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片剂生产的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273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片剂生产的混合装置,所述的混合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机械搅拌装置和螺旋搅拌装置;所述的机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外壳和搅拌机构,所述的搅拌外壳固定于所述壳体顶部,所述的搅拌机构包括位于搅拌外壳内部的机械搅拌轴以及与所述的机械搅拌轴顶端传动连接的机械搅拌电机,所述的机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的搅拌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搅拌杆,所述的搅拌叶片和搅拌杆在竖直方向上分别交错分布于机械搅拌轴和搅拌外壳内壁上。为搅拌混料提供了良好的混合基础,使片剂原料和辅料的混合更为均匀并提高混合效率,最终提高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片剂生产的混合装置
本技术属于制药设备
,涉及一种混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片剂生产的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制药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制品中包括片剂,片剂是指药物、农药和适宜的辅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的片状制剂。片剂是在丸剂使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它创用于十九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随着压片机械的出现和不断改进,片剂的生产和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十几年来,片剂生产技术与机械设备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如沸腾制粒、全粉末直接压片、半薄膜包衣、新辅料、新工艺以及生产联动化等。中药片剂的研究和生产仅在50年代才开始,随着中药化学、药理、制剂与临床几方面的综合研究,中药片剂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工艺技术日益改进,片剂的质量逐渐提高。中药片剂在类型上除一般的压制片、糖衣片外、还有微囊片、口含片、外用片及泡腾片等。在片剂生产工艺方面逐渐摸索出一套适用于中药片剂生产的工艺条件,如对含脂肪油及挥发油片剂的制备,如何提高中药片剂的硬度、改善崩解度、片剂包衣等逐渐积累经验,使质量不断提高。此外,对中药片剂中药物的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研究,已在逐步开展。总之目前片剂已成为品种多、产量大、用途广,使用和贮运方便,质量稳定剂型之一,片剂在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的药典所收载的制剂中,均占1/3以上,可见应用之广。与丸剂相比,片剂具备以下优势:(1)通常片剂的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较丸剂好;(2)剂量准确,片剂内药物含量差异较小;(3)质量稳定,片剂为干燥固体,且某些易氧化变质及易潮解的药物可借包衣加以保护,光线、空气、水分等对其影响较小;(4)服用、携带、运输等较方便;(5)机械化生产,产量大,成本低,卫生标准容易达到。片剂的制作需要原料与辅料的共同配合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片剂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原辅料混合装置。CN210448908U公开了一种西药片剂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混料罐,所述混料罐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盖罩,所述盖罩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盖罩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处固定安装有贯穿盖罩并延伸至混料罐内部的搅拌杆,所述盖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空腔内的第一电动机,所述盖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空腔内的轴座,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处固定安装有与轴座活动连接的轴杆。CN208320641U公开了一种片剂药品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上固定有对称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相互靠近的侧面顶端连接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上转动连接有混合筒,所述混合筒靠近第一横梁的侧面上固定有齿圈,支撑柱的侧面上连接有位于第一横梁下方的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的侧面上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与齿圈啮合连接的驱动齿轮,所述混合筒的顶面中心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侧面上连接有搅拌棒,搅拌轴的顶部外侧滑动连接有从动齿轮。CN206304679U公开了一种片剂包衣粉制造用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搅拌轴、螺旋叶片、搅拌轴驱动机构、活塞轴、活塞和活塞轴驱动机构,所述混合箱顶部开有物料入口和添加剂入口;所述混合箱内壁倾斜,呈上宽下窄的圆筒状;所述混合箱内壁等间距地设有多个大小不同的凸棱;所述搅拌轴底端竖直插入所述混合箱内部,顶端穿过所述混合箱;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搅拌轴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混合箱顶部,驱动所述搅拌轴做旋转升降运动;所述活塞轴顶端竖直插入所述混合箱内部并连接所述活塞,底端穿过所述混合箱;所述活塞轴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混合箱底部,驱动所述活塞轴做升降运动。