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选换档软轴直丝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87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选换档软轴直丝管,包括有软管;所述软管内侧设置绝缘层A,绝缘层A内侧包围导线A软管的一端镂空设置有螺纹A,软管与螺纹A的中间内部设有连接处A,且螺纹A的底部设有防水绝缘垫A,软管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管线,且连接管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发动机接头,软管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卡扣,本发明专利技术卡扣的设置,扎紧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造价较低节约成本,同时便于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发动机接头的设置,更有效的对接处部分进行了绝缘防护,且避免了传统工艺的固定方式中空间狭小不便于人工操作的问题,具有更高效便捷的固定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的设置,使其具有可调节的功能,适用于大部分的车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选换档软轴直丝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选换挡软轴
,尤其涉及新型选换档软轴直丝管。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的轴把动力传给变速箱,从变速箱的输出轴到车轮的传动比是不变的。在变速箱的输出轴上装有一根“软轴”,一直通到驾驶员面前的里程表里去。所谓“软轴”就是像自行车线闸用的拉线那样有钢丝芯的螺旋管,管壁和内芯之间有润滑油,外管固定而内芯可以转动,这个内芯的转速与车轮的转速有着恒定的比例关系。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新型选换档软轴直丝管在使用时,软管和导线的长度不具有调节能力,对于软管没有进行固定,同时接头的位置容易发生漏电,且操作繁琐。于是,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选换档软轴直丝管,以期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选换档软轴直丝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新型选换档软轴直丝管在使用时,软管和导线的长度不具有调节能力,对于软管没有进行固定,同时接头的位置容易发生漏电,且操作繁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选换档软轴直丝管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新型选换档软轴直丝管,包括软管;所述软管内侧设置绝缘层A,绝缘层A内侧包围导线A,软管的一端镂空设置有螺纹A,软管与螺纹A的中间内部设有连接处A,且螺纹A的底部设有防水绝缘垫A,软管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管线,且连接管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发动机接头,软管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卡扣。>进一步的,所述卡扣包括有固定点A、固定点B、扎带,卡扣的一端设有固定点A,且固定点A固定连接扎带的一端,扎带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点B,且,固定点B与扎带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接头包括有防水绝缘垫B、螺纹B、转轴、连接杆、固定件、凸点A、凸点B、凹槽、绝缘层B、导线B,发动机接头的内部设有绝缘层B,且绝缘层B的内侧包裹有导线B,发动机接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螺纹B,且螺纹B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防水绝缘垫B,发动机接头的右侧滑动连接转轴的左侧,转轴的外沿固定连接有凸点A,凸点A与凸点B插装连接,凸点A的内部设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固定连接在转轴内沿,连接杆的上方设有固定件,固定件插装连接凹槽。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线包括有绝缘层C、导线C、螺纹C、防水绝缘垫C,连接管线的内侧设有绝缘层C,且绝缘层C内侧包裹有导线C,连接管线的左侧设有螺纹C,螺纹C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防水绝缘垫C,连接管线的右侧开槽。进一步的,所述软管通过螺纹A、螺纹C与连接管线活动连接,且连接管线通过左侧通过螺纹B与发动机接头活动连接。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卡扣的设置,扎紧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造价较低节约成本,同时便于操作。2.本专利技术发动机接头的设置,更有效的对接处部分进行了绝缘防护,且避免了传统工艺的固定方式中空间狭小不便于人工操作的问题,具有更高效便捷的固定方式。3.本专利技术包括的设置,使其具有可调节的功能,适用于大部分的车型。4.本专利技术防水绝缘垫的设置,降低水进入到车辆内部时,对车辆的危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发动机接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发动机接头连接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管线结构示意图。图中:1、软管;101、绝缘层A;102、导线A;103、防水绝缘垫A;104、螺纹A;105、连接处A;2、卡扣;201、固定点A;202、固定点B;203、扎带;3、发动机接头;301、防水绝缘垫B;302、螺纹B;303、转轴;304、连接杆;305、固定件;306、凸点A;307、凸点B;308、凹槽;309、绝缘层B;310、导线B;4、连接管线;401、绝缘层C;402、导线C;403、螺纹C;404、防水绝缘垫C。