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床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868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身床板,涉及病人翻身辅助装置领域,提供一种能够辅助病人实现翻身,且翻身过程中病人身体不易弯曲或扭曲的翻身床板。翻身床板包括床板座、两个床板面板和两个面板驱动装置;床板座包括床板底板和铰接套,床板底板上设置有驱动杆孔,铰接套沿床板底板长度方向设置,两个床板面板分别位于铰接套两边并通过铰接套与床板座铰接;面板驱动装置包括伸缩缸、驱动杆和两个导向套,伸缩缸沿床板底板宽度方向设置于床板底板下方并与床板底板连接,两个导向套套装在伸缩缸的伸缩杆上且二者间有距离;驱动杆从驱动杆孔通过,驱动杆一端与床板面板铰接,另一端与伸缩杆位于两个导向套之间的部分铰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身床板
本技术涉及病人翻身辅助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身床板。
技术介绍
长期卧床的病人需要定期翻身。此类病人往往不能自理,每次翻身都需要护理人员帮助进行。护士大多是女性,力气较小,为病人翻身难度较大。一些病人翻身时应避免身体弯曲或扭曲,例如脊柱受伤的病人,这更加增加了徒手翻身的难度。各种辅助翻身的专利很多,ZL200720020173.5公开了一种半瘫痪病人翻身充气垫,该翻身充气垫使用时垫在病人身下,通过充气调整充气垫角度,从而使躺在上面的病人身体角度随之变化,起到辅助翻身的作用。该翻身充气垫的缺点是:1、充气垫使用时要垫在病人身下,垫充气垫时就需要徒手将病人翻起,降低劳动强度的效果有限。2、充气垫是柔软的,翻身时难以避免病人身体弯曲或扭曲。ZL201820176514.6公开了一种气动翻身床垫,同样通过充气调整床垫角度,从而使躺在上面的病人身体角度随之变化,起到辅助翻身的作用。该床垫垫在病床上,不用临时徒手翻起病人垫床垫。但同样具有以下缺点:1、充气垫是柔软的,翻身时难以避免病人身体弯曲或扭曲。申请号为201710349346.6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轴向翻身的折叠床,该折叠床的床板分为两部分,并均可翻起。护理人员翻起床板,即可使躺在床上的病人身体角度随之变化,起到辅助翻身的作用。该折叠床辅助可以实现病人整体翻身,也可以避免病人翻身时身体弯曲或扭曲。该折叠床的缺点是需要徒手翻起床板,降低劳动强度的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辅助病人实现翻身,降低劳动强度,并且翻身过程中病人身体不易弯曲或扭曲的翻身床板。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翻身床板包括床板座、两个床板面板和两个面板驱动装置;床板座包括床板底板和铰接套,床板底板上设置有驱动杆孔,铰接套沿床板底板长度方向设置,两个床板面板分别位于铰接套两边并通过铰接套与床板座铰接;面板驱动装置包括伸缩缸、驱动杆和两个导向套,伸缩缸沿床板底板宽度方向设置于床板底板下方并与床板底板连接,两个导向套套装在伸缩缸的伸缩杆上且二者间有距离;驱动杆从驱动杆孔通过,驱动杆一端与床板面板铰接,另一端与伸缩杆位于两个导向套之间的部分铰接。进一步的是:床板座包括支撑结构,床板面板与床板底板间有距离,支撑结构与床板底板连接并支撑床板面板。进一步的是:支撑结构包括外框架和多个支撑条,外框架沿床板底板边缘设置,支撑条沿床板底板宽度方向设置,各支撑条沿床板底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是:两个面板驱动装置驱动一个床板面板,驱动同一床板面板的两个面板驱动装置沿床板底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是:翻身床板包括驱动装置罩,驱动装置罩与床板底板连接并罩住面板驱动装置。进一步的是:伸缩缸为电动伸缩缸。进一步的是:伸缩缸为气动伸缩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铺在病床上。病人需要翻身时,如图4所示,伸缩缸通过电动或气动伸长,即可驱动床板面板旋转,而带动躺在床板面板上的病人翻身。因此本技术能够大幅降低病人翻身时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2、本技术病床面板是硬质的,病床面板支撑病人整个身体,使病人整个身体一起翻动,利于避免病人身体弯曲或扭曲。对于某些病人,例如脊柱受伤的病人,使用本技术辅助翻身更加安全。3、本技术伸缩缸水平设置,占用床板底板下方空间很小,不影响病床下方放置物品。4、本技术直接在伸缩杆上套装导向套,导向套支撑伸缩杆,避免伸缩杆收径向力导致伸缩缸损坏,机构简单,且保证伸缩杆可靠支撑床板面板。