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动式水动力推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371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6
一种直动式水动力推进装置,包括箱体、推动机构和推板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推动机构设有中心推杆和侧面推杆,所述推板机构包括推板与旋转连杆,所述推板与旋转连杆一端通过推板销轴铰接,所述推板端部与中心推杆通过长销轴铰接,所述旋转连杆另一端与侧面连杆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曲柄滑块机构中的侧面推杆与凸轮机构中的中心推杆作直线运动,通过两者配合,可以实现推板的水平推水以及竖直回收,在增大推水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小回收时的助力,增大推水装置在平原河道中对河水的推动效率,减小叶片摆动速度,减少对河内生物的损害。休眠时,叶片靠近河岸,减小装置对自然流水的阻碍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动式水动力推进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推水机构
,尤其涉及一种直动式水动力推进装置。
技术介绍
平原地势低平,上下游水力坡降极小,有些河道缺少水源补给,导致水流动力不足。随着人类对居住范围内河道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城市的建造改变了河道的自然形态,导致河网水系萎缩、连通性下降、调蓄能力减弱,更是有大量生活和工业污水被排入河道,加剧了平原城市范围内河道的水质恶化和生态环境退化。所以,河道水流的流动性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平原河道流速缓、过流能力不足的问题,现有方案是通过沿河流逐级安装泵站,逐级加快水流速度。然而逐级安装泵站成本高,泵站的安装复杂、维修困难,而且泵站不运作时还会对小河流的自流产生阻碍效果。高速旋转的泵机也会对河流内的生物生存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动式水动力推进装置,能够有效降低推进装置安装成本,在保证推水效率的同时,降低装置对河流内生物的不利影响,并且该装置在不工作时,可以最大程度伸展贴近河岸,降低对河流自流的阻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动式水动力推进装置,包括箱体、推动机构和推板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推动机构设有中心推杆和侧面推杆,所述推板机构包括推板与旋转连杆,所述推板与旋转连杆一端通过推板销轴铰接,所述推板端部与中心推杆通过长销轴铰接,所述旋转连杆另一端与侧面连杆铰接。进一步,所述的箱体包括下箱体和盖板,所述的下箱体侧面设有两个推杆通孔,推杆通孔内设有密封凹槽,密封凹槽内装有密封装置,所述下箱体设有密封垫圈,所述的下箱体与盖板间通过螺栓组以及密封胶联接,所述下箱体底部设有轴承座孔,轴承座孔外侧设有轴承端盖,轴承端盖与轴承座孔间设有轴承密封垫圈,所述轴承端盖与密封垫圈通过端盖螺钉与下箱体相连;所述盖板上设有盖板通孔,盖板通孔内设有一凸台,轴承安装于凸台上。再进一步,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圈、支撑环、防尘圈以及密封端盖,所述的密封端盖内设有凹槽,所述防尘圈安装在凹槽内,所述支撑环安装在所述密封端盖底部,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支撑环底部,所述密封端盖通过螺钉与所述推杆通孔相连接,所述的中心推杆依次穿过上方的推杆通孔、密封圈、支撑环、防尘圈以及密封端盖透出下箱体,所述的侧面推杆依次穿过下方的推杆通孔、密封圈、支撑环、防尘圈以及密封端盖透出下箱体。更进一步,所述推动机构还包括曲柄轴、曲柄连杆以及凸轮,所述曲柄轴一端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的轴承座孔内,所述曲柄轴另一端通过所述盖板上的轴承与潜水电机相联接,潜水电机通过螺栓组以及密封垫圈安装在盖板上端,所述的曲柄连杆的大头通过轴瓦安装在曲柄轴上,所述的曲柄连杆的小头通过衬套以及销轴与侧面推杆相连接,所述凸轮通过键与曲柄轴相联接,所述的中心推杆的与凸轮通过滚子相联接。优选的,所述的中心推杆由中心推杆主体以及滚子连接件组成,中心推杆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的推板端部相连,另一端通过螺纹与所述滚子连接件联接,滚子连接件通过螺纹与滚子联接。再优选的,所述的侧面推杆由侧面推杆主体以及曲柄连杆连接件组成,侧面推杆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的旋转连杆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螺纹与所述曲柄连杆连接件联接,曲柄连杆连接件与曲柄连杆的小头联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侧面推杆和中心推杆驱动推板的运动,通过侧面推杆和中心推杆的配合,可以令推板完成水平推水,旋转推水,竖直回收,旋转展平的运动过程,最大程度上增大推水过程的效率,降低回收过程流水的阻力。推板的运动速度较低,对河流内生物的影响小。本专利技术采用曲柄滑块机构与凸轮机构进行传动,在实现推板运动的同时,结构较为紧凑,安装简单。