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踢球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702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踢球方法,踢球机构包括机架、踢球装置、踢球支撑支座和踢球驱动机构;踢球支撑支座连接机架和踢球装置;踢球驱动机构包括踢球第一驱动装置、踢球第二驱动装置和踢球移动支架;踢球第一驱动装置与踢球移动支架连接;踢球移动支架与踢球第二驱动装置连接;通过设置踢球第一驱动装置、踢球第二驱动装置与踢球装置作用;这样需要两驱动装置配合才能实现踢球动作;控制效果好;安全性高;同时当踢球件进行踢球时;踢球第二驱动装置是不与踢球装置接触的;这样在踢球时不会造成踢球驱动机构的磨损;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踢球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球类训练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踢球方法。
技术介绍
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到竞技体育与国民素质教育的诸多领域,努力提高国内各种机器人的技术水平,特别是设计出适合于各种体育训练用途的智能机器人机构和提高其控制水平,发挥并普及其应用推广优势,将进一步促进国民健康水平及竞技体育事业的高效发展与稳健提升。在现有技术中采用摩擦轮发球;但成本较高,摩擦轮易损耗,同时电机的转速要足够大,且摩擦过度会造成球体损坏。由于现有技术多采用摩擦轮发射,成本较高,且易损坏球体,仅具有单一发射功能,移动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中国申请号为202010858385.0;公布日为2020.10.30的专利文献公开一种轮式足球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底盘;下端面为多边形框架结构;若干全向轮机构,呈环形阵列连接在底盘的下端面并用于带动底盘移动;平移定位机构,固定设置在底盘上端面中部,且用于记录全向轮机构带动底盘移动的坐标记录;踢球机构,设置在底盘上端面一侧且用于带动足球移动;足球收放机构,设置在底盘上端面另一侧且用于承接足球和将足球释放出。该机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踢球方法,其特征在于:踢球机构包括机架、踢球装置、踢球支撑支座和踢球驱动机构;踢球支撑支座连接机架和踢球装置;踢球驱动机构包括踢球第一驱动装置、踢球第二驱动装置和踢球移动支架;踢球第一驱动装置与踢球移动支架连接;踢球移动支架与踢球第二驱动装置连接;/n踢球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移动件一、移动件二、踢球驱动电机和踢球从动齿轮;移动件一和移动件二设有两个;踢球驱动电机连接有踢球驱动齿轮;球驱动齿轮、踢球从动齿轮设置在两移动件二之间;踢球驱动齿轮与踢球从动齿轮啮合;踢球驱动齿轮、踢球从动齿轮都与移动件二活动连接,移动件二与移动件一活动连接;移动件一与踢球移动支架活动连接;/n踢球装置包括踢球件、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踢球方法,其特征在于:踢球机构包括机架、踢球装置、踢球支撑支座和踢球驱动机构;踢球支撑支座连接机架和踢球装置;踢球驱动机构包括踢球第一驱动装置、踢球第二驱动装置和踢球移动支架;踢球第一驱动装置与踢球移动支架连接;踢球移动支架与踢球第二驱动装置连接;
踢球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移动件一、移动件二、踢球驱动电机和踢球从动齿轮;移动件一和移动件二设有两个;踢球驱动电机连接有踢球驱动齿轮;球驱动齿轮、踢球从动齿轮设置在两移动件二之间;踢球驱动齿轮与踢球从动齿轮啮合;踢球驱动齿轮、踢球从动齿轮都与移动件二活动连接,移动件二与移动件一活动连接;移动件一与踢球移动支架活动连接;
踢球装置包括踢球件、踢球活动机构、踢球连接轴和连接轴支座;踢球活动机构设有两个;两踢球活动机构关于踢球件对称设置;踢球连接轴穿设在踢球件上;踢球连接轴的端部与连接轴支座连接;踢球连接轴通过连接轴支座与踢球支撑支座连接;踢球活动机构设置在连接轴支座上;踢球活动机构包括踢球固定装置、踢球转动装置、踢球弹性件和踢球活动件;踢球固定装置与踢球支撑支座连接;踢球转动装置与踢球件连接;踢球活动件设置在踢球固定装置和踢球转动装置之间,所述踢球活动件包括踢球第一活动件和踢球第二活动件;踢球第一活动件与踢球转动装置连接;踢球第二活动件与踢球固定装置连接;踢球第二活动件和踢球第一活动件相对活动设置;踢球固定装置包括踢球活动限位件一;踢球转动装置包括踢球活动限位件二;踢球弹性件穿设在连接轴支座上,踢球弹性件位于踢球第二活动件内;踢球弹性件的一端与踢球活动限位件一作用;踢球弹性件的另一端与踢球活动限位件二作用;踢球转动装置包括踢球传动装置;踢球传动装置与踢球件连接;踢球传动装置包括踢球传动件;踢球传动件与踢球从动齿轮作用;
机架上设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设有一个以上;移动装置包括移动驱动电机、移动传动件和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移动第一底座、移动第二底座和移动轮;移动第一底座与机架连接;移动传动件位于移动第一底座上方;移动轮安装在移动第二底座上;移动第二底座活动设置在机架上;且移动第二底座位于移动第一底座、移动传动件内;移动传动件与移动第二底座连接;移动第二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达强易佳豪邢哲恺丁雨欣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