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后轮及具有其的拖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52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4
一种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后轮及具有其的拖拉机,涉及拖拉机部件技术领域,包括轮体和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对应位于轮体的内部,所述固定环的外侧与轮体的内壁之间沿圆周方向排列设有支撑杆,所述轮体内壁的后端排列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两个相邻的支撑杆之间,所述固定板的前侧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后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板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套筒内壁的底部设有伸缩单元,所述伸缩单元的前端延伸至套筒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套筒在固定板上的转动,带动齿片的转动,以及伸缩单元和卡槽I的配合,对齿片进行收纳和打开,以此来达到避免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在路面行走时非常颠簸,甚至危害人体的健康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后轮及具有其的拖拉机
本技术涉及于拖拉机部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后轮及具有其的拖拉机。
技术介绍
如今,由于社会的发展,一些需要高强度的劳动作业,都用机械来完成,由于机械的连续工作能力强,且工作效率快的原因,很受人们的喜爱。目前一种较为简单的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后轮的结构包括轮体和齿片,在农田中工作时,可以依靠辐条中的尖部,有效防止打滑,然而由于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后轮辐条的尖部突出,导致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在路面行走时,非常颠簸,甚至危害人体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后轮及具有其的拖拉机,本技术通过套筒在固定板上的转动,带动齿片的转动,以及伸缩单元和卡槽I的配合,对齿片进行收纳和打开,以此来达到避免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在路面行走时非常颠簸,甚至危害人体的健康的目的。为了实现所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后轮,包括轮体和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对应位于轮体的内部,所述固定环的外侧与轮体的内壁之间沿圆周方向排列设有支撑杆,所述轮体内壁的后端排列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两个相邻的支撑杆之间,所述固定板的前侧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后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板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套筒内壁的底部设有伸缩单元,所述伸缩单元的前端延伸至套筒的外部,所述伸缩单元的前端设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前端对应设有齿片,所述轮体的前侧沿圆周方向排列开设有与齿片对应的卡槽I。所述齿片的一端为尖部,另一端为弧部,所述固定盘的前端与齿片后侧靠近弧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齿片后侧的中部设有卡扣,所述卡槽I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与卡扣对应的固定孔II。所述固定板的下部开设有固定孔I,所述固定孔I与卡扣对应。所述卡槽I内壁的一侧开设有卡槽II,所述齿片的一侧设有与卡槽II对应的卡条。所述伸缩单元包括伸缩杆和弹簧,所述伸缩杆的后端和前端分别与套筒内壁的底部和固定盘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对应设在伸缩杆的外侧,所述述弹簧的后端和前端分别与套筒内壁的底部和固定盘的后端固定连接。一种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所述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包括以上所述的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后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后轮及具有其的拖拉机,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套筒在固定板上的转动,带动齿片的转动,以及伸缩单元和卡槽I的配合,对齿片进行收纳和打开,以此来达到避免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在路面行走时非常颠簸,甚至危害人体的健康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齿片和伸缩单元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1、轮体;2、齿片;3、固定环;4、支撑杆;5、固定板;6、固定孔I;7、套筒;8、卡槽I;9、固定孔II;10、卡槽II;11、卡条;12、固定盘;13、伸缩单元;131、伸缩杆;132、弹簧;14、卡扣。