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机构、井道爬升设备及井道爬升设备的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470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支撑机构、井道爬升设备及井道爬升设备的工作方法。其中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腿,支撑腿固定于井道爬升设备的爬架上,支撑腿的端部能伸入井道内壁的预留孔内并张开,以与预留孔卡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井道爬升设备与墙体固定的效率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机构、井道爬升设备及井道爬升设备的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机构、井道爬升设备及井道爬升设备的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爬架又叫提升架,能沿着建筑物往上攀升或下降,爬架具有许多优点:一是不必翻架子;二是免除了脚手架整体的拆装工序,一次组装后能够用到施工完毕,且不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材料。爬架在高层建筑中极具发展优势。现有的应用于井道内爬架的支撑机构通过爬架上的支撑腿与墙体固定,通常由人工垫木楔子以固定支撑腿,需要反复的拆装作业,浪费人力且固定可靠性无法保障。再者,目前的井道爬升设备仅包括一个设于爬升井道中的爬升装置,支撑力臂较小,承载力不足。如何使支撑机构的支撑腿能够自动与墙体固定,提高施工效率和固定的可靠性,同时提高井道爬升设备的承载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机构,能够提高井道爬升设备与墙体固定的效率和可靠性;提供一种井道爬升设备,能够提高井道爬升设备的承载能力;提供一种井道爬升设备的工作方法,使井道爬升设备能够实现自动爬升的效果。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井道爬升设备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固定于井道爬升设备的爬架上,所述支撑腿的端部能伸入井道内壁的预留孔内并张开,以与所述预留孔卡紧。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包括:伸缩骨架,与所述爬架固定连接,所述伸缩骨架能伸长或缩短;张紧板,与所述伸缩骨架的端部转动连接;及张紧驱动组件,所述张紧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张紧板向所述伸缩骨架的外侧转动,以与所述预留孔抵接。进一步地,所述张紧驱动组件包括:楔形件,所述楔形件滑动连接于所述伸缩骨架,所述楔形件的楔形面与所述张紧板滑动接触,以驱动所述张紧板转动;张紧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楔形件滑动。进一步地,所述伸缩骨架包括:外筒,与所述爬架固定连接;内筒,滑动设于所述外筒内,所述张紧驱动组件位于所述内筒内;及伸缩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外筒内,用于驱动所述内筒相对所述外筒滑动。进一步地,所述伸缩骨架的端部的相邻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张紧板。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井道内壁上的所述预留孔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距离传感器,朝向井道内壁设置,用于探测所述井道内壁上的所述预留孔;和/或接触检测件,设于支撑腿的端部,用于探测所述井道内壁上的所述预留孔。进一步地,所述接触检测件包括轻触开关和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一端与所述轻触开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井道内壁抵接,所述井道内壁能够使所述弹性片发生弹性形变以触发所述轻触开关。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两个连杆,所述支撑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腿和两个所述连杆形成井字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导向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腿上,所述导向轮与所述井道内壁滚动接触。还提供一种井道爬升设备,包括:两个爬升装置,分别设于不同的两个所述井道中,所述爬升装置包括:爬架,所述爬架的顶部用于安装负载;支撑机构,与所述爬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端部能伸入井道内壁的预留孔内并与所述预留孔卡紧;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与所述爬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爬架升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端部能伸入井道内壁的预留孔内并张开,以与所述预留孔卡紧。进一步地,所述爬架包括沿纵向设置的内框架和外框架,所述内框架的一部分套设于所述外框架内,所述顶升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外框架,所述顶升组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内框架,所述内框架和所述外框架上均设置有所述支撑机构。进一步地,顶升组件包括:双作用液压缸,所述双作用液压缸的下端与所述外框架连接,上端与所述内框架连接,所述双作用液压缸的两端的最大距离不小于纵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预留孔的高度差的两倍。进一步地,所述井道爬升设备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沿纵向设置,所述支撑件的下端与所述内框架固定连接,用于支撑负载;横梁,两个所述爬升装置的所述负载支撑件的顶端通过横梁相连,所述横梁用于安装负载。进一步地,所述爬升装置还包括:辅助支撑机构,装设于所述爬架上,所述辅助支撑机构配置为在所述爬升装置静止时与所述井道内壁抵接,为所述爬升装置提供辅助支撑。还提供一种井道爬升设备的工作方法,采用上述的井道自动爬架设备,包括:在两个井道内分别布置所述爬升装置,两个所述爬升装置中的所述爬架顶部共同支撑负载;所述顶升组件将所述爬架顶升至第一预设高度;所述支撑机构的端部伸入所述井道内壁在所述第一预设高度上对应的所述预留孔内并卡紧。