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桥面坑洞的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58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桥面坑洞的小车,包括小车壳体,所述小车壳体内设有驱动腔体,所述驱动腔体内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驱动腔体下侧内壁的电机、动力连接于所述电机右端且向右延伸至所述驱动腔体右侧内壁的电机轴、滑动设于所述驱动腔体下侧内壁的滑动支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设有探测轮,当探测轮检测到下侧有坑洞时,将标记筒中的标记旗通过投放孔落下至坑洞后方,标记坑洞位置,标记筒中储存有十五个标记旗,可适应长距离桥面的坑洞检测,有效地节省了人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设有提醒板,当标记旗用完后,小车自动停止前进,提醒板自动弹出,提醒检测人员补充标记旗,防止小车持续前进但是无法标记坑洞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桥面坑洞的小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检测桥面坑洞的小车。
技术介绍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桥梁建成后由于交通流量与超载车辆的不断增加,桥面会产生坑洞,导致桥面不平整,严重时会使桥面产生裂纹,甚至导致桥梁断裂,现在检测桥面坑洞时,大多是需要靠人来观察,当桥面面积大时,就需要很多人来检测,浪费了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桥面坑洞的小车,克服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检测桥面坑洞的小车,包括小车壳体,所述小车壳体内设有驱动腔体,所述驱动腔体内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驱动腔体下侧内壁的电机、动力连接于所述电机右端且向右延伸至所述驱动腔体右侧内壁的电机轴、滑动设于所述驱动腔体下侧内壁的滑动支撑板、连接于所述滑动支撑板左端与所述电机右端之间的第一弹簧、花键连接于所述电机轴上且与所述滑动支撑板转动连接的滑动轴、固设于所述滑动轴上的驱动锥齿轮、转动设于所述驱动腔体后侧内壁且向前延伸至所述小车壳体前侧的驱动轴、固设于所述驱动轴上且与所述驱动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对称地对称地固设于所述驱动轴前后两端的前轮,所述小车壳体内设有检测腔体,所述检测腔体位于所述驱动腔体右侧;所述检测腔体内设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检测腔体左侧内壁的标记支撑板、滑动设于所述检测腔体左侧内壁的探测板、左右对称地连接于所述标记支撑板与所述探测板之间的两个第二弹簧、设于所述检测腔体下侧内壁且与外界连通的通孔、前后对称地固设于所述探测板下端的两个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贯穿所述通孔,转动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的探测轮轴、固设于所述探测轮轴上的探测轮,所述小车壳体内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与所述检测腔体内还设有一个提醒组件。可优选地,所述小车壳体上端固设有用于推动小车的小车推杆。其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驱动腔体右侧内壁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滑动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下端固设有拨杆,所述驱动腔体后侧内壁转动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一齿轮前侧的第二锥齿轮,所述驱动腔体右侧内壁转动设有向右延伸至所述检测腔体内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左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右端与所述驱动腔体右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二转轴右端固设有第四锥齿轮,转动设于所述检测腔体后侧内壁且向前延伸至所述小车壳体前侧的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前后两端对称地固设有两个后轮。其中,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转动设于所述检测腔体后侧内壁且向前延伸的第三转轴,固设与所述第三转轴上的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探测板右端带齿部分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前端固设有摆动杆,所述检测腔体后侧内壁转动设有向前延伸至所述检测腔体前侧内壁的棘轮轴,所述棘轮轴上固设有棘轮,所述摆动杆右端铰接有与所述棘轮抵接的棘轮推杆,所述棘轮推杆前端固设有第一定轴,所述第一定轴上转动设有第一钢片,所述驱动腔体后侧内壁固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二定轴,所述第二定轴上转动设有第二钢片,所述第一钢片与所述第二钢片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检测腔体后侧内壁固定设有向前延伸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转动设有与所述棘轮抵接的棘轮卡位杆,所述棘轮卡位杆前端固设有第三定轴,所述第三定轴上转动设有第三钢片,所述驱动腔体后侧内壁固设有向前延伸的第四定轴,所述第四定轴上转动设有第四钢片,所述第三钢片与所述第四钢片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棘轮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棘轮前侧的第一皮带轮,所述检测腔体后侧内壁转动设有向前延伸至所述检测腔体前侧内壁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上固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所述第五转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皮带轮前侧的第五锥齿轮,所述检测腔体后侧内壁固设有垂直支撑板,所述垂直支撑板上转动设有左右延伸的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右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五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转轴左端固设有第七锥齿轮,所述小车壳体内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检测腔体上侧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通的轴孔,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设有钢板,所述钢板上端固设有把手,所述钢板上转动设有通过所述轴孔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滑槽内的第七转轴,所述第七转轴上端固设有抵接片,所述第七转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抵接片下侧的第八锥齿轮,且所述第八锥齿轮与所述第七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下端固设有花键,所述标记支撑板上放置有与所述花键花键连接的标记筒,所述标记筒内驱动腔体个上下贯穿的标记旗孔,所述标记旗孔内滑动设有标记旗,所述标记支撑板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投放孔。有益地,所述棘轮推杆单次推动所述棘轮顺时针转动二十四度。