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导向式棘突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677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导向式棘突打孔装置,包括钳臂部和钻孔部,钳臂部包括第一钳臂、第二钳臂和钳轴,第一钳臂的中部和第二钳臂的中部通过钳轴转动连接,钻孔部包括用于对棘突打孔的打孔针和打孔套,第一钳臂前端部和打孔针固定连接,第二钳臂前端部上固定连接有能使打孔针穿入的打孔套,所述打孔套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打孔套起支撑作用的支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提高对棘突的打孔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棘突打孔过程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导向式棘突打孔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轨道导向式棘突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胸腰椎后路手术中,椎弓根螺钉植入后为了使椎弓根螺钉固定牢固、防止旋转,术中通过横梁把两侧纵向连接杆连接形成桁架固定。但为了不破坏棘突,保持胸腰椎后柱的稳定性,植入横梁相对困难。临床上常应用锐器刺入棘突打孔,目前无合适口径的锐器,打孔时间较长,打孔后安放横梁的位置有时也不合适,需要多次打孔,调整。且破坏棘突,容易损伤硬膜囊,造成神经损伤及脑脊液漏。医用电钻上钻头棘突打孔困难。本设计在棘突钻孔,定向植入横梁方面克服上述问题。在对棘突进行打孔时,公告号为CN2036196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棘突打孔器,第一钳臂经钳轴和第二钳臂交叉连接,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钳首和第二弧形钳首,第一弧形钳首和第二弧形钳首的端部相对设置有打孔针和打孔套。在打孔过程中,医生握持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找准棘突的打孔位置后,转动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通过打孔针完成对棘突的打孔。这种通过打孔针对棘突进行打孔的方式,医生需要双手悬空来握持钳臂部,因打孔时打孔针会受到阻力、打孔针缺少一个着力点,依赖于医生手部来维持打孔针的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轨道导向式棘突打孔装置,以达到稳定对棘突打孔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轨道导向式棘突打孔装置,包括钳臂部和钻孔部,钳臂部包括第一钳臂、第二钳臂和钳轴,第一钳臂的中部和第二钳臂的中部通过钳轴转动连接,钻孔部包括用于对棘突打孔的打孔针和打孔套,第一钳臂前端部和打孔针固定连接,第二钳臂前端部上固定连接有能使打孔针穿入的打孔套,所述打孔套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打孔套起支撑作用的支撑块。作为本技术的限定,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之间设有用于防止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发生相对转动的锁紧组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锁紧组件包括与第一钳臂后端部铰接的第一夹板、与第二钳臂后端部铰接的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可拆卸相连。作为本技术的其它限定,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通过锯齿啮合。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采用支撑块,可提高打孔的稳定性。当医生手持钳臂部对棘突进行打孔的过程中,支撑块可支撑于已固定在骨头上的纵向连接杆,为打孔操作提供打孔着力点,从而对打孔套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医生能更好的施力进行打孔,从而提高打孔稳定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锯齿啮合连接在一起,对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进行了固定,能防止打孔装置不工作时尖锐的打孔针扎伤医生,避免发生意外情况,使用更加安全。本技术适用于医院骨科手术室中使用,用于对棘突进行打孔。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钳臂部;11、第一钳臂;12、第二钳臂;13、钳轴;2、钻孔部;21、打孔针;22、打孔套;3、支撑块;41、第一夹板;42、第二夹板;5、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理解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轨道导向式棘突打孔装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钳臂部1、钻孔部2、支撑块3及锁紧组件。钳臂部1包括第一钳臂11、第二钳臂12和钳轴13,第一钳臂11和第二钳臂12为交叉连接,钳轴13位于第一钳臂11中部和第二钳臂12中部的交叉处,钳轴13转动连接第一钳臂11和第二钳臂12。钻孔部2包括用于对棘突打孔的打孔针21和打孔套22,打孔针21和打孔套22皆为弧形结构。第一钳臂11前端部和打孔针21固定连接,打孔针21的针尖为锥状结构;第二钳臂12前端部和打孔套22固定连接,打孔套22为端部设有与打孔针21针尖相向设置的开口槽,通过转动第一钳臂11,能够使打孔针21穿过棘突进入打孔套22的开口槽内。支撑块3,为打孔套22提供一个着力点,对打孔套22起支撑作用,提高打孔的平稳性。支撑块3固定连接于打孔套22上,支撑块3为相对打孔套22向外的凸起结构。锁紧组件,在手术完成后用于对第一钳臂11和第二钳臂12起固定作用,以防止第一钳臂11和第二钳臂12发生相对转动。锁紧组件置于第一钳臂11和第二钳臂12之间。本实施例中,锁紧组件包括与第一钳臂11后端部铰接的第一夹板41、与第二钳臂12后端部铰接的第二夹板42,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2可拆卸相连。锁紧组件包括与第一钳臂11后端部铰接的第一夹板41和与第二钳臂12后端部铰接的第二夹板42,第一夹板41后端部和第一钳臂11后端部通过转轴5转动连接,第二夹板42和第二钳臂12通过转轴5转动连接,第一夹板41下表面设有锯齿,第二夹板42上表面设有锯齿,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2通过锯齿啮合相连。使用本实施例对棘突打孔时,先使锁紧组件脱离对第一钳臂11和第二钳臂12的固定,用双手握持第一钳臂11和第二钳臂12,将打孔套22上的支撑块3支撑在置于棘突一侧的纵向连接杆上,调整打孔套22的位置,将打孔套22对准棘突需要打孔的位置处。然后医生握紧第二钳臂12,将支撑块3支撑在纵向连接杆上,避免了打孔过程出现晃动,且可为整个打孔装置提供着力点,使医生便于施力。固定好打孔套22后,再用力转动第一钳臂11,实现打孔针21对棘突的打孔。打孔过程简单方便,能提高打孔过程的平稳性。当打孔完成后,需要对打孔装置进行收纳管理,以防止打孔针21的针头扎伤工作人员。首先转动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2,使第一夹板41在转轴5的作用下绕第一钳臂11旋转,第二夹板42在转轴5的作用下绕第二钳臂12转动。然后将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2上的锯齿啮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2的啮合连接。在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2的连接下,避免第一钳臂11和第二钳臂12发生转动,提高了打孔装置的安全性能。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导向式棘突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钳臂部和钻孔部,钳臂部包括第一钳臂、第二钳臂和钳轴,第一钳臂的中部和第二钳臂的中部通过钳轴转动连接,钻孔部包括用于对棘突打孔的打孔针和打孔套,第一钳臂前端部和打孔针固定连接,第二钳臂前端部上固定连接有能使打孔针穿入的打孔套,所述打孔套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打孔套起支撑作用的支撑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导向式棘突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钳臂部和钻孔部,钳臂部包括第一钳臂、第二钳臂和钳轴,第一钳臂的中部和第二钳臂的中部通过钳轴转动连接,钻孔部包括用于对棘突打孔的打孔针和打孔套,第一钳臂前端部和打孔针固定连接,第二钳臂前端部上固定连接有能使打孔针穿入的打孔套,所述打孔套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打孔套起支撑作用的支撑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导向式棘突打孔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成步建立钱宇航尹豫田福存鲜大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