现有的原辅料混合装置存在着混合效果较差,即不能使原辅料充分的混合在一起,而且混合装置不能够对原辅料的量进行控制,从而影响片剂中原辅料量的比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片剂用的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片剂生产的混合装置,为搅拌混料提供了良好的混合基础,使片剂原料和辅料的混合更为均匀并提高混合效率,最终提高成品质量。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片剂生产的混合装置,所述的混合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机械搅拌装置和螺旋搅拌装置。所述的机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外壳和搅拌机构,所述的搅拌外壳固定于所述壳体顶部,所述的搅拌机构包括位于搅拌外壳内部的机械搅拌轴以及与所述的机械搅拌轴顶端传动连接的机械搅拌电机,所述的机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的搅拌外壳的内壁上沿竖直方向等距设置有至少两层搅拌杆组件,所述的搅拌杆组件与所述的搅拌叶片在竖直方向上依次交错分布。物料在机械搅拌装置中进行初次混合,在机械搅拌过程中,通过搅拌杆与搅拌叶片的辅助配合,避免了机械搅拌装置内出现死角,造成原料和辅料的浪费,然后通过螺旋搅拌装置进行二次搅拌混合,为搅拌混料提供了良好的混合基础,使片剂原料和辅料的混合更为均匀并提高混合效率,最终提高成品质量。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搅拌外壳为倒锥形结构,所述的倒锥形结构的搅拌外壳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正对所述的螺旋搅拌装置。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搅拌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搅拌杆组件包括沿搅拌外壳内壁周向等距设置的至少三个搅拌杆。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上下相邻的两层搅拌杆组件所包含的搅拌杆在不同的水平面上错位分布。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搅拌叶片包括两片对称布置于机械搅拌轴两侧的搅拌桨。所述的搅拌叶片的数量与搅拌杆组件数量相同。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螺旋搅拌装置包括横向设置于所述机械搅拌装置正下方的螺旋搅拌轴以及与其传动连接的螺旋搅拌电机。所述的螺旋搅拌轴上沿轴向设置有螺旋叶片。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混合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壳体外缘对接的卸料腔。所述的卸料腔为倒锥形结构。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壳体与卸料腔的对接面处设置有筛分装置。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卸料腔内沿卸料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将卸料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至少两个卸料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物料在机械搅拌装置中进行初次混合,在机械搅拌过程中,通过搅拌杆与搅拌叶片的辅助配合,避免了机械搅拌装置内出现死角,造成原料和辅料的浪费,然后通过螺旋搅拌装置进行二次搅拌混合,为搅拌混料提供了良好的混合基础,使片剂原料和辅料的混合更为均匀并提高混合效率,最终提高成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片剂生产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机械搅拌装置和螺旋搅拌装置;/n所述的机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外壳和搅拌机构,所述的搅拌外壳固定于所述壳体顶部,所述的搅拌机构包括位于搅拌外壳内部的机械搅拌轴以及与所述的机械搅拌轴顶端传动连接的机械搅拌电机,所述的机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n所述的搅拌外壳的内壁上沿竖直方向等距设置有至少两层搅拌杆组件,所述的搅拌杆组件与所述的搅拌叶片在竖直方向上依次交错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片剂生产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机械搅拌装置和螺旋搅拌装置;
所述的机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外壳和搅拌机构,所述的搅拌外壳固定于所述壳体顶部,所述的搅拌机构包括位于搅拌外壳内部的机械搅拌轴以及与所述的机械搅拌轴顶端传动连接的机械搅拌电机,所述的机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
所述的搅拌外壳的内壁上沿竖直方向等距设置有至少两层搅拌杆组件,所述的搅拌杆组件与所述的搅拌叶片在竖直方向上依次交错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外壳为倒锥形结构,所述的倒锥形结构的搅拌外壳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正对所述的螺旋搅拌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杆组件包括沿搅拌外壳内壁周向等距设置的至少三个搅拌杆。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寒松师敏李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雅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