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式减震垫的铺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025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建设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隔离式减震垫的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减震垫按照现场量测的铺设宽度进行切割,并切割为长条状;步骤2:将步骤1裁切后的减震垫采用垂直于轨道运行线路方向进行铺设,相邻减震垫之间覆盖有搭接条,采用铆钉将搭接条固定在减震垫上;步骤3:采用土工布将减震垫的边沿进行包裹,并采用铆钉将土工布固定在减震垫上。采用本专利中的铺设方法通过搭接条与土工布的密封,使得外界雨水与杂物难以渗入到减震垫底部,降低了减震垫的老化速度,延长了其使用的寿命,另外搭接条通过铆钉固定,这样便于对单块减震垫的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离式减震垫的铺设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建设
,特别涉及隔离式减震垫的铺设方法。
技术介绍
无砟轨道(Ballastlesstrack)是指采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整体基础取代散粒碎石道床的轨道结构,又称作无碴轨道,是当今世界先进的轨道技术。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相比,无砟轨道避免了道砟飞溅,平顺性好,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维修工作少,列车运行时速可达350千米以上。无砟轨道中隔离式减震垫道床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导线复测—控制基标锁定(加载、线型拟合)—钢限位支座点位放样及安装—桥面清理、减震垫铺设—轨料散铺—加密基标测设—轨排组装—钢筋绑扎焊接(接地端子焊接)—模板安装—轨道起道粗调—轨道精调—道床砼浇筑—养护—轨道线型复测,而对于隔离式减震垫的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其铺设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整体基础取代散粒碎石道床的轨道结构上,这样的轨道结构渗水性差,雨水与外界杂物容易渗入到减震垫底部,加快了其老化,降低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隔离式减震垫的铺设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雨水与外界杂物容易渗入到减震垫底部,加快了其老化,降低了使用寿命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隔离式减震垫的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减震垫按照现场量测的铺设宽度进行切割,并切割为长条状;步骤2:将步骤1裁切后的减震垫采用垂直于轨道运行线路方向进行铺设,相邻减震垫之间覆盖有搭接条,采用铆钉将搭接条固定在减震垫上;步骤3:采用土工布将减震垫的边沿进行包裹,并采用铆钉将土工布固定在减震垫上。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和效果在于:本方案中通过搭接条与土工布的密封,使得外界雨水与杂物难以渗入到减震垫底部,降低了减震垫的老化速度,延长了其使用的寿命,另外搭接条通过铆钉固定,这样便于对单块减震垫的更换。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切割后的减震垫边角平直。有益效果:这样保证铺设后的整体美观性。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减震垫的厚度为27~30mm。有益效果:这样的厚度设置便于通过所需静力地基模量来选择减震垫的厚度。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相邻减震垫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0mm。有益效果:这样设置减少减震垫之间的间隙,又便于铺设。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土工布与减震垫之间固定有橡胶密封条。有益效果:这样进一步防止雨水通过土工布渗入到减震垫的底部。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搭接条的长度不小于减震垫的宽度。有益效果:这样使得搭接条能够完全覆盖住相邻减震垫之间的缝隙。进一步,所述搭接条包括橡胶条和封堵件,橡胶条与减震垫固定连接,封堵件位于相邻减震垫之间的缝隙内。有益效果:在铺设时,封堵件的侧壁与减震垫的侧壁紧贴,能够进一步防止外界杂质与雨水渗入到减震垫的底部。进一步,所述封堵件与橡胶条一体成型。有益效果:这样使得搭接条的生产能够批量化快速进行。进一步,所述封堵件为长条状的弹性囊,弹性囊的两侧分别粘接有软胶板,在弹性囊内水平固定有若干弹性件,弹性囊外部还设有供气单元,供气单元与弹性囊连通。有益效果:由于减震垫长时间暴露在空气环境中,会出现老化等问题,使其侧壁与软胶板之间不再紧密接触,而供气单元能够向弹性囊内补入气体,使得弹性囊产生形变,从而使得软胶板能够继续紧贴在减震垫的侧壁上。进一步,所述供气单元包括缸体,缸体一端封闭一端开口设置,缸体开口一端上粘接有薄膜,缸体上开设有出气孔和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内设有进气单向阀,出气孔内设有出气单向阀,出气孔与弹性囊之间通过胶管连通。