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256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4
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量步骤:称量处方量的聚山梨醇酯、盐酸胺碘酮、苯甲醇和注射用水;配液步骤:在将部分注射用水控制在60‑75℃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充入氮气的同时,加入聚山梨醇酯以得到聚山梨醇酯溶液并将盐酸胺碘酮加入到聚山梨醇酯溶液中以得到盐酸胺碘酮溶液,然后将盐酸胺碘酮溶液冷却至室温并且加入苯甲醇,并且补足剩余部分的注射用水以得到药液;过滤步骤:将所述药液进行除菌过滤;和灌封步骤:在充入氮气的同时将过滤后的药液灌封到容器中,其中所述方法不采用灭菌步骤。该方法可以以高生产效率制备具有较低杂质含量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备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临床用于心律失常和心绞痛的常用药物之一。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可以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血流量,同时减少心肌耗氧量,减慢心率,降低房室传导速度与β-受体阻滞剂的效应相似,对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扑动和颤动,预激综合症,顽固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慢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及心绞痛等具有优良的治疗效果。现有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制备工艺生产成本较高,其杂质含量较高,从而对用药安全产生隐患。因此,开发一种具备较低杂质含量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保证用药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通过在配液过程中控制配液温度和加料顺序,既可以解决盐酸胺碘酮难溶所致的生产效率问题,又可以解决现有方法生产的注射液杂质含量高的问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方法,该方法可以以高生产率制备具有较低杂质含量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量步骤:称量处方量的聚山梨醇酯、盐酸胺碘酮、苯甲醇和注射用水;配液步骤:在将部分注射用水控制在60-75℃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充入氮气的同时,加入聚山梨醇酯以得到聚山梨醇酯溶液并将盐酸胺碘酮加入到聚山梨醇酯溶液中以得到盐酸胺碘酮溶液,然后将盐酸胺碘酮溶液冷却至室温并且加入苯甲醇,并且补足剩余部分的注射用水以得到药液;过滤步骤:将所述药液进行除菌过滤;和灌封步骤:在充入氮气的同时将过滤后的药液灌封到容器中,其中所述方法不采用灭菌步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在灌封步骤之后还包括在70-75℃保温1小时以上的步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一步地,所述部分注射用水占注射用水总量的60-80体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一步地,每3mL注射液含有150mg盐酸胺碘酮、60mg苯甲醇和300mg聚山梨醇。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以高生产效率制备具有较低杂质含量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还可以进一步消除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析晶现象。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称量步骤:称量处方量的聚山梨醇酯、盐酸胺碘酮、苯甲醇和注射用水;配液步骤:在将部分注射用水控制在60-75℃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充入氮气的同时,加入聚山梨醇酯以得到聚山梨醇酯溶液并将盐酸胺碘酮加入到聚山梨醇酯溶液中以得到盐酸胺碘酮溶液,然后将盐酸胺碘酮溶液冷却至室温并且加入苯甲醇,并且补足剩余部分的注射用水以得到药液;过滤步骤:将所述药液进行除菌过滤;和灌封步骤:在充入氮气的同时将过滤后的药液灌封到容器中,其中所述方法不采用灭菌步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无菌生产工艺,因为灭菌工艺将会导致有关物质显著增长。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每3mL注射液可以含有150mg盐酸胺碘酮、60mg苯甲醇、和300mg聚山梨醇。根据本专利技术,配液步骤对于控制有关物质的量非常关键。