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手术用取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77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骨科手术用取骨器,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取骨圆杆、连接杆和操作手柄,取骨圆杆由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切取段、取骨段和连接段构成,切取段前端为自由开口,切取段为由切取端至连接端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变截面刃结构,并且从切取端至连接端呈圆弧状,取骨段的外径大于切取段的外径,取骨段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取骨口,取骨口与切取段的端口相连通,连接段的外径大于取骨段外径,操作手柄上设有防滑件,本取骨器的切取端口的结构可以减少对髂骨棘的伤害,而且一边取骨还能一边压迫并封闭骨小梁微孔,减少取骨作业过程中的出血,功能更多元化,使用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手术用取骨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骨科手术用取骨器。
技术介绍
骨外科很多手术通常涉及患者自体骨切取,髂骨是最常用的取骨部位。现有的骨刀结构单一,实用性较差,并且在取骨过程中容易误伤髂骨棘,因此设计一种取骨方便而又破坏力小的取骨器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骨科手术用取骨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手术用取骨器,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取骨圆杆、连接杆和操作手柄,所述取骨圆杆由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切取段、取骨段和连接段构成,所述切取段前端为自由开口,所述切取段为由切取端至连接端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变截面刃结构,并且从切取端至连接端呈圆弧状,所述取骨段的外径大于所述切取段的外径,所述取骨段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取骨口,所述取骨口与所述切取段的端口相连通,所述连接段的外径大于所述取骨段外径,所述操作手柄上设有防滑件。进一步地,所述取骨段由空心圆筒段和实心圆筒段一体成型构成,所述所述空心圆筒段连接在所述切取段后端,所述实心圆筒段连接在连接段的前端;所述取骨口为长方形开口,并从所述实心圆筒段的后端朝向空心圆筒段的前端分布,且与所述切取段端口之间的间距为1~1.5cm。进一步地,所述实心圆筒段上的此部分取骨口的内底面为倾斜面,并且所述倾斜面向所述取骨口外延伸至所述连接段。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的外周覆盖有菱形纹凸起。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手柄由主柄和外凸部一体成型构成,所述主柄呈喇叭状结构,外径最小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固接,外径最大的一端与所述外凸部固接,所述外凸部为圆弧状结构;所述操作手柄外壁切割有两个纵向分布的平面操作面,两个所述平面操作面呈相对布置,所述主柄上还设有两个内凹缺口分别位于所述平面操作面的两侧,所述内凹缺口竖向分布在两个所述平面操作面之间,每个所述内凹缺口的内壁均固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防滑件,所述防滑件为长方形硅胶条。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切取段端头伸进需要切取的骨质中,切取段的结构相当于刃是向取骨圆杆的圆心方向内扣的结构,这样的切取段可以在切取过程中减少对髂骨棘的伤害。切取段的刃切除了骨质后,切取下来的骨质通过从与切取端口相连通的取骨口中操作取出骨质。在推进过程中,因为切取段外径小于取骨段外径,去固段外径又小于连接段,因此切取过程中,切取段切除骨质后,继续深入推进,利用外径较大的取骨段来挤压周围骨质,压迫并封闭骨小梁微孔,减少出血。本取骨器的切取端口的结构可以减少对髂骨棘的伤害,而且一边取骨还能一边压迫并封闭骨小梁微孔,减少取骨作业过程中的出血,功能更多元化,使用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骨科手术用取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取骨圆杆、110-切取段、120-取骨段、121-取骨口、122-空心圆筒段、123-实心圆筒段、1230-倾斜面、130-连接段、131-菱形纹凸起、200-连接杆、300-操作手柄、310-主柄、311-平面操作面、3110-内凹缺口、320-外凸部、400-防滑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骨科手术用取骨器,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取骨圆杆100、连接杆200和操作手柄300,所述取骨圆杆100由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切取段110、取骨段120和连接段130构成。所述切取段110前端为自由开口,所述切取段110为由切取端至连接端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变截面刃结构,并且从切取端至连接端呈圆弧状。