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起吊自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390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8
一种全自动起吊自释放装置,它包括起吊头、锁舌块、压力弹簧、引导锥、起吊座和释放环,锁舌块设在锁舌腔内,导向杆与导向孔滑动配合,限位块与圆环形起吊盘的径向外表面配合,压力弹簧与锁舌块和锁舌腔的封闭端配合,常态下,锁舌块伸入圆环形起吊盘的中心孔内;引导锥与圆环形起吊盘连接,引导锥的轴线和圆环形起吊盘的轴线重合;释放环与与导向立杆滑动配合,常态下,圆锥台形肩部的顶部支撑释放环;锁头驱动锁舌块,锁舌块与锁头锁合;释环放环驱动锁舌块,圆锥台形容置腔与上圆锥台形部相对应。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起吊头和起吊座相对移动,实现自动锁合及释放;在恶劣环境下使用,消除了对操作人员的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起吊自释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吊自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在一些高温、高辐射恶劣的环境中,往往需要全自动实现物体起吊、取放工作。在恶劣环境中由于有人参与物体起吊取、放过程,因此,工作中存在重大人身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起吊自释放装置,它具有自动锁合及自动释放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起吊自释放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括起吊头、锁舌块、压力弹簧、引导锥、起吊座和释放环,起吊头包括夹持杆、下开口的筒形座、圆环形起吊盘和设在圆环形起吊盘上的至少四个锁舌腔,锁舌腔具有径向内侧的内开口和位于端板上的导向孔;锁舌块上设有导向杆、限位块和与水平面有锐角夹角的滑动斜面;引导锥上设有圆锥台形引导孔和圆形通道;起吊座包括与被起吊物品的固定的固定座、立柱、圆锥台形肩部、导向立杆和锁头,锁头中空具有圆锥台形容置腔;释放环包括设在轴线上的中心孔、上圆锥台形部和下倒圆锥台形部,锁舌块设在锁舌腔内,导向杆与导向孔滑动配合,限位块与圆环形起吊盘的径向外表面配合,压力弹簧与锁舌块和锁舌腔的封闭端配合,常态下,锁舌块伸入圆环形起吊盘的中心孔内;引导锥与圆环形起吊盘连接,引导锥的轴线和圆环形起吊盘的轴线重合;释放环与与导向立杆滑动配合,常态下,圆锥台形肩部的顶部支撑释放环;锁头驱动锁舌块,锁舌块与锁头锁合;释环放环驱动锁舌块,圆锥台形容置腔与上圆锥台形部相对应。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起吊自释放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锁舌腔还具有下开口,所述引导锥封闭锁舌腔的下开口,锁舌块与引导锥滑动配合。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起吊自释放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引导锥的下端面呈倒圆锥台形。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起吊自释放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导向孔径向外侧的圆环形起吊盘上设有弦切面,弦切面与所述限位块配合。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起吊自释放装置,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起吊头和起吊座相对移动,实现自动锁合及释放;在恶劣环境下使用,消除了对操作人员的损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锁合状态下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自然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动作过程剖视图之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动作过程剖视图之二。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一。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二。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三。