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亲水性硅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420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2
本申请涉及硅油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亲水性硅油及其制备方法。亲水性硅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反应:将端环氧硅油、异丙醇、聚醚胺混合,搅拌均匀,升温至68~72℃,反应时间为25‑27h,获得第一预混合物;步骤2),蒸馏:将第一预混合物升温至85~90℃,将过量的异丙醇蒸出,冷却回用,获得第一混合物;步骤3),复配:第一混合物降温至45‑55℃,加入乙二醇单丁醚和水,混合均匀,加入氯乙酸,搅拌均匀,获得亲水硅油混合物。本申请制备的亲水性硅油具有较佳的稳定性同时对织物的整理效果较佳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亲水性硅油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硅油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亲水性硅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亲水性硅油是一种超细粒子非或弱阳离子型氨基硅柔软剂,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耐剪切稳定性。目前,亲水硅油通常由改性氨基硅油和少量渗透剂复配组成,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柔软效果,氨基硅油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有机硅织物整理剂,能够赋予织物一定亲水性、吸湿性、透气性、抗静电性等特性,从而提高织物的实用性。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氨基硅油易破乳粘辊以及整理后的织物疏水等问题,使得织物的处理效果不佳,导致织物质量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得亲水性硅油具有较佳的稳定性同时对织物的整理效果较佳,本申请提供一种亲水性硅油及其制备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亲水性硅油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亲水性硅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反应:将端环氧硅油、异丙醇、聚醚胺混合,搅拌均匀,升温至68~72℃,边搅拌边反应,反应时间为25~27h,获得第一预混合物;步骤2),蒸馏:将第一预混合物升温至85~90℃,将过量的异丙醇蒸出,冷却回用,获得第一混合物;步骤3),复配:将第一混合物降温至45~55℃,加入乙二醇单丁醚和水,混合均匀,再加入氯乙酸,搅拌均匀,获得亲水硅油混合物;所述乙二醇单丁醚的添加质量为第一预混合物的质量的0.13%~0.30%;所述水为余量;总质量比为10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先将端环氧硅油、异丙醇、聚醚胺混合均匀再加热,使得各组分在分散更均匀的状态下再加热,有利于增强各组分之间反应的接触面,从而提升反应的效率。通过将过量的异丙醇蒸出,冷却回用,能够提升异丙醇的回收利用率,还有利于提高亲水性硅油的纯度以及产率。通过采用在第一混合物降温至45~55℃,加入乙二醇单丁醚,与氯乙酸,从而在较低温度下,能够尽可能避免发生闪燃的情况发生,有助于提高生产操作的安全性。通过采用端环氧硅油,端环氧硅油具有一定的亲水性,还具有不易破乳粘辊的特性,对纤维和填料的亲和性较佳,可增加界面结合力,从而提高织物的强度和抗静电性。通过采用聚醚胺,聚醚胺的亲水性聚醚主链,可以增强乳化效果,使得乳液的稳定性更好,有助于提高织物的处理效果。通过采用氯乙酸,氯乙酸作为纺织助剂,可以调节硅油的pH值,使得亲水性硅油的pH值为6-8,从而有利于增强乳液的稳定性。通过采用异丙醇,异丙醇是一种较为廉价的辅助溶剂,使得各组分之间的相容性较好,在成本较低的情况下,有助于使得各组分在溶剂中的分散更均匀。通过采用乙二醇单丁醚,乙二醇单丁醚是优良的辅助溶剂,有利于改善乳化性能,使得硅油与各组分的溶解效果更佳。通过采用端环氧硅油、聚醚胺、氯乙酸的相互配合,使得亲水性硅油具有良好的亲水性,且使得乳液的稳定性能较佳、不易破乳粘辊,从而使得织物的处理效果较佳,进而使用该亲水性硅油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在加入乙二醇单丁醚和水时,还加入有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所述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添加质量为第一预混合物的质量的3.3%~5.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对端环氧硅油具有良好的乳化效果,有利于提升端环氧硅油在溶剂中的分散效果,从而有助于提升亲水性硅油对织物的整理效果,更易渗透到织物内部,使得织物的亲水性更佳。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在加入乙二醇单丁醚和水时,还加入有抗静电剂,所述抗静电剂的添加质量为第一预混合物的质量的4.4%~6.7%;所述抗静电剂为丙烯酸酯类衍生物、丙烯酰胺衍生物、乙烯醚衍生物聚胺树脂、环氧丙烷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复配。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在加入乙二醇单丁醚和水时,还加入有四甲基胍,所述四甲基胍的添加质量为第一预混合物的质量的0.17%~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四甲基胍与端环氧硅油、聚醚胺的相互配合,增强了各组分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从而使得亲水性硅油的抗静电效果更佳,增强了对织物的整理效果。