可优选地,所述检测腔体后侧内壁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更换口,当所述标记旗用完后,可通过把手将所述第七转轴向上拉起,然后将标记筒通过所述更换口从所述检测腔体内取出。其中,所述提醒组件包括转动设于所述收纳腔前侧内壁且向后延伸至所述收纳腔后侧内壁的第八转轴,所述第八转轴上固设有提醒板,所述提醒板与所述后端与所述收纳腔后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扭簧,所述小车壳体内设有滑轮腔,所述滑轮腔左侧内壁设有与所述第八转轴相通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设有提醒板卡块,且所述提醒板卡块下端与所述提醒板上端抵接,所述提醒板卡块下端固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右端与所述收纳腔右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所述滑轮腔后侧内壁转动设有向前延伸至所述滑轮腔前侧内壁的滑轮轴,所述滑轮轴上固设有滑轮,所述检测腔体下侧内壁设有与所述检测腔体相通的绳孔,所述第二转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检测腔体内的绕绳轮,所述绕绳轮上与所述提醒板卡块右端之间通过绳孔连接有绳子,且所述绳子与所述滑轮抵接。有益地,所有相互啮合的锥齿轮之间的传动比为一比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有探测轮,当探测轮检测到下侧有坑洞时,将标记筒中的标记旗通过投放孔落下至坑洞后方,标记坑洞位置,标记筒中储存有十五个标记旗,可适应长距离桥面的坑洞检测,有效地节省了人力;本专利技术设有提醒板,当标记旗用完后,小车自动停止前进,提醒板自动弹出,提醒检测人员补充标记旗,防止小车持续前进但是无法标记坑洞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B”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的“C”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1的“D-D”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桥面坑洞的小车,包括小车壳体,所述小车壳体内设有驱动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腔体内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驱动腔体下侧内壁的电机、动力连接于所述电机右端且向右延伸至所述驱动腔体右侧内壁的电机轴、滑动设于所述驱动腔体下侧内壁的滑动支撑板、连接于所述滑动支撑板左端与所述电机右端之间的第一弹簧、花键连接于所述电机轴上且与所述滑动支撑板转动连接的滑动轴、固设于所述滑动轴上的驱动锥齿轮、转动设于所述驱动腔体后侧内壁且向前延伸至所述小车壳体前侧的驱动轴、固设于所述驱动轴上且与所述驱动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对称地对称地固设于所述驱动轴前后两端的前轮,所述小车壳体内设有检测腔体,所述检测腔体位于所述驱动腔体右侧;/n所述检测腔体内设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检测腔体左侧内壁的标记支撑板、滑动设于所述检测腔体左侧内壁的探测板、左右对称地连接于所述标记支撑板与所述探测板之间的两个第二弹簧、设于所述检测腔体下侧内壁且与外界连通的通孔、前后对称地固设于所述探测板下端的两个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贯穿所述通孔,转动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的探测轮轴、固设于所述探测轮轴上的探测轮,所述小车壳体内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与所述检测腔体内还设有一个提醒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桥面坑洞的小车,包括小车壳体,所述小车壳体内设有驱动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腔体内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驱动腔体下侧内壁的电机、动力连接于所述电机右端且向右延伸至所述驱动腔体右侧内壁的电机轴、滑动设于所述驱动腔体下侧内壁的滑动支撑板、连接于所述滑动支撑板左端与所述电机右端之间的第一弹簧、花键连接于所述电机轴上且与所述滑动支撑板转动连接的滑动轴、固设于所述滑动轴上的驱动锥齿轮、转动设于所述驱动腔体后侧内壁且向前延伸至所述小车壳体前侧的驱动轴、固设于所述驱动轴上且与所述驱动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对称地对称地固设于所述驱动轴前后两端的前轮,所述小车壳体内设有检测腔体,所述检测腔体位于所述驱动腔体右侧;
所述检测腔体内设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检测腔体左侧内壁的标记支撑板、滑动设于所述检测腔体左侧内壁的探测板、左右对称地连接于所述标记支撑板与所述探测板之间的两个第二弹簧、设于所述检测腔体下侧内壁且与外界连通的通孔、前后对称地固设于所述探测板下端的两个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贯穿所述通孔,转动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的探测轮轴、固设于所述探测轮轴上的探测轮,所述小车壳体内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与所述检测腔体内还设有一个提醒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桥面坑洞的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壳体上端固设有用于推动小车的小车推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桥面坑洞的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驱动腔体右侧内壁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滑动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下端固设有拨杆,所述驱动腔体后侧内壁转动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一齿轮前侧的第二锥齿轮,所述驱动腔体右侧内壁转动设有向右延伸至所述检测腔体内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左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右端与所述驱动腔体右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二转轴右端固设有第四锥齿轮,转动设于所述检测腔体后侧内壁且向前延伸至所述小车壳体前侧的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前后两端对称地固设有两个后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桥面坑洞的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转动设于所述检测腔体后侧内壁且向前延伸的第三转轴,固设与所述第三转轴上的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探测板右端带齿部分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前端固设有摆动杆,所述检测腔体后侧内壁转动设有向前延伸至所述检测腔体前侧内壁的棘轮轴,所述棘轮轴上固设有棘轮,所述摆动杆右端铰接有与所述棘轮抵接的棘轮推杆,所述棘轮推杆前端固设有第一定轴,所述第一定轴上转动设有第一钢片,所述驱动腔体后侧内壁固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二定轴,所述第二定轴上转动设有第二钢片,所述第一钢片与所述第二钢片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银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长乐区德林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