所述捏合机缸体,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分别电连接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生产用捏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捏合机缸体,所述捏合机缸体的上方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进料口和排气口,所述捏合机缸体的外部设有夹套,所述捏合机缸体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的一端连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搅拌机构的下方设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的一端连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出料机构的出料端穿过所述捏合机缸体,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分别电连接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生产用捏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相互对称设置在所述捏合机缸体内部的搅拌器,两个所述搅拌器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的第一减速箱和第二减速箱,所述第一减速箱和第二减速箱的输入端分别连有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电机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聚氰胺氰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彬孙彤江徐世刚于兆令杨新成朱林生辛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海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