进一步地,所述在两个所述井道内分别布置所述爬升装置具体包括:所述外框架置于所述井道的地面上,所述外框架上的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井道内壁对应位置的所述预留孔卡紧;所述内框架上的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井道内壁对应位置的所述预留孔卡紧。进一步地,所述顶升组件将所述爬架顶升至所述第一预设高度具体包括:所述内框架上的所述支撑机构缩回所述预留孔外;所述顶升组件将所述内框架顶升至所述第一预设高度。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的端部伸入所述井道内壁在所述第一预设高度上对应的所述预留孔内并卡紧之后还包括:所述外框架上的所述支撑机构缩回所述预留孔外;所述顶升组件将所述外框架提升至第二预设高度;所述外框架上的所述支撑机构伸入所述井道内壁在所述第二预设高度上对应的所述预留孔内并卡紧。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预留孔卡紧具体包括:所述支撑腿的端部伸入所述井道内壁的所述预留孔内并张开,与所述预留孔卡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撑机构包括固定于井道爬升设备的爬架上的支撑腿,支撑腿的端部能伸入井道内壁的预留孔内并张开,以与预留孔卡紧。相比传统的爬架固定方法,本专利技术提高了井道爬升设备与墙体固定的效率和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井道爬升设备采用设置于不同井道的两个爬升装置共同支撑负载,可以增加支撑力臂,提升承载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井道爬升设备采用能够自动张开卡紧的支撑机构,可以提高井道爬升设备与墙体固定的效率和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支撑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支撑腿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井道爬升设备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固定于井道爬升设备的爬架上,所述支撑腿(2)的端部能伸入井道内壁(13)的预留孔(14)内并张开,以与所述预留孔(14)卡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井道爬升设备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固定于井道爬升设备的爬架上,所述支撑腿(2)的端部能伸入井道内壁(13)的预留孔(14)内并张开,以与所述预留孔(14)卡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2)包括:
伸缩骨架,与所述爬架固定连接,所述伸缩骨架能伸长或缩短;
张紧板(24),与所述伸缩骨架的端部转动连接;及
张紧驱动组件,所述张紧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张紧板(24)向所述伸缩骨架的外侧转动,以与所述预留孔(14)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驱动组件包括:
楔形件(23),所述楔形件(23)滑动连接于所述伸缩骨架,所述楔形件(23)的楔形面与所述张紧板(24)滑动接触,以驱动所述张紧板(24)转动;
张紧驱动件(26),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楔形件(23)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骨架包括:
外筒(22),与所述爬架固定连接;
内筒(21),滑动设于所述外筒(22)内,所述张紧驱动组件位于所述内筒(21)内;及
伸缩驱动件(25),设置于所述外筒(22)内,用于驱动所述内筒(21)相对所述外筒(22)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骨架的端部的相邻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张紧板(24)。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还包括:
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井道内壁(13)上的所述预留孔(14)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距离传感器(41),朝向井道内壁(13)设置,用于探测所述井道内壁(13)上的所述预留孔(14);和/或
接触检测件(42),设于支撑腿(2)的端部,用于探测所述井道内壁(13)上的所述预留孔(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检测件(42)包括轻触开关(421)和弹性片(422),所述弹性片(422)的一端与所述轻触开关(4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井道内壁(13)抵接,所述井道内壁(13)能够使所述弹性片(422)发生弹性形变以触发所述轻触开关(421)。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连杆(3),所述支撑腿(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腿(2)和两个所述连杆(3)形成井字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还包括:
导向轮(101),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腿(2)上,所述导向轮(101)与所述井道内壁(13)滚动接触。


11.一种井道爬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爬升装置(15),分别设于不同的两个所述井道中,所述爬升装置(15)包括:
爬架,所述爬架的顶部用于安装负载;
支撑机构(1),与所述爬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机构(1)的端部能伸入井道内壁(13)的预留孔(14)内并与所述预留孔(14)卡紧;
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与所述爬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爬架升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井道爬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端部能伸入井道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力陈顺德张细刚邢万庆王龙方贵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