【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结合附图1~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后轮,包括轮体1和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对应位于轮体1的内部,所述固定环3的外侧与轮体1的内壁之间沿圆周方向排列设有支撑杆4,支撑杆4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所述轮体1内壁的后端排列设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位于两个相邻的支撑杆4之间,所述固定板5的前侧设有套筒7,所述套筒7的后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板5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套筒7内壁的底部设有伸缩单元13,所述伸缩单元13的前端延伸至套筒7的外部,所述伸缩单元13的前端设有固定盘12,所述固定盘12的前端对应设有齿片2,通过套筒7的转动,实现齿片2的转动,所述轮体1的前侧沿圆周方向排列开设有与齿片2对应的卡槽I8,通过卡槽I8和齿片2的卡接,起到固定的作用。所述齿片2的一端为尖部,另一端为弧部,所述固定盘12的前端与齿片2后侧靠近弧部的一端固定连接,齿片2的尖部起到防滑的作用,齿片2的弧部便于其进行转动。所述齿片2后侧的中部设有卡扣14,所述卡槽I8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与卡扣14对应的固定孔II9,通过卡扣14和固定孔II9的卡接,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所述固定板5的下部开设有固定孔I6,所述固定孔I6与卡扣14对应。所述卡槽I8内壁的一侧开设有卡槽II10,所述齿片2的一侧设有与卡槽II10对应的卡条11,通过卡槽II10与卡条11的卡接,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所述伸缩单元13包括伸缩杆131和弹簧132,所述伸缩杆131的后端和前端分别与套筒7内壁的底部和固定盘12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32对应设在伸缩杆131的外侧,所述述弹簧132的后端和前端分别与套筒7内壁的底部和固定盘12的后端固定连接,通过伸缩杆131和弹簧132起到连接齿片2和套筒7以及便于齿片2推拉的作用。一种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所述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包括以上所述的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后轮结构。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后轮及具有其的拖拉机,在使用的时候,当拖拉机结束水田作业,需要在路面行驶时,拉动齿片2,将其从卡槽I8中拔出,并拉至轮体1外侧,此时卡扣14和卡条11分别与固定孔II9和卡槽II10分离,然后将齿片2转动180°,此时齿片2尖部向内,推动齿片2,并将齿片2上的卡扣14与固定孔I6卡接,按上述方法,将所有的齿片2依次收纳到轮体1的内部,以便于拖拉机在路面行驶,防止颠簸。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后轮及具有其的拖拉机,在使用的时候,当拖拉机需要在水田作业时,拉动齿片2,将卡扣14与固定孔I6分离,并将齿片2拉至轮体1外侧,然后将齿片2转动180°,此时齿片2尖部向外,推动齿片2,将齿片2与卡槽I8卡接固定,卡此时扣14和卡条11分别与固定孔II9和卡槽II10对应卡接固定,按上述方法,将所有的齿片2依次打开到轮体1的外侧,便于拖拉机进行水田作业。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后轮,包括轮体(1)和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对应位于轮体(1)的内部,所述固定环(3)的外侧与轮体(1)的内壁之间沿圆周方向排列设有支撑杆(4),其特征是:所述轮体(1)内壁的后端排列设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位于两个相邻的支撑杆(4)之间,所述固定板(5)的前侧设有套筒(7),所述套筒(7)的后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板(5)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套筒(7)内壁的底部设有伸缩单元(13),所述伸缩单元(13)的前端延伸至套筒(7)的外部,所述伸缩单元(13)的前端设有固定盘(12),所述固定盘(12)的前端对应设有齿片(2),所述轮体(1)的前侧沿圆周方向排列开设有与齿片(2)对应的卡槽I(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后轮,包括轮体(1)和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对应位于轮体(1)的内部,所述固定环(3)的外侧与轮体(1)的内壁之间沿圆周方向排列设有支撑杆(4),其特征是:所述轮体(1)内壁的后端排列设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位于两个相邻的支撑杆(4)之间,所述固定板(5)的前侧设有套筒(7),所述套筒(7)的后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板(5)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套筒(7)内壁的底部设有伸缩单元(13),所述伸缩单元(13)的前端延伸至套筒(7)的外部,所述伸缩单元(13)的前端设有固定盘(12),所述固定盘(12)的前端对应设有齿片(2),所述轮体(1)的前侧沿圆周方向排列开设有与齿片(2)对应的卡槽I(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后轮,其特征是:所述齿片(2)的一端为尖部,另一端为弧部,所述固定盘(12)的前端与齿片(2)后侧靠近弧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后轮,其特征是:所述齿片(2)后侧的中部设有卡扣(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丹朱新雨石新旭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丰收芬美得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