所述取骨段120的外径大于所述切取段110的外径,所述取骨段120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取骨口121,所述取骨口121与所述切取段110的端口相连通,所述连接段130的外径大于所述取骨段120外径。所述操作手柄300上设有防滑件400。采用以上结构,切取段110端头伸进需要切取的骨质中,切取段110的结构相当于刃是向取骨圆杆100的圆心方向内扣的结构,这样的切取段110可以在切取过程中减少对髂骨棘的伤害。切取段110的刃切除了骨质后,切取下来的骨质通过从与切取端口相连通的取骨口121中操作取出骨质。在推进过程中,因为切取段110外径小于取骨段120外径,去固段外径又小于连接段130,因此切取过程中,切取段110切除骨质后,继续深入推进,利用外径较大的取骨段120来挤压周围骨质,压迫并封闭骨小梁微孔,减少出血。本取骨器的切取端口的结构可以减少对髂骨棘的伤害,而且一边取骨还能一边压迫并封闭骨小梁微孔,减少取骨作业过程中的出血,功能更多元化,使用方便快捷。所述取骨段120由空心圆筒段122和实心圆筒段123一体成型构成,所述所述空心圆筒段122连接在所述切取段110后端,所述实心圆筒段123连接在连接段130的前端。所述取骨口121为长方形开口,并从所述实心圆筒段123的后端朝向空心圆筒段122的前端分布,且与所述切取段110端口之间的间距为1~1.5cm。所述实心圆筒段123上的此部分取骨口121的内底面为倾斜面1230,并且所述倾斜面1230向所述取骨口121外延伸至所述连接段130。取骨时,切取下来的骨质被填充在空心圆筒段122的内腔中,此时可通过取骨口121观察骨质切取情况,而且通过切取端口与取骨口121的间距还能粗略评估切取下来的骨质长度。需要取出骨质时,手指伸入取骨口121内,从倾斜面1230处利用手指抵住圆筒内的骨质,并将骨质从切取端口向外推便可取出骨质,取出骨质非常方便快捷。所述连接段130的外周覆盖有菱形纹凸起131,握持连接段130可以方便调整切取位置或角度,而有菱形纹凸起131能够起到防滑作用,避免调整位置或角度过程中手指滑脱。所述操作手柄300由主柄310和外凸部320一体成型构成,所述主柄310呈喇叭状结构,外径最小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200固接,外径最大的一端与所述外凸部320固接,所述外凸部320为圆弧状结构。所述操作手柄300外壁切割有两个纵向分布的平面操作面311,两个所述平面操作面311呈相对布置,所述主柄310上还设有两个内凹缺口3110分别位于所述平面操作面311的两侧,所述内凹缺口3110竖向分布在两个所述平面操作面311之间,每个所述内凹缺口3110的内壁均固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防滑件400,所述防滑件400为长方形硅胶条。握持操作手柄300进行取骨作业时,食指和中指容置在内凹缺口3110内,有防滑件400的干涉,手指不容易滑脱。然后外凸部320抵住手掌,向切取部位推进取骨圆杆100,这样的作业方式可以稳定的推进取骨圆杆100进行取骨操作。如果是推进阻力较大的时候,外凸部320抵住手掌,然后手掌握拳让手指握持住两个平面操作面311,可以更稳定的操作推进取骨器进行切取,并且可在平面操作面311表面设置粗糙的硅胶凸起(图中未示出),起到防滑作用。所述切取段110端口的内径为8mm~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手术用取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取骨圆杆、连接杆和操作手柄,所述取骨圆杆由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切取段、取骨段和连接段构成,所述切取段前端为自由开口,所述切取段为由切取端至连接端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变截面刃结构,并且从切取端至连接端呈圆弧状,所述取骨段的外径大于所述切取段的外径,所述取骨段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取骨口,所述取骨口与所述切取段的端口相连通,所述连接段的外径大于所述取骨段外径,所述操作手柄上设有防滑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手术用取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取骨圆杆、连接杆和操作手柄,所述取骨圆杆由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切取段、取骨段和连接段构成,所述切取段前端为自由开口,所述切取段为由切取端至连接端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变截面刃结构,并且从切取端至连接端呈圆弧状,所述取骨段的外径大于所述切取段的外径,所述取骨段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取骨口,所述取骨口与所述切取段的端口相连通,所述连接段的外径大于所述取骨段外径,所述操作手柄上设有防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手术用取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骨段由空心圆筒段和实心圆筒段一体成型构成,所述空心圆筒段连接在所述切取段后端,所述实心圆筒段连接在连接段的前端;所述取骨口为长方形开口,并从所述实心圆筒段的后端朝向空心圆筒段的前端分布,且与所述切取段端口之间的间距为1~1.5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春林赵凯罗嘉全钟艳春刘禄林尹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