有益效果:本方案利用了地铁在轨道上行驶产生的高分贝的噪音,使得薄膜产生振动,这个过程中缸体内的体积会不断变化,因此通过缸体的体积变化将外部气体导入到弹性囊内,使得弹性囊膨胀,从而使得软胶板能够紧贴在减震垫的侧壁上,这样设置无需外加动力,充分利用了环境特征,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化运用。另外,由于薄膜振动使得缸体内体积的变化量是比较小的,因此使得弹性囊膨胀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一开始安装后的软胶板能够做到与减震垫的侧壁紧密贴合,但随着使用时间增长,会出现减震垫老化的问题,此时如果弹性囊的体积不变,那么软胶板与减震垫之间的间隙扩大,外界雨水渗入加快其老化速度,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减震垫在不断出现老化等问题,但此时弹性囊也在其变形范围内不断膨胀,使得软胶板能够很好的贴合在减震垫的侧壁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隔离式减震垫的铺设方法实施例1中铺设后减震垫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隔离式减震垫的铺设方法实施例2中铺设后减震垫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B-B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减震垫1、搭接条2、橡胶条3、封堵件4、土工布5、弹性囊6、软胶板7、弹性件8。实施例1:隔离式减震垫的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减震垫1按照现场量测的铺设宽度进行切割,并切割为长条状,要求切割完的减震垫1边角平直,以保证铺设后的整体美观性。减震垫1结合刚度过渡段静力地基模量及厚度进行选择:刚度过渡段采用静力地基模量为0.030±0.005N/mm3的减震垫1,减震垫1厚27mm;一般刚度段采用静力地基模量为0.019±0.003N/mm3的减震垫1,减震垫1厚30mm。步骤2:铺设采用横铺方式,即垂直于轨道运行线路方向铺设,减震垫1之间衔接的缝隙宽度应小于等于10mm,并采用专用的搭接条2覆盖住缝隙,即搭接条2的两边分别覆盖在相邻的减震垫1上,然后用三排铆钉将搭接条2固定于减震垫1上。步骤3:减震垫1铺设就位后,为防止雨水、杂物等渗漏到减震垫1的底部,采用土工布5将减震垫1上卷边沿进行包裹,包裹单面宽度不小于100mm;上卷部分顶面先用土工布5进行包裹并用橡胶密封条进行密封,铺设后的减震垫1俯视图见图1所示;减震垫1铺设完成后,轨排的吊装和道床板的浇筑应注意保护减震垫1,不得损坏。步骤2中使用的搭接条2,结合图2所示,包括橡胶条3和封堵件4,本实施例中封堵件4固定在橡胶条3的底部,封堵件4与橡胶条3一体成型,在铺设时封堵件4位于相邻减震垫1之间的缝隙内,而橡胶条3用于与减震垫1固定连接。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防止外界雨水、杂物渗入到减震垫1之间的缝隙内,降低老化速度,提高其使用的寿命。实施例2:基本如附图3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封堵件4为长条状的弹性囊6,弹性囊6的两侧分别粘接有软胶板7,其中软胶板7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在弹性囊6内水平固定有若干弹性件8,弹性件8沿着弹性囊6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弹性囊6外部还设有供气单元,本实施例中供气单元包括缸体,缸体一端封闭一端开口设置,缸体开口一端上粘接有薄膜,由于地铁在轨道上行驶时会产生高分贝的噪音,而本实施例中的薄膜在接受到噪音时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隔离式减震垫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将减震垫按照现场量测的铺设宽度进行切割,并切割为长条状;/n步骤2:将步骤1裁切后的减震垫采用垂直于轨道运行线路方向进行铺设,相邻减震垫之间覆盖有搭接条,采用铆钉将搭接条固定在减震垫上;/n步骤3:采用土工布将减震垫的边沿进行包裹,并采用铆钉将土工布固定在减震垫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隔离式减震垫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减震垫按照现场量测的铺设宽度进行切割,并切割为长条状;
步骤2:将步骤1裁切后的减震垫采用垂直于轨道运行线路方向进行铺设,相邻减震垫之间覆盖有搭接条,采用铆钉将搭接条固定在减震垫上;
步骤3:采用土工布将减震垫的边沿进行包裹,并采用铆钉将土工布固定在减震垫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减震垫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切割后的减震垫边角平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减震垫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减震垫的厚度为27~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减震垫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相邻减震垫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减震垫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土工布与减震垫之间固定有橡胶密封条。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汝洲石志波任化庆段向虎尤志浩秦洪飞毛东晖李新民赵俊牛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