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家辉专利>正文

一种控释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256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释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学材料技术领域,用以控制从传递装置向病人释放药物的速率,其是由吹膜工艺制成的单层膜,按照重量份计,包括: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20‑30份;低密度聚乙烯,60‑75份;微孔剂,2‑5.5;以及分散剂,0.3‑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药物透过量并且改善控释膜柔软度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释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医学材料
,特别是一种控释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尽管聚合物纳米粒子在医药、化工、电子、涂料等领域广泛应用,但是利用降解型聚合物来控制药物释放还处在发展阶段,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降解型聚合物价格比较昂贵,同时控制释放机理比较复杂;现使用速率控制膜控制药物从药物传递装置的传递为常见手法,控释制剂有供口服、透皮吸收、腔道使用等多种给药途径,市面上控释膜的透药效率大多在20μg/h·cm2以内,而且质地不够柔软,因而现有的控释膜的透药效率以及控释膜予用户的使用体验感有待进一步提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专门设计了一种控释膜及其制备方法,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控释膜,用以控制从传递装置向病人释放药物的速率,其是由吹膜工艺制成的单层膜,按照重量份计,包括: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20-30份;低密度聚乙烯,60-75份;微孔剂,2-5.5;以及分散剂,0.3-1.5份。优选的,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25份、低密度聚乙烯70份、微孔剂4份、分散剂1份。优选的,微孔剂含有碳酸钙成分。优选的,分散剂为石蜡类、含高级脂肪酸的金属盐类、脂肪酸类中的一种。优选的,分散剂为液体石蜡。一种控释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微孔剂、分散剂,按重量比例放入高速搅拌机内搅拌3-10分钟,使其混合均匀,待用;步骤2:将混合后的物料放入挤出机料斗,经螺杆挤出机熔融后,通过模具挤出形成管状膜坯;步骤3:采用吹膜法,经模具挤出的管状控释膜坯向上牵伸,并利用压缩空气吹胀成膜,同时采用外表面风环进行多级风冷冷却,已冷却的管状控释膜经人字夹板后进入牵伸辊,再经定型后切边、收卷,最终制备得到控释膜。优选的,挤出机进料温度为165-180℃,模具温度为180-200℃,螺杆转速为40r/min。优选的,多级风冷采用不低于3级的缓冷,沿轴向自下向上温度由高逐渐到低,3级缓冷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160-140℃、130-5.50℃、80-30℃。优选的,控释膜的吹胀比为1.5-3,牵伸比为2.5-4,牵引辊速度为15-25m/min。本专利技术以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为主要原料,并辅以分散剂,采用吹膜的方法制备控释膜,物料从挤出机机头模具挤出、吹胀成膜、多级风冷冷却,经历粘度、相变等一系列的变化,通过对各段物料的温度、吹胀、牵引、冷却等过程的合理控制,在加上分散剂能够促进无机纳米材料分散的特性,可以使控释膜内部结晶均匀,整体厚度统一。本专利技术以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为主要原料,并辅以微孔剂,微孔调节剂能够调节控释膜微孔的孔型和孔率,从而能够改善隔膜的结构强度和透气性,相比于市面上的控释膜的透过量,可提高30%,且使得控释膜的柔软度得以改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本控释膜采用下述原料配比和制备方法。控释膜的重量成分组成包括: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25份,低密度聚乙烯70份,微孔剂4份,分散剂1份,其中微孔剂含有碳酸钙成分,分散剂为液体石蜡。控释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微孔剂、分散剂,按重量比例放入高速搅拌机内搅拌5分钟使其混合均匀,待用。(2)将混合后的物料放入挤出机料斗,经螺杆挤出机熔融后,通过模具挤出形成管状膜坯。(3)采用吹膜法,经模具挤出的管状控释膜胚向上牵伸,并利用压缩空气吹胀成膜,同时采用外表面风环进行三级风冷冷却,已冷却的管状薄膜经人字夹板后进入牵伸辊,再经定型后切边、收卷,最终制备得到控释膜。工艺参数:挤出机进料温度为165℃,模具温度为180℃,螺杆转速为80r/min;3级缓冷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160℃、130℃、80℃;步骤(3)中吹胀比为1.5,牵伸比为4,牵引辊速度为16m/min。