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65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包括底板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在所述底板上;和机身,所述机身可拆卸地设在所述支撑件上。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机器人具有应用范围广、开发时间短、开发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机器人的底盘和机身是一体的。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不同的机身,由于底盘和机身耦合关联强,因此改变机身后需要开发新的底盘以适应机身。这导致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比较窄,为应用新的场景而开发的机器人的开发时间长、开发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机器人。根据本技术的机器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包括底板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在所述底板上;和机身,所述机身可拆卸地设在所述支撑件上。根据本技术的机器人具有应用范围广的优点。可选地,所述机器人进一步包括机身安装板,所述机身安装板设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机身可拆卸地设在所述机身安装板上。可选地,所述机身安装板可拆卸地设在所述支撑件上。可选地,所述机器人进一步包括头部,所述头部可拆卸地与所述机身相连。可选地,所述机身包括多个支架,每个所述支架的下端部可拆卸地设在所述支撑件上,每个所述支架的上端部可拆卸地与所述头部相连。可选地,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支撑件中的至少一者具有过线孔,连接所述底盘和所述头部的电源线和通信总线中的每一者穿过所述过线孔。可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左主支撑件、右主支撑件、左辅助支撑件和右辅助支撑件,所述左主支撑件和所述右主支撑件沿左右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左辅助支撑件和所述右辅助支撑件沿左右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左主支撑件和所述右主支撑件与所述左辅助支撑件和所述右辅助支撑件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地设置,其中所述机身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左主支撑件、所述右主支撑件、所述左辅助支撑件和所述右辅助支撑件中的每一者上。可选地,所述左主支撑件和所述右主支撑件中的每一者为板状,所述左辅助支撑件和所述右辅助支撑件中的每一者为柱状,所述左主支撑件、所述右主支撑件、所述左辅助支撑件和所述右辅助支撑件中的每一者竖直地设置,所述左主支撑件和所述右主支撑件中的每一者沿前后方向延伸。可选地,所述机器人进一步包括雷达,所述雷达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雷达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左主支撑件与所述右主支撑件之间,所述雷达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左辅助支撑件与所述右辅助支撑件之间。可选地,所述雷达位于所述左主支撑件、所述右主支撑件、所述左辅助支撑件和所述右辅助支撑件中的每一者的前方,所述左主支撑件和所述右主支撑件中的每一者位于所述左辅助支撑件和所述右辅助支撑件中的每一者的前方。可选地,所述雷达的中心线在第一水平面上的投影为第一点,所述第一点为第一圆周的圆心,第一射线和第二射线中的每一者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射线和所述第二射线中的每一者的端点为所述第一点,所述第一射线和所述第二射线中的每一者从所述第一点倾斜地向后延伸,所述第一射线与所述左主支撑件和所述左辅助支撑件中的每一者的在所述第一水平面上的投影不相交,所述第二射线与所述右主支撑件和所述右辅助支撑件中的每一者的在所述第一水平面上的投影不相交,其中所述左主支撑件、所述右主支撑件、所述左辅助支撑件和所述右辅助支撑件中的每一者在所述第一圆周的周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射线与所述第二射线之间,所述第一射线与所述第二射线的夹角大于等于100度且小于180度。可选地,所述雷达的中心线在第一水平面上的投影为第一点,所述第一点为第一圆周的圆心,第三射线和第四射线中的每一者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三射线和所述第四射线中的每一者的端点为所述第一点,所述第三射线和所述第四射线中的每一者从所述第一点倾斜地向后延伸,所述第三射线与所述左主支撑件和所述左辅助支撑件中的每一者的在所述第一水平面上的投影不相交,所述第四射线与所述右主支撑件和所述右辅助支撑件中的每一者的在所述第一水平面上的投影不相交,其中所述第三射线和所述第四射线中的每一者在所述第一圆周的周向上位于所述左主支撑件与所述右主支撑件之间以及所述左辅助支撑件与所述右辅助支撑件之间,所述第三射线与所述第四射线的夹角大于等于10度且小于30度。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盘的局部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盘的局部仰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盘的局部后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盘的局部俯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盘的局部仰视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盘的局部侧视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盘的局部爆炸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盘的脚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盘的脚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盘的脚轮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盘的脚轮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盘的脚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盘的脚轮的轮壳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盘的雷达的扫描角度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机器人。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机器人包括底盘100和机身(图中未示出)。底盘100包括底板2和支撑件,支撑件设在底板2上。机身可拆卸地设在支撑件上。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机器人通过使机身可拆卸地设在支撑件上,从而可以在无需重新开发底盘100的情况下,根据不同场景的不同需求、更换不同的机身。由此可以在减少开发时间和开发成本的情况下,扩大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机器人具有应用范围广、开发时间短、开发成本低等优点。可选地,底盘100进一步包括机身安装板(图中未示出),机身安装板设在支撑件上。机器人的机身可拆卸地设在机身安装板上。通过设置机身安装板,从而不仅可以更加稳固地安装机身,而且可以安装体积更大、重量更重的机身,以便进一步扩大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可选地,机身安装板可以可拆卸地设在支撑件上。由此可以根据不同场景的不同需求,更换不同的机身安装板,进而更换不同的机身,从而可以进一步扩大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机器人可以进一步包括头部(图中未示出),头部可拆卸地与机身相连。通过设置头部,可以使机器人具有更多功能(例如交互功能)。而且,由于头部可拆卸地与机身相连,因此不影响机身的更换。可选地,头部可以具有显示屏以便现实机器人的运行参数等。头部还可以具有语音交互系统和视觉交互系统。可选地,机身包括多个支架(图中未示出),每个支架的下端部可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盘,所述底盘包括底板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在所述底板上;和/n机身,所述机身可拆卸地设在所述支撑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所述底盘包括底板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在所述底板上;和
机身,所述机身可拆卸地设在所述支撑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机身安装板,所述机身安装板设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机身可拆卸地设在所述机身安装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头部,所述头部可拆卸地与所述机身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多个支架,每个所述支架的下端部可拆卸地设在所述支撑件上,每个所述支架的上端部可拆卸地与所述头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支撑件中的至少一者具有过线孔,连接所述底盘和所述头部的电源线和通信总线中的每一者穿过所述过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左主支撑件、右主支撑件、左辅助支撑件和右辅助支撑件,所述左主支撑件和所述右主支撑件沿左右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左辅助支撑件和所述右辅助支撑件沿左右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左主支撑件和所述右主支撑件与所述左辅助支撑件和所述右辅助支撑件沿前后方向间隔开地设置,其中所述机身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左主支撑件、所述右主支撑件、所述左辅助支撑件和所述右辅助支撑件中的每一者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主支撑件和所述右主支撑件中的每一者为板状,所述左辅助支撑件和所述右辅助支撑件中的每一者为柱状,所述左主支撑件、所述右主支撑件、所述左辅助支撑件和所述右辅助支撑件中的每一者竖直地设置,所述左主支撑件和所述右主支撑件中的每一者沿前后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雷达,所述雷达设在所述底板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鹏李宇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