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四。图9是本专利技术起吊头的立体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锁舌块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起吊自释放装置,它包括起吊头1、锁舌块2、压力弹簧3、引导锥4、起吊座5和释放环6,起吊头1包括夹持杆11、下开口的筒形座12、圆环形起吊盘13和设在圆环形起吊盘13上的四个锁舌腔14,锁舌腔14具有径向内侧的内开口和位于端板上的导向孔141;锁舌块2上设有导向杆21、限位块22和与水平面有锐角夹角的滑动斜面23;引导锥4上设有圆锥台形引导孔41和圆形通道42;起吊座5包括与被起吊物品的固定的固定座51、立柱52、圆锥台形肩部53、导向立杆54和锁头55,锁头55中空具有圆锥台形容置腔;释放环6包括设在轴线上的中心孔、上圆锥台形部61和下倒圆锥台形部62,锁舌块2设在锁舌腔14内,导向杆21与导向孔141滑动配合,限位块22与圆环形起吊盘13的径向外表面配合,压力弹簧3与锁舌块2和锁舌腔14的封闭端配合,常态下,锁舌块2伸入圆环形起吊盘14的中心孔内;引导锥4与圆环形起吊盘13连接,引导锥4的轴线和圆环形起吊盘14的轴线重合;释放环6与与导向立杆54滑动配合,常态下,圆锥台形肩部53的顶部支撑释放环6;锁头55驱动锁舌块2,锁舌块2与锁头55锁合;释环放6环驱动锁舌块2,圆锥台形容置腔与上圆锥台形部61相对应。所述锁舌腔14还具有下开口,所述引导锥4封闭锁舌腔14的下开口,锁舌块2与引导锥滑4动配合。所述引导锥4的下端面呈倒圆锥台形。所述导向孔141径向外侧的圆环形起吊盘14上设有弦切面142,弦切面142与所述限位块22配合。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如图4所示状态,起吊头1和起吊座5相对,起吊头1向下移动,锁头55经圆锥台形引导孔41、圆形通道42进入圆环形起吊盘14的中心孔内,并驱动锁舌块2向径向外侧移动,锁舌块2压缩压力弹簧3;锁头3滑过锁舌块2,锁舌块2在压力弹簧3的作用下向径向内侧移动,锁舌块2的端部与导向立杆54接触,锁舌块2支撑锁头55,如图1所示;然后进行起吊;起吊完毕后,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起吊头1向下移动;锁舌块2滑动释放环6,锁舌块2的滑动斜面23与圆锥台形肩部53贴合止位,如图2所示;然后起吊头1向上移动,释放环6在导向立杆54向上移动,释放环6的上圆锥台形部61进入锁头55的圆锥台形容置腔内,如图3所示;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起吊头1继续向上移动,锁舌块2滑过锁头55,锁头5经圆环形起吊盘14的中心孔、引导锥4的圆形通道42、引导孔41与起吊头1分离。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起吊自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起吊头、锁舌块、压力弹簧、引导锥、起吊座和释放环,/n起吊头包括夹持杆、下开口的筒形座、圆环形起吊盘和设在圆环形起吊盘上的至少四个锁舌腔,锁舌腔具有径向内侧的内开口和位于端板上的导向孔;/n锁舌块上设有导向杆、限位块和与水平面有锐角夹角的滑动斜面;/n引导锥上设有圆锥台形引导孔和圆形通道;/n起吊座包括与被起吊物品的固定的固定座、立柱、圆锥台形肩部、导向立杆和锁头,锁头中空具有圆锥台形容置腔;/n释放环包括设在轴线上的中心孔、上圆锥台形部和下倒圆锥台形部,/n锁舌块设在锁舌腔内,导向杆与导向孔滑动配合,限位块与圆环形起吊盘的径向外表面配合,压力弹簧与锁舌块和锁舌腔的封闭端配合,常态下,锁舌块伸入圆环形起吊盘的中心孔内;引导锥与圆环形起吊盘连接,引导锥的轴线和圆环形起吊盘的轴线重合;释放环与与导向立杆滑动配合,常态下,圆锥台形肩部的顶部支撑释放环;锁头驱动锁舌块,锁舌块与锁头锁合;释环放环驱动锁舌块,圆锥台形容置腔与上圆锥台形部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起吊自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起吊头、锁舌块、压力弹簧、引导锥、起吊座和释放环,
起吊头包括夹持杆、下开口的筒形座、圆环形起吊盘和设在圆环形起吊盘上的至少四个锁舌腔,锁舌腔具有径向内侧的内开口和位于端板上的导向孔;
锁舌块上设有导向杆、限位块和与水平面有锐角夹角的滑动斜面;
引导锥上设有圆锥台形引导孔和圆形通道;
起吊座包括与被起吊物品的固定的固定座、立柱、圆锥台形肩部、导向立杆和锁头,锁头中空具有圆锥台形容置腔;
释放环包括设在轴线上的中心孔、上圆锥台形部和下倒圆锥台形部,
锁舌块设在锁舌腔内,导向杆与导向孔滑动配合,限位块与圆环形起吊盘的径向外表面配合,压力弹簧与锁舌块和锁舌腔的封闭端配合,常态下,锁舌块伸入圆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加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