在配液步骤中应当控制加料顺序和温度。当首先将盐酸胺碘酮加入到注射用水中时,盐酸胺碘酮难溶于水,溶解缓慢,尤其在溶解温度为60℃以下时。当首先加入聚山梨醇,然后再加入盐酸胺碘酮时,聚山梨醇可以大大促进盐酸胺碘酮的溶解速度。因此,聚山梨醇应当先于盐酸胺碘酮加入水中。苯甲醇应当最后加入。当首先加入苯甲醇时,会导致溶液出现浑浊现象,因此不是适宜的。因此确定本专利技术的加料顺序为聚山梨醇-盐酸胺碘酮-苯甲醇。在此基础上,当配制聚山梨醇酯溶液和盐酸胺碘酮溶液时,配液温度应当为60-75℃。当温度低于60℃时,可能出现溶解不完全的情况;而当温度高于75℃时,有关物质会显著增长。当加入苯甲醇时,将盐酸胺碘酮溶液冷却至室温以进一步降低有关物质的量。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在配液过程中充入氮气,可以进一步降低有关物质的量。根据本专利技术,过滤步骤可以采用PVDF材质和PTFE材质的针筒过滤器进行。根据本专利技术,将过滤后的药液灌封到容器中,为了可以进一步降低有关物质的量,在灌封过程中充入氮气。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在灌封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在70-75℃保温1小时以上的步骤,以消除析晶现象。保温时间应当为1小时以上,少于1小时无法消除析晶。保温温度应当为70-75℃。当温度低于70℃时,无法消除析晶,而当温度高于75℃时,会带来药液有关物质的量显著增长,因此是不宜的。实施例预备试验-配液温度及加料加入顺序对原料药溶解的影响分别取50℃、60℃、70℃、80℃实验注射用水各两份,其中一份加入盐酸胺碘酮原料药进行溶解;另一份加入聚山梨酯80(II),完全溶解后,加入原料药。溶解现象及稳定性结果见下表1。表1分别取实验注射用水各两份,其中一份先加入苯甲醇,然后依次加入聚山梨酯80(Ⅱ)和盐酸胺碘酮;另一份首先加入聚山梨酯80(Ⅱ),然后依次加入盐酸胺碘酮和苯甲醇。溶解现象及稳定性结果见下表2。表2根据表1和2所示的结果,确定加料顺序为聚山梨酯80(Ⅱ)-盐酸胺碘酮-苯甲醇,配液温度初步先定为60-80℃。实施例1称量150g盐酸胺碘酮、60g苯甲醇、300g聚山梨醇80(Ⅱ)和3L注射用水。取80体积%的注射用水,并且将注射用水的温度控制在70℃,充氮,控制溶氧量<2mg/L,向注射用水中加入聚山梨酯80(Ⅱ)至溶解完全,加入盐酸胺碘酮至溶解完全,将药液冷却至室温,加入苯甲醇至溶解完全,定容至药液总量。使用0.2μmPVDF微孔过滤膜过滤药液。在充入氮气的同时将药液灌封于5ml无色中硼硅玻璃安瓿瓶中,装量3.2ml,控制溶氧<2mg/L,残氧<3%;将样品置于烘箱中70℃、保温1h。实施例2称量150g盐酸胺碘酮、60g苯甲醇、300g聚山梨醇80(Ⅱ)和3L注射用水。取80体积%的注射用水,并且将注射用水的温度控制在70℃,充氮,控制溶氧量<2mg/L,向注射用水中加入聚山梨酯80(Ⅱ)至溶解完全,加入盐酸胺碘酮至溶解完全,将药液冷却至室温,加入苯甲醇至溶解完全,定容至药液总量。使用0.2μmPVDF微孔过滤膜过滤药液。在充入氮气的同时将药液灌封于5ml无色中硼硅玻璃安瓿瓶中,装量3.2ml,控制溶氧<2mg/L,残氧<3%;将样品置于灭菌器中70℃、保温0.5h。实施例3称量150g盐酸胺碘酮、60g苯甲醇、300g聚山梨醇80(Ⅱ)和3L注射用水。取80体积%的注射用水,并且将注射用水的温度控制在60℃,充氮,控制溶氧量<2mg/L,向注射用水中加入聚山梨酯80(Ⅱ)至溶解完全,加入盐酸胺碘酮至溶解完全,将药液冷却至室温,加入苯甲醇至溶解完全,定容至药液总量。使用0.2μmPVDF微孔过滤膜过滤药液。在充入氮气的同时将药液灌封于5ml无色中硼硅玻璃安瓿瓶中,装量3.2ml,控制溶氧<2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备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n称量步骤:称量处方量的聚山梨醇酯、盐酸胺碘酮、苯甲醇和注射用水;/n配液步骤:在将部分注射用水控制在60-75℃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充入氮气的同时,加入聚山梨醇酯以得到聚山梨醇酯溶液并将盐酸胺碘酮加入到聚山梨醇酯溶液中以得到盐酸胺碘酮溶液,然后将盐酸胺碘酮溶液冷却至室温并且加入苯甲醇,并且补足剩余部分的注射用水以得到药液;/n过滤步骤:将所述药液进行除菌过滤;和/n灌封步骤:在充入氮气的同时将过滤后的药液灌封到容器中,/n其中所述方法不采用灭菌步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称量步骤:称量处方量的聚山梨醇酯、盐酸胺碘酮、苯甲醇和注射用水;
配液步骤:在将部分注射用水控制在60-75℃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充入氮气的同时,加入聚山梨醇酯以得到聚山梨醇酯溶液并将盐酸胺碘酮加入到聚山梨醇酯溶液中以得到盐酸胺碘酮溶液,然后将盐酸胺碘酮溶液冷却至室温并且加入苯甲醇,并且补足剩余部分的注射用水以得到药液;
过滤步骤:将所述药液进行除菌过滤;和
灌封步骤:在充入氮气的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小东郭鸿旭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升亳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