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U型平台的精简化尿素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447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U型平台的精简化尿素混合装置,包括端盖、底座、喷嘴、盖板、第一旋流板、隔板、第二旋流板和孔板,所述盖板的顶部设置底座,底座上安装喷嘴;所述盖板上安装端盖,端盖的上部设有进气端盖,下部设有出气端盖,盖板内下部固定安装第一旋流板;所述第一旋流板包括外侧板,外侧板的下部均布翅片及对应于每个翅片的旋流孔;外侧板的上端固定在盖板上,外侧板的下部向内弯曲;外侧板的内侧边固定在盖板上,外侧板外侧边与隔板固定;所述出气端盖内自内向外依次设置隔板、第二旋流板和孔板,第二旋流板和隔板形成第一混合腔,孔板与第二旋流板形成第二混合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防止堵塞SCR载体,从而保证SCR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U型平台的精简化尿素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U型平台的精简化尿素混合装置,属于柴油机尾气后处理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柴油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展到欧六阶段,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各大主机厂的首选。SCR技术要求在SCR前端布置尿素混合器,尿素水溶液喷射进入混合器,经混合器的破碎、混合作用,使尿素均匀的分布在SCR前端面。现有国六阶段商用车U型后处理系统中,尿素混合器通常为了保证氨混合器均匀性、尿素结晶、背压等性能指标,其结构十分复杂,成本较高。在满足尿素混合器性能指标的前提下,需要对混合器的结构精简化,以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U型平台的精简化尿素混合装置,可防止堵塞SCR载体,从而保证SCR的稳定运行。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U型平台的精简化尿素混合装置,包括端盖、底座、喷嘴、盖板、第一旋流板、隔板、第二旋流板和孔板,所述盖板的顶部设置底座,底座上安装喷嘴;所述盖板上安装端盖,端盖的上部设有进气端盖,下部设有出气端盖,盖板内下部固定安装第一旋流板;所述第一旋流板包括外侧板,外侧板的下部均布翅片及对应于每个翅片的旋流孔;外侧板的上端固定在盖板上,外侧板的下部向内弯曲;外侧板的内侧边固定在盖板上,外侧板外侧边与隔板固定;所述出气端盖内自内向外依次设置隔板、第二旋流板和孔板,第二旋流板和隔板形成第一混合腔,孔板与第二旋流板形成第二混合腔。进一步地,所述孔板分成中部圆形区、左部环形区和右部环形区,中部圆形区内设置若干第一通孔,左部环形区内设置若干腰型孔,右部环形区内设置若干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进一步地,所述腰型孔的总流通面积大于等于12000mm²;第一通孔的直径为10-20mm;第二通孔的直径为5-6mm,第二通孔之间的孔间距为3-5mm。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旋流板上依顺时针方向设置两组叶片,两组叶片沿轴线均布成内外两圈,每个叶片对应有叶片孔。进一步地,所述翅片与外侧板的夹角为30°~6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流板和第二旋流板产生的气流旋转方向一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两块旋流板导流,气流旋转效果较好;异形孔板阻挡尿素颗粒,氨混合均匀性满足设计要求。2.两块旋流管、异形孔板的孔隙率较大,保证进气通畅,背压较小。3.结构简单,可制造性较强,能有效降低工装模具的费用,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气流流向图。图3为本技术侧部的气流流向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旋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旋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端盖、2-底座、3-喷嘴、4-盖板、5-第一旋流板、6-隔板、7-第二旋流板、8-孔板、11-进气端盖、12-出气端盖、51-翅片、52-外侧板、53-旋流孔、71-叶片、81-腰型孔、82-第二通孔、83-第一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7所示,一种用于U型平台的精简化尿素混合装置,包括端盖1、底座2、喷嘴3、盖板4、第一旋流板5、隔板6、第二旋流板7和孔板8,所述盖板4的顶部设置底座2,底座2上安装喷嘴3;所述盖板4上安装端盖1,端盖1的上部设有进气端盖11,下部设有出气端盖12,盖板4内下部固定安装第一旋流板5;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旋流板5包括外侧板52,外侧板52的下部均布翅片51及对应于每个翅片的旋流孔53,翅片长度100~120mm,宽度为15~20mm,翅片与外测板52的夹角为30°~60°,且翅片往内测翻边,个数为10~15;外侧板52的上端固定在盖板4上,外侧板52的下部向内弯曲;外侧板52的内侧边固定在盖板4上,外侧板52外侧边与隔板6固定;所述出气端盖12内自内向外依次设置隔板6、第二旋流板7和孔板8,第二旋流板7和隔板6形成第一混合腔,孔板8与第二旋流板7形成第二混合腔。