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舱罩翻转工装及其翻转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390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舱罩装配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机舱罩翻转工装及其翻转方法,包括若干支架,所述支架上对称设置有若干螺栓孔和吊耳,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轮;由于机舱罩的尺寸较大,属于大型件,车间两台桁车一起运行,操作有难度;且桁车运行过近会造成吊带干涉缠绕;运用此工装就可以避免以上问题,产品固定在工装上有效防护产品起吊过程稳定性;不然会造成产品与吊带干涉、摩擦,破坏产品胶衣面;产品翻转后有效防护产品与地面接触,离地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舱罩翻转工装及其翻转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舱罩装配工装
,尤其是一种机舱罩翻转工装及其翻转方法。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机舱罩装配件,上舱壳体尺寸13m*4.2m*2m属于大型件,机舱罩产品组装过程需翻转对接,目前机舱罩翻转采用2台桁车翻身,采用设备利用率不足;形成产品呆滞现场,无法流转;双桁车操作难度过大,且桁车翻转会造成产品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翻转效率高,且不对对产品造成损坏的机舱罩翻转工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舱罩翻转工装,包括若干支架,所述支架上对称设置有若干螺栓孔和吊耳,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轮。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为长度可调支架,包括外套管和位于外套管内的内套管,外套管的长度大于内套管的长度,外套管的内径略大于内套管的外径,所述外套管上开有贯穿外套管的限位孔一,所述内套管上开有若干贯穿内套管的限位孔二,限位孔一和限位孔二之间通过螺栓螺帽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螺栓螺帽与外套管的接触面与外套管之间设有一层柔性垫层,所述柔性垫层的厚度为1-1.5mm。进一步的,所述吊耳包括两个吊环,两个吊环同轴设置在支架的两侧,所述吊耳与支架之间通过焊接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吊耳包括两个吊环,两个吊环同轴设置在支架的两侧,所述吊环上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支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吊耳包括两个吊环,两个吊环与支架之间分别通过旋转球头连接,所述吊环与旋转球头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旋转球头与支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滑轮与支架之间通过轴销和螺帽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机舱罩翻转工装的翻转方法,该翻转方法翻转效率高,采用单桁车就能将产品原地翻转18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舱罩翻转工装的翻转方法,所述翻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机舱罩内表面涂刷胶衣固化后,在法兰上安装两根翻转工装,用M12螺栓安装固定法兰限位;2)两个桁车固定四个吊耳将上舱起吊,离地>2.5米高度单面桁车放下;3)单桁车起吊后,下方给一个侧向力,或者挡住下方滑轮,借助桁车的侧拉力至机舱倾向,滑轮慢慢滑动至放平;4)产品翻转后,工装作为产品支撑架使用,即产品离地防护工装,安装完成后将工装拆除循环使用。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机舱罩的尺寸较大(13m*4.2m*2m),属于大型件,车间两台桁车一起运行,操作有难度;且桁车运行过近会造成吊带干涉缠绕;运用此工装就可以避免以上问题,产品固定在工装上有效防护产品起吊过程稳定性;不然会造成产品与吊带干涉、摩擦,破坏产品胶衣面;2、产品翻转后有效防护产品与地面接触,离地防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翻转工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翻转工装与机舱罩的安装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翻转工装与机舱罩的安装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图5、图6和图7为机舱罩的翻转动作示意图。图中:1支架,2吊耳,3滑轮,4机舱罩,5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图3,一种机舱罩翻转工装,包括若干支架1,支架1上对称设置有若干螺栓孔和吊耳2,支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轮3。机舱罩4上设置有法兰5,支架1与机舱罩4之间通过法兰5和螺栓连接,若干螺栓孔的结构设计,可以根据机舱罩4的实际大小调整支架1上的安装位置,从而使得支架1可以适用不同尺寸的机舱罩4。