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放电控制装置、电池包、车辆及充放电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362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适当地判定由正极电位和负极电位从基准状态的偏移引起的电池的容量降低,并使降低了的电池的容量适当地恢复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及充放电控制方法。在实施方式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及充放电控制方法中,关于1个以上的电池的每个电池,取得与正极电位及负极电位关联的信息,判定正极电位及负极电位从基准状态的偏移是否超出规定范围。然后,在充放电控制装置及充放电控制方法中,至少基于恢复对象电池存在这一情况,使恢复对象电池的充电深度保持在恢复时保持范围内规定时间,该恢复对象电池是正极电位及负极电位超出规定范围地从基准状态偏移的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放电控制装置、电池包、车辆及充放电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充放电控制装置、电池包、车辆及充放电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被用作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锂离子在负极与正极之间移动,由此进行充放电。例如,作为二次电池,有使用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使用碳质物和钛复合氧化物等中的任一种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电池。此时,作为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过渡金属,可使用Co、Mn及Ni等中的任一种。在如上所述的二次电池等电池中,通过重复充放电或者长时间储藏,而容量降低。作为电池的容量降低的原因,除了电极组的物理劣化以外,还可举出从作为开始使用时的初始状态等基准状态起的正极电位和负极电位的偏移。因此,要求适当地判定由正极电位和负极电位从基准状态的偏移引起的电池的容量降低。另外,在由于正极电位和负极电位从基准状态的偏移而导致容量降低的情况下,要求使电池的容量适当地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适当地判定由正极电位和负极电位从基准状态的偏移引起的电池的容量降低,并使降低了的电池的容量适当地恢复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及充放电控制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该充电控制装置的电池包以及车辆。根据实施方式,提供控制1个以上的电池的充放电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充放电控制装置具备控制器,控制器关于1个以上的电池的每个电池,取得与正极电位及负极电位关联的信息。控制器基于取得的信息,关于1个以上的电池的每个电池,判定正极电位及上述负极电位从基准状态的偏移是否超出规定范围。控制器至少基于恢复对象电池存在这一情况,使恢复对象电池的充电深度保持在恢复时保持范围内规定时间,该恢复对象电池是正极电位及负极电位超出规定范围地从上述基准状态偏移的电池。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池包,具备:前述的充放电控制装置;以及充放电被充放电控制装置所控制的1个以上的电池。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车辆,具备:前述的充放电控制装置;以及充放电被充放电控制装置所控制的1个以上的电池。根据实施方式,提供控制1个以上的电池的充放电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在充放电控制方法中,关于1个以上的电池的每个电池,取得与正极电位及负极电位关联的信息。另外,在充放电控制方法中,基于取得的信息,关于1个以上的电池的每个电池,判定正极电位及负极电位从基准状态的偏移是否超出规定范围。然后,在充放电控制方法中,至少基于恢复对象电池存在这一情况,使恢复对象电池的充电深度保持在恢复时保持范围内规定时间,该恢复对象电池是正极电位及负极电位超出规定范围地从基准状态偏移的电池。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提供适当地判定由正极电位和负极电位从基准状态的偏移引起的电池的容量降低,并使降低了的电池的容量适当地恢复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及充放电控制方法及具备该充电控制装置的电池包及车辆。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通过实施方式的充电控制装置控制充放电的电池的一例的概略图。图2是将图1的电池的范围A放大并概略地表示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图1等的电池中正极电位及负极电位相对于充电深度的的关系的一例的概略图。图4是表示正极电位及负极电位相对于充电深度的的关系为图3的一例的情况下的、电池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电压相对于充电深度的关系的概略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充放电控制装置被设置的系统的一例的概略图。