如图6所示,所述孔板8分成中部圆形区、左部环形区和右部环形区,中部圆形区内设置若干第一通孔83,左部环形区内设置若干腰型孔81,右部环形区内设置若干第二通孔82,第一通孔83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82。孔板8上开有腰型孔81、第一通孔83和第二通孔82,是按照气流走向来确定的:在旋流较弱的区域内,为了使气流快速流通,选择开腰型孔81,个数按照实际需要,但总的气流流通面积不小于12000mm²;在孔板中心直径为150mm的区间,第一通孔83的直径从20mm向外侧逐渐减小,最小直径为10mm,使得气流能集中在中心处;在气流较强的区域内,为了使气流一下冲到SCR前端面,选择开直径6mm的第二通孔82,孔间距为3~5mm,布满整个区域。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旋流板7上依顺时针方向设置两组叶片71,两组叶片沿轴线均布成内外两圈,每个叶片71对应有叶片孔。内侧翻边的个数为5~8个,沿轴线均匀布置,其长度为20~30mm,宽度为10~20mm,外侧翻边个数为8~12个,沿轴线均匀布置,其长度为30~40mm,宽度为20~30mm。所述第一旋流板5和第二旋流板7产生的气流旋转方向一致。固定方式:第一旋流板5与隔板6焊接固定后,作为整体与端盖1焊接固定;盖板4与端盖1焊接固定;底座2与盖板4焊接固定;旋流板7与端盖1焊接固定;孔板8与连接端盖1焊接固定。工作原理:气流进入混合器后,在第一旋流板5的翅片51、外侧板52作用下,产生旋转气流,并最终进入第一混合腔内,第一混合腔内的气流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然后经第二旋流板7上翻边叶片71进入第二混合腔内,经过翻边叶片71气流也是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旋流效果加强,在第二混合腔内的气流最终经孔板8进入SCR前端面。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U型平台的精简化尿素混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端盖(1)、底座(2)、喷嘴(3)、盖板(4)、第一旋流板(5)、隔板(6)、第二旋流板(7)和孔板(8),所述盖板(4)的顶部设置底座(2),底座(2)上安装喷嘴(3);所述盖板(4)上安装端盖(1),端盖(1)的上部设有进气端盖(11),下部设有出气端盖(12),盖板(4)内下部固定安装第一旋流板(5);所述第一旋流板(5)包括外侧板(52),外侧板(52)的下部均布翅片(51)及对应于每个翅片的旋流孔(53);外侧板(52)的上端固定在盖板(4)上,外侧板(52)的下部向内弯曲;外侧板(52)的内侧边固定在盖板(4)上,外侧板(52)外侧边与隔板(6)固定;所述出气端盖(12)内自内向外依次设置隔板(6)、第二旋流板(7)和孔板(8),第二旋流板(7)和隔板(6)形成第一混合腔,孔板(8)与第二旋流板(7)形成第二混合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U型平台的精简化尿素混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端盖(1)、底座(2)、喷嘴(3)、盖板(4)、第一旋流板(5)、隔板(6)、第二旋流板(7)和孔板(8),所述盖板(4)的顶部设置底座(2),底座(2)上安装喷嘴(3);所述盖板(4)上安装端盖(1),端盖(1)的上部设有进气端盖(11),下部设有出气端盖(12),盖板(4)内下部固定安装第一旋流板(5);所述第一旋流板(5)包括外侧板(52),外侧板(52)的下部均布翅片(51)及对应于每个翅片的旋流孔(53);外侧板(52)的上端固定在盖板(4)上,外侧板(52)的下部向内弯曲;外侧板(52)的内侧边固定在盖板(4)上,外侧板(52)外侧边与隔板(6)固定;所述出气端盖(12)内自内向外依次设置隔板(6)、第二旋流板(7)和孔板(8),第二旋流板(7)和隔板(6)形成第一混合腔,孔板(8)与第二旋流板(7)形成第二混合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U型平台的精简化尿素混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孔板(8)分成中部圆形区、左部环形区和右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龙张旭陈增响何伟娇付细平蒋海荣马相雪徐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