桁车与吊耳2连接可以实现机舱罩4的起吊、移动和翻转,在支架1的两端设计轮滑,翻转过程中,可以挡住下方滑轮3,借助桁车的侧拉力至机舱倾向,滑轮3慢慢滑动至放平,起吊和翻转过程中可以对机舱罩4起到有效防护,确保了产品起吊过程的稳定性,可以避免造成产品与吊带干涉、摩擦,破坏产品胶衣面;产品翻转后有效防护产品与地面接触,离地防护。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架1对不同尺寸的机舱罩4的适用性,本实施例中的支架1为长度可调支架1,包括外套管和位于外套管内的内套管,外套管的长度大于内套管的长度,外套管的内径略大于内套管的外径,外套管上开有贯穿外套管的限位孔一,内套管上开有若干贯穿内套管的限位孔二,限位孔一和限位孔二之间通过螺栓螺帽连接,采用此结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操作需要,调整支架1的长度与机舱罩4的尺寸相匹配,且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采用限位孔和螺栓连接,长度调节效率高,采用外套管和内套管的结构设计,不使用时,可以将内套管收回至外套管内,这样可以便于携带和转移。为了提高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螺栓螺帽与外套管的接触面与外套管之间设有一层柔性垫层,柔性垫层的厚度为1-1.5mm,柔性层的结构设计,可以避免螺栓螺帽与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发生硬接触,既可以有效保护内套管和外套管防止刮花,又可以提高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柔性垫层的厚度可以为1mm、1.1mm、1.2mm、1.3mm、1.4mm、1.5mm,优选为1.2mm。吊耳2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吊耳2包括两个吊环,两个吊环同轴设置在支架1的两侧,吊耳2与支架1之间通过焊接连接,采用此结构设计,吊耳2结构简单,起吊方便,起吊后翻转前,可以通过更换桁车与吊耳2的连接位置,从而实现快速翻转。吊耳2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吊耳2包括两个吊环,两个吊环与支架1之间分别通过旋转球头连接,吊环与旋转球头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旋转球头与支架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采用此结构设计,起吊翻转效率更高,翻转时,不需要调整桁车与吊耳2的连接位置,即可实现快速翻转,提高了翻转效率。本实施例中滑轮3与支架1之间通过轴销和螺帽连接,采用此结构设计,滑轮3的安装拆卸效率高,便于对滑轮3进行更换或者维修。图4、图5、图6和图7为机舱罩的翻转动作示意图。请参阅图4-图7,一种机舱罩翻转工装的翻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机舱罩4内表面涂刷胶衣固化后,在法兰5上安装两根翻转工装,用M12螺栓安装固定法兰5限位;本操作步骤中的螺钉的型号根据实际受力情况而定,本实施例中的机舱罩4的尺寸为13m*4.2m*2m,所以选用M12螺栓安装固定法兰5限位。2)两个桁车固定四个吊耳2将上舱起吊,离地>2.5米高度单面桁车放下;离地>2.5米高度,便于单边松卸。3)单桁车起吊后,下方给一个侧向力,或者挡住下方滑轮3,借助桁车的侧拉力至机舱倾向,滑轮3慢慢滑动至放平;4)产品翻转后,工装作为产品支撑架使用,即产品离地防护工装,安装完成后将工装拆除循环使用,产品翻转后,反装工装作为产品离地防护工装使用,直至产品完成此装配工序。由于机舱罩4的尺寸较大(13m*4.2m*2m),属于大型件,车间两台桁车一起运行,操作有难度;且桁车运行过近会造成吊带干涉缠绕;运用此工装就可以避免以上问题,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舱罩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支架,所述支架上对称设置有若干螺栓孔和吊耳,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舱罩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支架,所述支架上对称设置有若干螺栓孔和吊耳,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舱罩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长度可调支架,包括外套管和位于外套管内的内套管,外套管的长度大于内套管的长度,外套管的内径略大于内套管的外径,所述外套管上开有贯穿外套管的限位孔一,所述内套管上开有若干贯穿内套管的限位孔二,限位孔一和限位孔二之间通过螺栓螺帽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舱罩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螺帽与外套管的接触面与外套管之间设有一层柔性垫层,所述柔性垫层的厚度为1-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舱罩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包括两个吊环,两个吊环同轴设置在支架的两侧,所述吊耳与支架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舱罩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包括两个吊环,两个吊环同轴设置在支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洋丁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常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