本专利技术安装在河岸上,并且该装置在不工作时,可以最大程度伸展贴近河岸,大大降低对河流自流的阻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直动式水动力推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直动式水动力推进装置联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下箱体的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凸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曲柄滑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密封装置的爆炸图。图中,1-下箱体;2-卡紧螺母;3-固定螺杆;4-盖板;5-平垫圈1;6-密封垫圈;7-电机螺栓;8-潜水电机;9-平垫圈2;10-密封垫片;11-电机螺母;12-密封圈;13-支撑环;14-密封端盖;15-长销轴;16-中心推杆;17-侧面推杆;18-旋转连杆;19-连杆销轴;20-固定螺钉;21-销轴;22-推板;23-防尘圈;24-凸轮;25-滚子;26-曲柄轴;27-曲柄连杆;28-轴承端盖;29-第一轴承;30-端盖螺钉;31-轴承密封垫圈;32-轴瓦;33-连杆底座;34-凹槽;35-连杆销卡环;36-连杆销衬套;37-连杆连接件;38-销轴;39-衬套;40-凸轮槽;41-凸轮凹槽1;42-凸轮凹槽2;43-滚子连接件;44-轴承座孔;45-推杆通孔;46-盖板通孔;47-凸台;48-第二轴承2;49-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图7,一种直动式水动力推进装置,包括箱体、推动机构和推板机构,推动机构设于所述箱体内,推动机构设有中心推杆16和侧面推杆17,推板机构主要由推板22与旋转连杆18组成,推板22与旋转连杆18一端通过推板销轴21铰接,推板22端部与中心推杆16通过长销轴15铰接,旋转连杆18另一端与侧面连杆17铰接。所述箱体包括下箱体1和盖板4,下箱体1端面设有两个推杆通孔45,推杆通孔45内设有密封凹槽,密封凹槽内装有密封装置14,下箱体设有密封垫圈6,下箱体1与盖板4间通过螺栓组以及密封胶联接,下箱体1底部设有轴承座孔44,轴承座孔44外侧设有轴承端盖28,轴承端盖28与轴承座孔44间设有轴承密封垫圈31,轴承端盖28与密封垫圈31通过端盖螺钉30与下箱体1相连。盖板4上设有盖板通孔46,盖板通孔46内设有一凸台47,第二轴承48安装于凸台47上;潜水电机8安装在盖板通孔46外侧,在安装时可以安置在河岸内,减少装置对流水的阻碍作用。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圈12、支撑环13、防尘圈23以及密封端盖14,所述的密封端盖14内设有凹槽34,所述防尘圈23安装在凹槽34内,所述支撑环13安装在所述密封端盖14底部,所述密封圈12安装在所述支撑环13底部,所述密封端盖13通过螺钉与所述推杆通孔45相连接,所述的中心推杆16依次穿过上方的推杆通孔45、密封圈14、支撑环13、防尘圈23以及密封端盖14透出下箱体1,所述的侧面推杆17依次穿过下方的推杆通孔45、密封圈14、支撑环13、防尘圈23以及密封端盖14透出下箱体1;密封装置在实现中心推杆16、侧面推杆17与下箱体1之间的密封的同时,对中心推杆16与侧面推杆17还起到导向、支撑的作用。所述推动机构还包括曲柄轴26、曲柄连杆27以及凸轮24,曲柄轴26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动式水动力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箱体、推动机构和推板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推动机构设有中心推杆(16)和侧面推杆(17),所述推板机构包括推板(22)和旋转连杆(18),推板(22)与旋转连杆(18)的一端通过推板销轴(21)铰接,所述推板(22)端部与中心推杆(16)通过长销轴(15)铰接,所述旋转连杆(18)另一端与侧面连杆(17)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动式水动力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箱体、推动机构和推板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推动机构设有中心推杆(16)和侧面推杆(17),所述推板机构包括推板(22)和旋转连杆(18),推板(22)与旋转连杆(18)的一端通过推板销轴(21)铰接,所述推板(22)端部与中心推杆(16)通过长销轴(15)铰接,所述旋转连杆(18)另一端与侧面连杆(17)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动式水动力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包括下箱体(1)和盖板(4),所述的下箱体(1)侧面设有两个推杆通孔(45),所述推杆通孔(45)内设有密封凹槽,密封凹槽内装有密封装置(14),所述下箱体(1)设有密封垫圈(6),所述下箱体(1)与盖板(4)间通过螺栓组(2、4、5)以及密封胶联接,所述下箱体(1)底部设有轴承座孔(44),所述轴承座孔(44)外侧设有轴承端盖(28),所述轴承端盖(28)与轴承座孔(44)间设有轴承密封垫圈(31),所述轴承端盖(28)与密封垫圈(31)通过端盖螺钉(30)与下箱体(1)相联接,所述盖板(4)上设有盖板通孔(46),所述盖板通孔(46)内设有一凸台(47),第二轴承(48)安装于凸台(4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直动式水动力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圈(12)、支撑环(13)、防尘圈(23)以及密封端盖(14),所述的密封端盖(14)内设有凹槽(34),所述防尘圈(23)安装在凹槽(34)内,所述支撑环(13)安装在所述密封端盖(14)底部,所述密封圈(12)安装在所述支撑环(13)底部,所述密封端盖(13)通过螺钉与所述推杆通孔(45)相连接,所述的中心推杆(16)依次穿过上方的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前华尔天汤守伟郭晓梅徐高欢谢荣盛陈仙明周昌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