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及油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67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及油壶组件,涉及厨房用品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壶清洗不方便、油壶储油易氧化不新鲜油脂营养流失并且不经常清洗油壶存在的健康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该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包括上壳体和储油瓶,上壳体内腔上部形成缓冲腔,上壳体侧壁上对应缓冲腔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开口,缓冲腔下部为第二开口,储油瓶上端设置有第三开口,储油瓶的上部与上壳体可拆卸密封连接,储油瓶的内腔依次通过第三开口、第二开口、缓冲腔与第一开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增加人们的生活便捷度、提高食用油的新鲜度、保存食用油的营养以及降低人们的健康隐患几率,为人们在食用油的食用上提供了健康营养的进一步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及油壶组件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及油壶组件。
技术介绍
市场上现有的绝大多数油壶是倒油式油壶,而油壶因为盛放油类比较油腻,清洗油壶这一工作又比较繁琐,会增加人们的不便捷程度,很多家庭为了避免麻烦在油壶内的油用完之后再直接添加新的,这样容易造成新旧油脂混合;长时间不清洗油壶(新油直接倒入已经氧化的油脂当中)都会大大的增加油壶中残留油脂被氧化酸败的风险。油脂氧化酸败会产生降低油脂的营养质量、加速人体衰老、增加“食物中毒”的发生风险、增加“患癌”风险的巨大健康危害。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油壶清洗不方便并且不经常清洗油壶会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及油壶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壶清洗不方便并且不经常清洗油壶会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包括上壳体和储油瓶,其中:所述上壳体内腔上部形成缓冲腔,所述上壳体侧壁上对应所述缓冲腔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缓冲腔下部为第二开口,所述储油瓶上端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储油瓶的上部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储油瓶的内腔依次通过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缓冲腔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进一步,所述储油瓶包括瓶身和瓶颈,所述瓶颈顶端为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瓶颈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上壳体内壁与所述瓶颈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瓶颈与所述上壳体内壁通过螺纹可拆卸密封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壶嘴,所述壶嘴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度;所述上壳体侧壁上与所述壶嘴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把手。进一步,所述上壳体包括壳体侧壁和顶端的外盖,所述缓冲腔的上部设置有内盖,所述外盖与所述上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外盖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内盖与所述上壳体内壁为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内盖与所述上壳体内壁通过过盈配合相密封连接。进一步,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倾斜设置,所述内盖的中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度。进一步,所述缓冲腔内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包括按压部、吸油管和喷嘴,所述喷头能与所述储油瓶的瓶颈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喷嘴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所述上壳体顶部设有第四开口,所述按压部能通过所述第四开口被按压,所述吸油管能伸入所述储油瓶的内腔,并在所述按压部被按下时,将油液通过所述吸油管泵送至所述喷嘴并将油液喷出所述第一开口。进一步,所述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还包括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固定连接并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相连接时其内部形成能够容纳所述储油瓶的空腔。进一步,所述上壳体为非透明材质,所述下壳体为透明材质。进一步,所述下壳体底部安装有第一磁力片。进一步,所述外盖顶端设置有气孔,所述上壳体内部设置有气道,所述气孔通过所述气道与所述缓冲腔相连通。一种油壶组件,包括底座,还包括所述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所述底座内能放置两个及以上个所述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所述底座为不锈钢材质。本技术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储油瓶可以替换,旧的储油瓶直接可以丢掉,再安装上新的储油瓶即可使用,这样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就很好地解决了了新旧油脂混合带来的安全隐患,充分避免了油脂酸败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巨大潜在危害;替换内胆式油壶节省了清洗油壶内胆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让生活更便捷、舒适。本技术油壶组件的有益效果为:将若干个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放在底座内形成一个油壶组件,这样可以在不同的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内盛放不同种类的食用油,方便人们取放;并且可以利用底座内的第二磁力片将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吸附在内,这样在需要时能整体移动油壶组件且不容易将底座内的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掉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的实施例一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的实施例二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油壶组件的爆炸图。图中11、壳体侧壁;12、外盖;13、第一开口;14、第四开口;15、缓冲腔;16、气道;17、气孔;2、下壳体;3、储油瓶;31、瓶身;32、瓶颈;4、壶嘴;5、把手;61、按压部;62、吸油管;63、喷嘴;7、第一磁力片;8、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包括上壳体和储油瓶3,其中:上壳体内腔上部形成缓冲腔15,上壳体侧壁上对应缓冲腔15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开口13,缓冲腔15下部为第二开口,储油瓶3上端设置有第三开口,储油瓶3的上部与上壳体可拆卸密封连接,储油瓶3的内腔依次通过第三开口、第二开口、缓冲腔15与第一开口13相连通。由于储油瓶3可以替换,旧的储油瓶3直接可以丢掉,再安装上新的储油瓶3即可使用,这样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就很好地解决了了新旧油脂混合带来的安全隐患,充分避免了油脂酸败产生的巨大健康危害;替换内胆式油壶节省了清洗油壶内胆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让生活更便捷、舒适。储油瓶3的容量可以设置为300ml-500ml,这样的小瓶装、低容量替换装,可以确保油脂的新鲜度、降低油脂被氧化变质的概率,为人们的食油健康驻守第一道防线。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还包括下壳体2,上壳体和下壳体2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上壳体与下壳体2可拆卸固定连接并且上壳体与下壳体2相连接时其内部形成能够容纳储油瓶3的空腔。虽然储油瓶3本身可以作为支撑部件将油壶放置在操作面(厨房操作面、桌面等)上,但由于储油瓶3本身是一次性材质,如可采用食用级PET塑料来制作储油瓶3,由于一次性使用需要抛弃,要考虑其成本问题,其本身硬度不会太高,放置在操作面上容易倾倒,因此,还设置了下壳体2,这样将储油瓶3以内胆的形式容纳在上壳体与下壳体2形成的空腔内,并将可重复利用、采用更高强度材料制作的下壳体2作为支撑部件将油壶放置在操作面,使油壶的放置更加稳定,外观更加美观。当然上壳体与下壳体2也可以采用卡合连接来实现其可拆卸固定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和储油瓶,其中:所述上壳体内腔上部形成缓冲腔,所述上壳体侧壁上对应所述缓冲腔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缓冲腔下部为第二开口,所述储油瓶上端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储油瓶的上部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储油瓶的内腔依次通过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缓冲腔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和储油瓶,其中:所述上壳体内腔上部形成缓冲腔,所述上壳体侧壁上对应所述缓冲腔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缓冲腔下部为第二开口,所述储油瓶上端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储油瓶的上部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储油瓶的内腔依次通过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缓冲腔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瓶包括瓶身和瓶颈,所述瓶颈顶端为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瓶颈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上壳体内壁与所述瓶颈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瓶颈与所述上壳体内壁通过螺纹可拆卸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壶嘴,所述壶嘴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度;所述上壳体侧壁上与所述壶嘴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包括壳体侧壁和顶端的外盖,所述外盖与所述上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外盖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替换储油瓶式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倾斜设置,所述外盖的中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度。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钢何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福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