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挡肩的多层扣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189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挡肩的多层扣件,包括上垫板、下垫板以及设置在上垫板与下垫板之间的中间弹性垫,还包括挡肩结构和支撑柱,所述挡肩结构采用内挡肩和外挡肩组合的形式,所述内挡肩和外挡肩之间设置隔离层,所述上垫板上设置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柱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安装压紧套,所述压紧套套设在支撑柱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带挡肩的多层扣件结构简单,通过内挡肩和外挡肩配合的形式,能够有效抑制上垫板旋转或翻转,进而抑制钢轨翻转,提高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挡肩的多层扣件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特别涉及一种带挡肩的多层扣件。
技术介绍
轨道高等减振措施可从道床减振和扣件减振两方面来实现,相比于道床减振措施,扣件减振措施施工简单、成本低、巡检维修方便。目前应用较多的高等减振扣件包括先锋扣件和浮轨扣件两种,这两种扣件均采用支撑钢轨腰部的方式来获取低刚度,这样的结构形式导致两方面问题:①轨底悬空,客户存在安全顾虑,不利于推广;②有缝线路钢轨接头处无法使用。因此,可采用含多层弹性元件的压缩型扣件来解决上述问题。如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0373958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减振扣件系统,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轨下弹性垫、第一垫板、第一弹性层、第二垫板;所述减振扣件系统还包括第二弹性层、支撑柱、连接套和锚固螺栓,所述第二弹性层位于第二垫板下侧;所述支撑柱与连接套配合将第一垫板、第一弹性层、第二垫板及第二弹性层连接在一起,所述锚固螺栓将减振扣件系统紧固在道床上,该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型的高等减振扣件,采用垫板与弹性层间隔设置方式,使得弹性层形成串联形式,获得较低的垂向刚度,从而达到较高的减振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挡肩的多层扣件,包括上垫板(1)、下垫板(2)以及设置在上垫板(1)与下垫板(2)之间的中间弹性垫(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肩结构和支撑柱(7),所述挡肩结构采用内挡肩(10)和外挡肩(8)组合的形式,所述内挡肩(10)和外挡肩(8)之间设置隔离层(9),所述上垫板(1)上设置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柱(7)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安装压紧套(17),所述压紧套(17)套设在所述支撑柱(7)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7 CN 201910523528X;20200610 CN 2020105219161.一种带挡肩的多层扣件,包括上垫板(1)、下垫板(2)以及设置在上垫板(1)与下垫板(2)之间的中间弹性垫(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肩结构和支撑柱(7),所述挡肩结构采用内挡肩(10)和外挡肩(8)组合的形式,所述内挡肩(10)和外挡肩(8)之间设置隔离层(9),所述上垫板(1)上设置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柱(7)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安装压紧套(17),所述压紧套(17)套设在所述支撑柱(7)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挡肩的多层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7)由下至上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压紧套(17),所述压紧套(17)的内表面与所述支撑柱(7)的外表面配合,使得所述压紧套(17)的内壁与所述支撑柱(7)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挡肩的多层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支撑柱(7)的数量均设置为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柱(7)之间相互独立、或通过连接件连接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挡肩的多层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7)之间通过直线连接或方框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承樊永欣张文科曾飞张用兵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