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专利技术,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专利技术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专利技术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参见图1至附图5,一种新型选换档软轴直丝管,包括有软管1;所述软管1内侧设置绝缘层A101,绝缘层A101内侧包围导线A102,软管1的一端镂空设置有螺纹A104,软管1与螺纹A104的中间内部设有连接处A105,且螺纹A104的底部设有防水绝缘垫A103,软管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管线4,且连接管线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发动机接头3,软管1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卡扣2。其中,卡扣2包括有固定点A201、固定点B202、扎带203,卡扣2的一端设有固定点A201,且固定点A201固定连接扎带203的一端,扎带203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点B202,且,固定点B202与扎带203活动连接,扎紧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造价较低节约成本,同时便于操作。其中,发动机接头3包括有防水绝缘垫B301、螺纹B302、转轴303、连接杆304、固定件305、凸点A306、凸点B307、凹槽308、绝缘层B309、导线B310,发动机接头3的内部设有绝缘层B309,且绝缘层B309的内侧包裹有导线B310,发动机接头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螺纹B302,且螺纹B30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防水绝缘垫B301,发动机接头3的右侧滑动连接转轴303的左侧,转轴303的外沿固定连接有凸点A306,凸点A306与凸点B307插装连接,凸点A306的内部设有连接杆304,且连接杆304固定连接在转轴303内沿,连接杆304的上方设有固定件305,固定件305插装连接凹槽308,更有效的对接处部分进行了绝缘防护,且避免了传统工艺的固定方式中空间狭小不便于人工操作的问题,具有更高效便捷的固定方式。其中,连接管线4包括有绝缘层C401、导线C402、螺纹C403、防水绝缘垫C404,连接管线4的内侧设有绝缘层C401,且绝缘层C401内侧包裹有导线C402,连接管线4的左侧设有螺纹C403,螺纹C403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防水绝缘垫C404,连接管线4的右侧开槽,所述软管1通过螺纹A104、螺纹C403与连接管线4活动连接,且连接管线4通过左侧通过螺纹B302与发动机接头3活动连接,使其具有可调节的功能,适用于大部分的车型。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本实行新型中,通过软管1内的导线A102对控制指令进行传导,软管1通过螺纹A104、螺纹C403与连接管线4活动连接增加导线的长度也可缩短导线长度,且连接管线4通过左侧通过螺纹B302与发动机接头3活动连接,将发动机接头3连接到发动机上。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选换档软轴直丝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管(1);所述软管(1)内侧设置绝缘层A(101),绝缘层A(101)内侧包围导线A(102),软管(1)的一端镂空设置有螺纹A(104),软管(1)与螺纹A(104)的中间内部设有连接处A(105),且螺纹A(104)的底部设有防水绝缘垫A(103),软管(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管线(4),且连接管线(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发动机接头(3),软管(1)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卡扣(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选换档软轴直丝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管(1);所述软管(1)内侧设置绝缘层A(101),绝缘层A(101)内侧包围导线A(102),软管(1)的一端镂空设置有螺纹A(104),软管(1)与螺纹A(104)的中间内部设有连接处A(105),且螺纹A(104)的底部设有防水绝缘垫A(103),软管(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管线(4),且连接管线(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发动机接头(3),软管(1)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卡扣(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选换档软轴直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2)包括有固定点A(201)、固定点B(202)、扎带(203),卡扣(2)的一端设有固定点A(201),且固定点A(201)固定连接扎带(203)的一端,扎带(203)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点B(202),且,固定点B(202)与扎带(203)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选换档软轴直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接头(3)包括有防水绝缘垫B(301)、螺纹B(302)、转轴(303)、连接杆(304)、固定件(305)、凸点A(306)、凸点B(307)、凹槽(308)、绝缘层B(309)、导线B(310),发动机接头(3)的内部设有绝缘层B(30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婷婷乔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高迪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