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在加入乙二醇单丁醚和水时,还加入有氯铂酸,所述氯铂酸的添加质量为第一预混合物的质量的0.13%~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氯铂酸,还具有较强的吸湿性,通过氯铂酸与端环氧硅油、聚醚胺、氯乙酸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亲水性硅油的亲水性,使得对织物的整理效果更好。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升温至69~7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一步限定反应温度,有利于促进反应的正向反应速率,提高反应的产率,还有利于提高反应产物的纯度。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将第一混合物降温至86~8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一步控制蒸馏的温度,有利于提高蒸馏反应的速率,使得生产的效率较高,还有利于提高产物的纯度。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亲水性硅油,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亲水性硅油由上述亲水性硅油的制备方法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亲水性硅油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亲水性硅油,通过先将端环氧硅油、异丙醇、聚醚胺混合反应,然后再加入氯乙酸,使得端环氧硅油得以获得较佳的改性效果,从而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进而使得使用亲水性硅油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抗静电性。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申请采用端环氧硅油、聚醚胺、氯乙酸的相互配合,使得亲水性硅油具有良好的亲水性,且使得乳液的稳定性能较佳、不易破乳粘辊,从而使得织物的处理效果较佳,进而使用该亲水性硅油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2、本申请中优选采用四甲基胍与端环氧硅油、聚醚胺的相互配合,使得亲水性硅油的抗静电效果更佳,增强了对织物的整理效果。3、本申请中优选采用氯铂酸与端环氧硅油、聚醚胺、氯乙酸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亲水性硅油的亲水性,使得对织物的整理效果更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各原料组分的来源信息详见表1。表1实施例1-3一种亲水性硅油,包括以下组分:端环氧硅油、聚醚胺、氯乙酸、异丙醇、乙二醇单丁醚、水。实施例1-3中,各组分的投入量(单位Kg)详见表2。表2实施例1-3中亲水性硅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反应:将端环氧硅油、异丙醇、聚醚胺一起加入反应釜中,转速60r/min,搅拌15分钟,搅拌均匀,再加热至70℃,边搅拌边反应,反应时间为26h,获得第一预混合物;步骤2),蒸馏:将第一预混合物加热至88℃,然后将过量的异丙醇蒸出,冷却回用,获得第一混合物;步骤3),复配:将第一混合物降温至50℃,加入乙二醇单丁醚和水,混合均匀,再加入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亲水性硅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反应:将端环氧硅油、异丙醇、聚醚胺混合,搅拌均匀,升温至68~72℃,反应时间为25~27h,获得第一预混合物;/n步骤2),蒸馏:将第一预混合物升温至85~90℃,将过量的异丙醇蒸出,冷却回用,获得第一混合物;/n步骤3),复配:将第一混合物降温至45~55℃,加入乙二醇单丁醚和水,混合均匀,再加入氯乙酸,搅拌均匀,获得亲水硅油混合物;/n所述乙二醇单丁醚的添加质量为第一预混合物的质量的0.13%~0.30%;所述水为余量;总质量比为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亲水性硅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反应:将端环氧硅油、异丙醇、聚醚胺混合,搅拌均匀,升温至68~72℃,反应时间为25~27h,获得第一预混合物;
步骤2),蒸馏:将第一预混合物升温至85~90℃,将过量的异丙醇蒸出,冷却回用,获得第一混合物;
步骤3),复配:将第一混合物降温至45~55℃,加入乙二醇单丁醚和水,混合均匀,再加入氯乙酸,搅拌均匀,获得亲水硅油混合物;
所述乙二醇单丁醚的添加质量为第一预混合物的质量的0.13%~0.30%;所述水为余量;总质量比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性硅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加入乙二醇单丁醚和水时,还加入有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所述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添加质量为第一预混合物的质量的3.3%~5.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性硅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加入乙二醇单丁醚和水时,还加入有抗静电剂,所述抗静电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仲亮李军辉罗景云
申请(专利权)人:英德市东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