实施例2:本控释膜采用下述原料配比和制备方法。控释膜的重量成分组成包括: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20份,低密度聚乙烯75份,微孔剂5.5份,分散剂0.3份,其中微孔剂含有碳酸钙成分,分散剂为己烯基双硬脂酰胺。控释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微孔剂、分散剂,按重量比例放入高速搅拌机内搅拌3分钟使其混合均匀,待用。(2)将混合后的物料放入挤出机料斗,经螺杆挤出机熔融后,通过模具挤出形成管状膜坯。(3)采用吹膜法,经模具挤出的管状控释膜胚向上牵伸,并利用压缩空气吹胀成膜,同时采用外表面风环进行三级风冷冷却,已冷却的管状薄膜经人字夹板后进入牵伸辊,再经定型后切边、收卷,最终制备得到控释膜。工艺参数:挤出机进料温度为180℃,模具温度为200℃,螺杆转速为40r/min;3级缓冷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140℃、100℃、30℃;步骤(3)中吹胀比为2.5,牵伸比为2,牵引辊速度为20m/min。实施例3:本控释膜采用下述原料配比和制备方法。控释膜的重量成分组成包括: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30份,低密度聚乙烯60份,微孔剂2份,分散剂1.5份,其中微孔剂含有碳酸钙成分,分散剂为硬脂酸钙。控释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微孔剂、分散剂,按重量比例放入高速搅拌机内搅拌10分钟使其混合均匀,待用。(2)将混合后的物料放入挤出机料斗,经螺杆挤出机熔融后,通过模具挤出形成管状膜坯。(3)采用吹膜法,经模具挤出的管状控释膜胚向上牵伸,并利用压缩空气吹胀成膜,同时采用外表面风环进行三级风冷冷却,已冷却的管状薄膜经人字夹板后进入牵伸辊,再经定型后切边、收卷,最终制备得到控释膜。工艺参数:挤出机进料温度为170℃,模具温度为190℃,螺杆转速为40r/min;3级缓冷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150℃、120℃、55℃;步骤(3)中吹胀比为2,牵伸比为3.5,牵引辊速度为25m/min。具体性能检测试验如下:按照以下方法检测控释膜的透过量,检测结果记录于表1中:其中:试验产品包括3组试验组,每组试验组依次撷取实施例1-3中的成品,并以市面上常见的控释膜作为对照组,每组均有3个产品。试验方法:用扩散池进行测定,用豚鼠皮的完整皮肤作为透过皮肤,以30%的乙醇水溶液为接收介质,温度30±0.5℃,将含有有效成分的药剂贴通过控释膜附着于皮肤的胶质层面,皮肤真皮与接收介质紧密接触,定点取样测定,每次取样1ml,取样完毕后立即在扩散池内补足1ml接收介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样品中的浓度,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释膜,用以控制从传递装置向病人释放药物的速率,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吹膜工艺制成的单层膜,按照重量份计,包括:/n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20-30份;/n低密度聚乙烯,60-75份;/n微孔剂,2-5.5;以及/n分散剂,0.3-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释膜,用以控制从传递装置向病人释放药物的速率,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吹膜工艺制成的单层膜,按照重量份计,包括: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20-30份;
低密度聚乙烯,60-75份;
微孔剂,2-5.5;以及
分散剂,0.3-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释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25份、低密度聚乙烯70份、微孔剂4份、分散剂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释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剂含有碳酸钙成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释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石蜡类、含高级脂肪酸的金属盐类、脂肪酸类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控释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液体石蜡。


6.一种控释膜的制备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控释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微孔剂、分散剂,按重量比例放入高速搅拌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家辉
申请(专利权)人:黄家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