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186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二区域包括第二显示区、补偿区和至少一个透光区;补偿区围绕透光区设置,第二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补偿区设置;第二显示区设置有初始化信号线,补偿区设置有第一导线和至少一个补偿单元;沿第一方向,初始化信号线包括设置于透光区两侧的第一子初始化信号线和第二子初始化信号线,第一子初始化信号线通过第一导线与第二子初始化信号线连接;初始化信号线和/或第一导线与补偿单元连接,补偿单元用于补偿与初始化信号线连接的负载;其中,第一方向为像素行的方向。可以改善低灰阶显示时,显示面板的第二显示区像素行的发光亮度偏暗的现象,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的显示均一性。的显示均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显示面板正向着全面屏的方向发展。在全面屏中,显示区内需要设置开孔用于放置摄像头等结构。然而开孔会隔断信号线,同时带来显示面板中不同像素行之间的阻抗差异,使得开孔周围的显示区存在mura现象,显示面板均一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第二显示区、补偿区和至少一个透光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行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行不同行,所述补偿区围绕所述透光区设置,所述第二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补偿区设置;
[0005]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有初始化信号线,所述补偿区设置有第一导线和至少一个补偿单元;沿第一方向,所述初始化信号线包括设置于所述透光区两侧的第一子初始化信号线和第二子初始化信号线,所述第一子初始化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子初始化信号线连接;所述初始化信号线和/或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补偿单元连接,所述补偿单元用于补偿与所述初始化信号线连接的负载;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像素行的方向。
[0006]可选地,所述第二区域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透光区,相邻所述透光区之间设置有子补偿区,所述补偿单元设置于所述子补偿区内。
[0007]可选地,所述第二显示区还设置有第一扫描信号线、第二扫描信号线、数据信号线和电源信号线,所述补偿单元包括初始化模块、驱动模块、补偿模块、数据写入模块和存储模块;
[0008]所述初始化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所述初始化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线电连接,所述初始化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所述存储模块的第一端和所述补偿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补偿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补偿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线电连接,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数据信号线电连接,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线电连接,所述存储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信号线电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存储模块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作为所述存储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作为所述存储模块的第二端。
[0010]可选地,所述第二显示区还设置有第一控制信号线、第二控制信号线和第一电位信号线,所述补偿单元包括第一开关模块、补偿电容和第二开关模块;
[0011]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
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补偿电容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补偿电容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位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补偿电容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同层设置,所述补偿电容的第二极与所述初始化信号线同层设置。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为第一扫描信号线,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为第二扫描信号线,所述第一电位信号线为电源信号线。
[0014]可选地,所述补偿区还包括半导体有源层,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
[0015]所述半导体有源层包括第一有源区、第二有源区和第三有源区;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三有源区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导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一有源区作为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有源区,所述第二有源区作为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有源区,所述第三有源区作为所述补偿电容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有源区的正投影交叠的部分第二导线作为所述补偿电容的第二极。
[0016]可选地,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有晶体管,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和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与所述晶体管的对应结构同层设置。
[001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补偿区设置补偿单元,用于补偿初始化过程中,与第二显示区的像素行连接的初始化信号线的负载,使其与第一显示区的像素行连接的初始化信号线的负载相同,从而可以使得第二显示区的像素行的像素驱动单元的初始化程度与第一显示区的像素行的像素驱动单元的初始化程度大体相同,改善了低灰阶显示时,显示面板的第二显示区的像素行的发光亮度偏暗的现象,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现有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8]随着显示面板的全面屏发展,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可以设置透光区用于放置摄
像头等结构,实现显示面板的拍照功能,同时有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图1为现有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透光区101,透光区101设置于显示区11内,沿行方向,透光区101两侧的显示区11可以为异形显示区A。由于透光区101内像素驱动单元密度小于显示区11内的像素驱动单元密度,甚至透光区101内无像素驱动单元,即透光区101的单位面积内像素驱动单元的数量小于显示区11的单位面积内像素驱动单元的数量,使得透光区101的透光率大于显示区11的透光率。此时异形显示区A像素行的像素驱动单元少于其他显示区像素行的像素驱动单元,导致异形显示区A像素行的阻抗与其他显示区像素行的阻抗存在差异,即异形显示区A像素行的阻抗小于其他显示区像素行的阻抗,使得异形显示区A像素行的像素驱动单元的初始化更加充分,即对像素驱动单元中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发光器件的阳极的初始化很充分。当显示面板低灰阶显示时,异形显示区A像素行的像素驱动单元中的发光器件的阳极初始化导致发光器件的驱动电流比较小,从而使得异形显示区A像素行的像素驱动单元的发光亮度低于其他显示区像素行的像素驱动单元的发光亮度,导致异形显示区A像素行的像素驱动单元的显示亮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包括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第二显示区、补偿区和至少一个透光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行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行不同行,所述补偿区围绕所述透光区设置,所述第二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补偿区设置;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有初始化信号线,所述补偿区设置有第一导线和至少一个补偿单元;沿第一方向,所述初始化信号线包括设置于所述透光区两侧的第一子初始化信号线和第二子初始化信号线,所述第一子初始化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子初始化信号线连接;所述初始化信号线和/或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补偿单元连接,所述补偿单元用于补偿与所述初始化信号线连接的负载;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像素行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透光区,相邻所述透光区之间设置有子补偿区,所述补偿单元设置于所述子补偿区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还设置有第一扫描信号线、第二扫描信号线、数据信号线和电源信号线,所述补偿单元包括初始化模块、驱动模块、补偿模块、数据写入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初始化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所述初始化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线电连接,所述初始化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所述存储模块的第一端和所述补偿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补偿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补偿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线电连接,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数据信号线电连接,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线电连接,所述存储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信号线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作为所述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溪洋孙光远朱正勇王汉年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