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614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5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一种转换器包括直流插接头、交流插接头和控制电路。直流插接头用于与供电装置插接,交流插接头用于与充电装置插接。控制电路包括直流电输入端、直流电输出端、第一通讯端、检测电路和微处理器。直流电输入端用于连接直流插接头;直流电输出端用于连接直流插接头;第一通讯端用于与供电装置通讯;微处理器与第一通讯端和检测电路连接,微处理器用于通过检测电路确认直流输入端是否与供电装置连接,在直流输入端与供电装置连接时,通过第一通讯端向供电装置发送供电请求。如此,使得一些只包含交流充电口的电动汽车可以使用直流充电桩,有效提高了直流充电桩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换器
本申请涉及于汽车设备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换器。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一般来说,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具备直流充电口和交流充电口,能同时支持直流充电桩的快速充电和交流充电桩的慢速充电。但一些新能源汽车只有交流充电口,只能支持交流充电桩的慢速充电,不能支持直流充电桩的快速充电。如此,在直流充电桩的场所,直流充电桩无法对只有交流充电口的新能源汽车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转换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一种转换器包括直流插接头、交流插接头和控制电路。所述直流插接头用于与供电装置插接,所述交流插接头用于与充电装置插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直流电输入端、直流电输出端、第一通讯端、检测电路和微处理器。所述直流电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直流插接头;所述直流电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交流插接头;所述第一通讯端用于与所述供电装置通讯;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第一通讯端和所述检测电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检测电路确认所述直流输入端是否与所述供电装置连接,在所述直流输入端与所述供电装置连接时,通过所述第一通讯端向所述供电装置发送供电请求。本申请实施的转化器,直流插接头插接直流充电桩,交流插接头插接电动汽车,控制电路可以将两端电路兼容适配,使得一些只包含交流充电口的电动汽车可以使用直流充电桩,有效提高了直流充电桩的适用性。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检测端口和第一电阻,所述检测端口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直流插接头,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检测端口,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内置电源。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地线和连接所述地线的第一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用于供所述供电装置确认是否与所述直流插接头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辅助电源和连接所述辅助电源的充电端,所述辅助电源用于为所述控制电路供电,所述充电端连接所述供电装置,以使所述供电装置为所述辅助电源充电。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二通讯端,所述第二通讯端用于与所述充电装置通讯,所述微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讯端接收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完成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一通讯端将所述充电完成信息发送至所述供电装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处理器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输出预定电压,所述第二引脚输出通讯信号,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在所述交流插接头连接所述充电装置时,所述第一开关将所述第二通讯端与所述第二引脚连通;在所述交流插接头与所述充电装置断开时,所述第一开关使所述第二通讯端与所述第二引脚断开并连接所述第一引脚。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地线和连接所述地线的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二插接端用于供所述充电装置确认是否与所述交流插接头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二电阻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二电阻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第二端连接所述地线,所述第二开关并联所述第三电阻。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换器包括壳体,所述直流插接头和所述交流插接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相背的两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换器包括转接部,所述直流插接头和所述交流插接头分离设置并均与所述转接部连接,所述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转接部内。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转换器的场景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转换器的又一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转换器100;直流插接头110、交流插接头120、壳体130、转接部140、控制电路200、直流电输入端210、直流电输出端220、第一通讯端S、第二通讯端CP、检测电路250、检测端口CC2、第一电阻R1、内置电源251、微处理器260、第一引脚261、第二引脚262、第一开关S1、地线PE、第一插接端CC1、第二插接端CC、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二开关S2、辅助电源270、充电端A、供电装置300、充电装置4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定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定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转换器100包括直流插接头110、交流插接头120和控制电路200。直流插接头110用于与供电装置300插接,交流插接头120用于与充电装置400插接。控制电路200包括直流电输入端210、直流电输出端220、第一通讯端S、检测电路250和微处理器260。直流电输入端210用于连接直流插接头110;直流电输出端220用于连接直流插接头110;第一通讯端S用于与供电装置300通讯;微处理器260与第一通讯端S和检测电路250连接,微处理器260用于通过检测电路250确认直流输入端是否与供电装置300连接,在直流输入端与供电装置300连接时,通过第一通讯端S向供电装置300发送供电请求。本申请实施的转化器,直流插接头110插接直流充电桩,交流插接头120插接电动汽车,控制电路200可以将两端电路兼容适配,使得一些只包含交流充电口的电动汽车可以使用直流充电桩,有效提高了直流充电桩的适用性。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转换器100可以应用于汽车和直流电充电桩,即供电装置300可以为直流电充电桩,充电装置400可以为只包含交流充电口的汽车。可以理解的是,直流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插接头、交流插接头和控制电路,所述直流插接头用于与供电装置插接,所述交流插接头用于与充电装置插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n直流电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直流插接头;/n直流电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交流插接头;/n第一通讯端,用于与所述供电装置通讯;/n检测电路;和/n与所述第一通讯端和所述检测电路连接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检测电路确认所述直流输入端是否与所述供电装置连接,在所述直流输入端与所述供电装置连接时,通过所述第一通讯端向所述供电装置发送供电请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插接头、交流插接头和控制电路,所述直流插接头用于与供电装置插接,所述交流插接头用于与充电装置插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直流电输入端,用于连接所述直流插接头;
直流电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交流插接头;
第一通讯端,用于与所述供电装置通讯;
检测电路;和
与所述第一通讯端和所述检测电路连接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检测电路确认所述直流输入端是否与所述供电装置连接,在所述直流输入端与所述供电装置连接时,通过所述第一通讯端向所述供电装置发送供电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检测端口和第一电阻,所述检测端口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直流插接头,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检测端口,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内置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地线和连接所述地线的第一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用于供所述供电装置确认是否与所述直流插接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辅助电源和连接所述辅助电源的充电端,所述辅助电源用于为所述控制电路供电,所述充电端连接所述供电装置,以使所述供电装置为所述辅助电源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二通讯端,所述第二通讯端用于与所述充电装置通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增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