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2706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化装置,包括塔身、静置部和引流部。塔身内设置有净化腔和沉淀槽,塔身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塔身还设置有进气口、溢流口和至少一个喷淋口,沉淀槽位于净化腔的下方,净化腔分别与沉淀槽、出气口和进气口相连通,溢流口与沉淀槽相连通,喷淋口设置在进气口的上侧,用于朝净化腔喷洒净化液;静置部设置在沉淀槽中,静置部上设置有第一流通孔和第二流通孔,第二流通孔用于使净化液从下方通过静置部;引流部安装在沉淀槽中,引流部包括汇流件,汇流件呈斜面状。通过设置引流部,大多数净化液不会直接落入沉淀槽中,且沉淀槽中已有的净化液在静置部的作用下流动性更低,有效提高了净化液中的固体杂质的沉淀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净化液从喷淋口喷入净化腔,并在与需净化的空气接触后落入沉淀槽中,由于不断有净化液落入,导致沉淀槽中的净化液总是浑浊不清,降低了净化液中夹杂的固体杂质沉淀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净化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固体杂质的沉淀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化装置,包括:塔身,所述塔身内设置有净化腔和沉淀槽,所述塔身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塔身还设置有进气口、溢流口和至少一个喷淋口,所述沉淀槽位于所述净化腔的下方,所述净化腔分别与所述沉淀槽、所述出气口和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溢流口与所述沉淀槽相连通,所述喷淋口设置在所述进气口的上侧,用于朝所述净化腔喷洒净化液;静置部,所述静置部设置在所述沉淀槽中,所述静置部上设置有第一流通孔和第二流通孔,所述第二流通孔用于使所述净化液从下方通过所述静置部;引流部,所述引流部安装在所述沉淀槽中,所述引流部包括汇流件,所述汇流件呈斜面状,用于引导所述净化液通过所述第一流通孔。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引流部,大多数净化液不会直接落入沉淀槽中,且沉淀槽中已有的净化液在静置部的作用下流动性更低,有效提高了净化液中的固体杂质的沉淀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净化装置,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喷淋口与所述溢流口相连通,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喷淋口与所述溢流口之间,所述循环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溢流口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喷淋口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净化装置,还包括第一液位监测件,所述第一液位监测件安装在所述沉淀槽内,所述第一液位监测件设置在所述溢流口的上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净化装置,所述塔身的下侧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所述沉淀槽相连通,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溢流口的下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净化装置,还包括蓄液部,所述蓄液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蓄液腔,所述蓄液腔分别与所述溢流口和所述喷淋口相连通,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蓄液腔与所述喷淋口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净化装置,所述蓄液部还包括第二液位监测件,所述第二液位监测件安装在所述箱体上,用于监测所述蓄液腔内所述净化液的液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净化装置,所述蓄液部还包括pH计,所述pH计安装在所述箱体上,用于监测所述净化液的酸碱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净化装置,还包括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安装在所述喷淋口与所述进气口之间,用于延长所述净化液的在所述净化腔内的流动时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净化装置,所述填充层设置有多个,任一所述填充层的上侧至少有一个所述喷淋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净化装置,所述填充层为规整填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净化装置,位于上方的所述规整填料的孔隙小于位于下方的所述规整填料的孔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净化装置,还包括干燥层,所述干燥层设置在所述喷淋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用于吸附所述净化液。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蓄液部的侧视图。附图标记:塔身100、净化腔110、沉淀槽120、喷淋口130、进气口140、出气口150、溢流口160、排污口170、循环泵180、第一液位检测件190、静置部200、第一流通孔210、第二流通孔220、引流部300、汇流件310、引流件320、蓄液部400、第二液位监测件410、补水口411、pH计420、中和物质添加口421、第二排污口430、箱体440、填充层510、干燥层5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下面参考图1至图2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净化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实施例的净化装置,包括塔身100、静置部200和引流部300。其中,塔身100内设置有净化腔110和沉淀槽120,塔身100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150,塔身100还设置有进气口140、溢流口160和至少一个喷淋口130,沉淀槽120位于净化腔110的下方,净化腔110分别与沉淀槽120、出气口150和进气口140相连通,溢流口160与沉淀槽120相连通,喷淋口160设置在进气口140的上侧,用于朝净化腔110喷洒净化液;静置部200设置在沉淀槽120中,静置部200上设置有第一流通孔210和第二流通孔220,第二流通孔220用于使净化液从下方通过静置部200;引流部300安装在沉淀槽120中,引流部300包括汇流件310,汇流件310呈斜面状,用于引导净化液通过第一流通孔210。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首先,需净化的气体由进气口140通入净化腔110,并在净化腔110中因气压而上浮,此时设置在进气口140上侧的喷淋口130开始朝净化腔110喷洒净化液,净化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向下滴落,在净化液滴落的过程中会与需净化的气体相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需净化的气体中所夹杂的固体杂质,如粉尘等,会混杂在净化液上,并随净化液一起下落,由此实现对需净化气体的净化。当混杂有固体杂质的净化液落入沉淀槽120时,大部分净化液会滴落在汇流件310上,并在汇流件310的引导下流入设置在静置部200上的第一流通孔210,有小部分净化液则直接落入第一流通孔210中。此时,所有的净化液一定会通过第一流通孔210,进入到沉淀槽120中,使沉淀槽120中的净化液的液位不断上涨,在液位上涨的过程中,净化液会从下部开始接触到静置部200,并经第二流通孔220穿过静置部200,直至到达溢流孔所在的位置。之后液位不再上涨,多余的净化液从溢流孔中流出塔身100。具体地,如图1所示,塔身100呈塔状,其内部设置有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塔身,所述塔身内设置有净化腔和沉淀槽,所述塔身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塔身还设置有进气口、溢流口和至少一个喷淋口,所述沉淀槽位于所述净化腔的下方,所述净化腔分别与所述沉淀槽、所述出气口和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溢流口与所述沉淀槽相连通,所述喷淋口设置在所述进气口的上侧,用于朝所述净化腔喷洒净化液;/n静置部,所述静置部设置在所述沉淀槽中,所述静置部上设置有第一流通孔和第二流通孔,所述第二流通孔用于使所述净化液从下方通过所述静置部;/n引流部,所述引流部安装在所述沉淀槽中,所述引流部包括汇流件,所述汇流件呈斜面状,用于引导所述净化液通过所述第一流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塔身,所述塔身内设置有净化腔和沉淀槽,所述塔身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塔身还设置有进气口、溢流口和至少一个喷淋口,所述沉淀槽位于所述净化腔的下方,所述净化腔分别与所述沉淀槽、所述出气口和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溢流口与所述沉淀槽相连通,所述喷淋口设置在所述进气口的上侧,用于朝所述净化腔喷洒净化液;
静置部,所述静置部设置在所述沉淀槽中,所述静置部上设置有第一流通孔和第二流通孔,所述第二流通孔用于使所述净化液从下方通过所述静置部;
引流部,所述引流部安装在所述沉淀槽中,所述引流部包括汇流件,所述汇流件呈斜面状,用于引导所述净化液通过所述第一流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喷淋口与所述溢流口相连通,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喷淋口与所述溢流口之间,所述循环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溢流口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喷淋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液位监测件,所述第一液位监测件安装在所述沉淀槽内,所述第一液位监测件设置在所述溢流口的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的下侧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所述沉淀槽相连通,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溢流口的下侧。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超秦小兵叶翔邓良德齐洪广戴荣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捷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