附图说明图1是翻身床板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面板驱动装置处仰视图;图4是床板面板翻起状态图;图中标记为:床板座1、床板底板11、驱动杆孔111、支撑结构12、外框架121、支撑条122、铰接套13、床板面板2、面板驱动装置3、伸缩缸31、伸缩杆311、导向套32、驱动杆33、接头4、驱动装置罩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翻身床板包括床板座1、两个床板面板2和两个面板驱动装置3;床板座1包括床板底板11和铰接套13,床板底板11上设置有驱动杆孔111,铰接套13沿床板底板11长度方向设置,两个床板面板2分别位于铰接套13两边并通过铰接套13与床板座1铰接;面板驱动装置3包括伸缩缸31、驱动杆33和两个导向套32,伸缩缸31沿床板底板11宽度方向设置于床板底板11下方并与床板底板11连接,两个导向套32套装在伸缩缸31的伸缩杆311上且二者间有距离;驱动杆33从驱动杆孔111通过,驱动杆33一端与床板面板2铰接,另一端与伸缩杆311位于两个导向套32之间的部分铰接。本技术铺在病床上使用,也可以作为病床的一部分,与病床焊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伸缩缸31为现有技术,例如电动伸缩缸或气动伸缩缸,伸缩缸31包括缸筒和伸缩杆311。伸缩杆311应较长,保证伸缩缸3缩回时,伸缩杆311依然是在两个导向套32内。为了能够为伸缩缸31供气或供电,显然翻身床板上应包括接头4,接头4用于外接电线或充气管,接头4应通过导线或管路与伸缩缸31连接。病人需要翻身时,如图4所示,伸缩缸31通过电动或气动伸长,即可驱动床板面板2旋转,而带动躺在床板面板2上的病人翻身。如图2所示,当伸缩缸31缩回时,床板面板2水平,驱动杆33倾斜角度较小。通过受力分析可知,伸缩缸31刚开始伸长时,由于驱动杆33倾斜角度较小,伸缩缸31所需动力较大;此后由于驱动杆33倾斜角度增加,伸缩缸31伸长所需动力逐渐减小。本技术将伸缩缸31设置在床板底板11下方可提高驱动杆33初始倾斜角度,利于减小伸缩缸31伸长所需动力。进一步的,本技术优选床板座1包括支撑结构12,床板面板2与床板底板11间有距离,支撑结构12与床板底板11连接并支撑床板面板2。如此设置可进一步增加床板面板2与伸缩缸21的距离,进一步提高驱动杆33初始倾斜角度。还可将线路或管路设置在床板面板2和床板底板11之间,利于保护线路或管路。此外,支撑结构12还能够提高床板座1的抗弯能力。支撑结构12具体可以包括外框架121和多个支撑条122,外框架121沿床板底板11边缘设置,支撑条122沿床板底板11宽度方向设置,各支撑条122沿床板底板1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一个床板面板2可以仅由一个面板驱动装置3驱动,但翻起时床板面板2收到扭转力,不利于保证寿命。为此本技术优选两个面板驱动装置3驱动一个床板面板2,驱动同一床板面板2的两个面板驱动装置3沿床板底板1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为了保护面板驱动装置3,本技术优选包括驱动装置罩5,驱动装置罩5与床板底板11连接并罩住面板驱动装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翻身床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座(1)、两个床板面板(2)和两个面板驱动装置(3);床板座(1)包括床板底板(11)和铰接套(13),床板底板(11)上设置有驱动杆孔(111),铰接套(13)沿床板底板(11)长度方向设置,两个床板面板(2)分别位于铰接套(13)两边并通过铰接套(13)与床板座(1)铰接;面板驱动装置(3)包括伸缩缸(31)、驱动杆(33)和两个导向套(32),伸缩缸(31)沿床板底板(11)宽度方向设置于床板底板(11)下方并与床板底板(11)连接,两个导向套(32)套装在伸缩缸(31)的伸缩杆(311)上且二者间有距离;驱动杆(33)从驱动杆孔(111)通过,驱动杆(33)一端与床板面板(2)铰接,另一端与伸缩杆(311)位于两个导向套(32)之间的部分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翻身床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座(1)、两个床板面板(2)和两个面板驱动装置(3);床板座(1)包括床板底板(11)和铰接套(13),床板底板(11)上设置有驱动杆孔(111),铰接套(13)沿床板底板(11)长度方向设置,两个床板面板(2)分别位于铰接套(13)两边并通过铰接套(13)与床板座(1)铰接;面板驱动装置(3)包括伸缩缸(31)、驱动杆(33)和两个导向套(32),伸缩缸(31)沿床板底板(11)宽度方向设置于床板底板(11)下方并与床板底板(11)连接,两个导向套(32)套装在伸缩缸(31)的伸缩杆(311)上且二者间有距离;驱动杆(33)从驱动杆孔(111)通过,驱动杆(33)一端与床板面板(2)铰接,另一端与伸缩杆(311)位于两个导向套(32)之间的部分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床板,其特征在于:床板座(1)包括支撑结构(12),床板面板(2)与床板底板(11)间有距离,支撑结构(12)与床板底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娟缪贵华陈善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