图6是表示图5的系统等中通过充放电控制装置的控制器进行的、与电池的正极电位及负极电位的偏移关联的处理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图5的系统等中通过充放电装置的控制器进行的、电位从基准状态的偏移的判定处理的第1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图5的系统等中通过充放电装置的控制器进行的、电位从基准状态的偏移的判定处理的第2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图5的系统等中通过充放电装置的控制器进行的、电位从基准状态的偏移的恢复处理的第1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图5的系统等中通过充放电装置的控制器进行的、电位从基准状态的偏移的恢复处理的第2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将实施方式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应用于电池包的一例的概略图。图12是表示将实施方式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应用于车辆的一例的概略图。(符号的说明)1…电池,3…负极,5…正极,10…充放电控制装置,11…控制器,12…电源,13…负荷,15…驱动电路,16…检测电路,17…温度检测器,18…温度调整器,20…用户界面,30…电池包,40…车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关于实施方式,参照图面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控制1个以上的电池的充放电的充放电控制装置。通过该充放电控制装置,控制1个以上的电池的充放电。1个以上的电池可以是电池单体,也可以是由多个电池形成的电池模块。另外,在充放电被充放电控制装置所控制的电池模块中,多个电池以串联及并联中的至少一方电连接。[电池]以下,对电池单体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放电被充放电控制装置所控制的电池中,能够使用以下说明的电池。同样地,本实施方式的充放电被充放电控制装置所控制的电池模块的多个电池的每个电池,能够使用以下说明的电池。电池例如是非水系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的二次电池。(电池的构成)图1表示电池1的一例,图2将图1的电池(二次电池)1的范围A放大表示。如图1和图2所示,电池1具备袋状的外包装构件8、电极组2和电解质(未图示)。电极组2和电解质收纳在外装构件8的内部。电解质(未图示)被电极组2保持。通过以在外包装构件8的内部收纳有电极组2和电解质的状态将外包装构件8密封,从而形成电池1。在某一个例子中,外包装构件8由包含2个树脂层和介于这些树脂层之间的金属层的层压薄膜形成。电极组2具备负极3、隔膜4和正极5。隔膜4介于负极3与正极5之间,使负极3与正极5之间电绝缘。在图1及图2的一例中,电极组2具有以在正极5与负极3之间夹着隔膜4的状态呈漩涡状卷绕而成的结构,例如形成为扁平形状。在另一例中,电极组2具有依次层叠正极5、隔膜4、负极3和隔膜4而成的结构。负极3具备负极集电体3a和负极合剂层3b。负极合剂层3b配置于负极集电体3a的两面或单面。同样地,正极5具备正极集电体5a和正极合剂层5b。正极合剂层5b配置于正极集电体5a的两面或单面。另外,电池1具备负极端子6和正极端子7作为电极端子。负极端子6与负极集电体3a连接,正极端子7与正极集电体5a连接。在图1及图2的一例中,负极端子6及正极端子7从外包装构件8的开口部向外部延伸。通过将外包装构件8的内表面的热塑性树脂层热熔接,外包装构件8的开口部被关闭。作为如上所述的电池,可举出锂离子二次电池。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电极组通过以锂离子为媒介的正极反应和负极反应进行充放电。以下,对负极、正极、电解质、隔膜、电极端子(负极端子及正极端子)及外包装构件等,即电池的构成要素分别进行详细说明。1)负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放电控制装置,控制1个以上的电池的充放电,该充放电控制装置具备控制器,该控制器,/n关于上述1个以上的电池中的每个电池,取得与正极电位及负极电位关联的信息,/n基于取得的上述信息,关于上述1个以上的电池中的每个电池,判定上述正极电位及上述负极电位从基准状态的偏移是否超出规定范围,/n至少基于恢复对象电池存在这一情况,使上述恢复对象电池的充电深度保持在恢复时保持范围内规定时间,该恢复对象电池是上述正极电位及上述负极电位超出上述规定范围地从上述基准状态偏移的电池。/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11 JP 2019-1656211.一种充放电控制装置,控制1个以上的电池的充放电,该充放电控制装置具备控制器,该控制器,
关于上述1个以上的电池中的每个电池,取得与正极电位及负极电位关联的信息,
基于取得的上述信息,关于上述1个以上的电池中的每个电池,判定上述正极电位及上述负极电位从基准状态的偏移是否超出规定范围,
至少基于恢复对象电池存在这一情况,使上述恢复对象电池的充电深度保持在恢复时保持范围内规定时间,该恢复对象电池是上述正极电位及上述负极电位超出上述规定范围地从上述基准状态偏移的电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器,在上述恢复对象电池不存在的情况下,使上述1个以上的电池的每个电池的上述充电深度,保持在与上述恢复时保持范围不同的通常使用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器,取得表示通过上述1个以上的电池中的1个或多个电池施加的电压与上述充电深度之间的关系性的信息,作为上述1个以上的电池的每个电池的与上述正极电位及上述负极电位关联的上述信息。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器,取得上述1个以上的电池的每个电池的使用履历有关的信息,作为上述1个以上的电池的每个电池的与上述正极电位及上述负极电位关联的上述信息。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放电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器,在上述恢复对象电池的上述正极电位及上述负极电位相对于上述基准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深谷太郎高见则雄原田康宏岸敬保科圭吾吉间一臣山下泰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