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装置和具有该清除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1641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清除装置和设置在该清除装置中的使边缘部分与感光体表面接触以刮去调色剂的叶片中,在构成其主体部的叶片主体的与感光体接触的边缘部位形成有氟类树脂层,构成氟类树脂层的树脂材料填充在上述叶片主体的光滑表面的凹凸中。由此,即使在高速机器中、而且使用的调色剂为没有角的小粒径调色剂时,也能够实现感光体的长寿命化,而不降低清除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搭载在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除去感光鼓等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的清除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与静电潜像载体接触以从其表面刮去调色剂的叶片、具有该叶片的清除装置以及具有该清除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用于除去残留在作为静电潜像载体的感光体上的调色剂的清除装置。现在,作为清除装置,因为省空间化、设计容易性和机构简单性等理由,多采用使用与感光体表面接触以刮去调色剂的叶片(清除叶片)的类型。然而,随着近年来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高速化,使用叶片式的清除装置时,有感光体寿命缩短的问题。这是因为由于高速化,处理速度变快,与叶片接触的感光体表面的磨耗(膜厚减少)变大。作为抑制感光体表面的磨耗的方法之一,有降低摩擦系数的方法。作为现有技术,例如,有以下的方法。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5-70196号公报”(平成17年(2005年)3月17日公开)中,记载有在叶片的与感光体接触的部分形成多个切口、并使该切口中含浸润滑材料(硬脂酸锌)的技术。另外,还记载有在感光体上设置含有由氧化铝或氧化钛构成的无机微颗粒的保护层。另外,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4-86142号公报”(平成16年(2004年)3月18日公开)中,记载有在感光体的最表层设置氟类树脂的层、以填塞位于感光体表面的空隙的技术。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5-72957号公报”(平成5年(1993年)3月26日公开)中,记载有在叶片的与感光体接触的边缘的图像区域部分中添加氟类树脂(添加至叶片材料中)、或者涂布氟类涂料或硅类涂料以进行降低摩擦处理的技术。另外,近年来,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在近年成为主流的高速机器和彩色机器中,已使用粒径为5μm左右的小的调色剂(小粒径调色剂)。然而,在上述特开2005-70196号公报、上述特开2004-86142号公报、上述特开平5-72957号公报中所公开的以往的用于降低摩擦系数的结构中,存在减少感光体磨耗的效果不充分、不能使减少效果持续、清除性下降、或电子照相性能降低的问题。即,上述特开2005-70196号公报中在叶片上形成切口、并使润滑材料含浸在切口中的结构,由于在切口和切口之间存在没有含浸润滑材料的部分(宽度大约1mm),所以降低摩擦系数的效果低。另外,在叶片上形成细小的切口需要高精度的加工,制造成本升高,并且,容易损伤叶片。另外,上述特开2005-70196号公报中在感光体上设置保护层和上述特开2004-86142号公报中设置氟类树脂层作为感光体的最表面层的、为了降低摩擦系数而对感光体进行处理的结构,有使作为感光体本来的功能的电子照相性能降低的问题。另外,上述特开平5-72957号公报中在叶片边缘中添加氟类树脂的结构,作为与感光体接触(压接)的叶片,边缘的精度难以实现,清除性降低。另一方面,上述特开平5-72957号公报中在叶片的边缘涂布氟涂料的结构,可以涂布边缘周围,但不能对边缘本身进行涂布,所以降低摩擦的效果低,另外,由于是薄层处理,所以,容易产生剥落等,降低的效果不会持续。此外,由于磨耗量依赖于将叶片压在感光体上的压力(以下称为线压力),所以通过降低线压力可以减小磨耗量,但降低线压力时,调色剂容易穿过叶片和感光体之间,清除性降低。但是,相反地,为了使清除性优先而增大线压力时,会产生叶片反转的叶片卷曲现象(turnover phenomenon),结果清除性降低。另外,近年来,为了得到图像的高分辨率,已使用小粒径的调色剂。特别地,在小粒径调色剂中,例如利用聚合法制造的小粒径调色剂为球形,容易进行考虑清除性的形状的控制,所以被广泛使用。以往,在小粒径调色剂的清除中,叶片的动作敏感地跟随感光体的旋转,即,优选叶片的恢复系数高。但是,发现由于叶片与感光体的摩擦系数高,叶片产生弹跳动作,不能确保清除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高速机器中、而且使用的调色剂是没有角的小粒径调色剂时,也能够实现感光体的长寿命化而不降低清除性的清除装置,并提供该清除装置中具有的叶片以及具有该清除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清除装置的叶片,被设置在从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除去显影剂的清除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叶片主体的与静电潜像载体接触的边缘部位形成有氟类树脂层,构成该氟类树脂层的树脂材料填充在上述叶片主体的光滑表面的凹凸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清除装置,被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用于从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除去显影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使边缘部分与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接触以刮去显影剂的叶片,在构成该叶片主体部的叶片主体的与静电潜像载体接触的边缘部位,形成有氟类树脂层,构成该氟类树脂层的树脂材料填充在所述叶片主体的光滑表面的凹凸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从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除去显影剂的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清除装置包括使边缘部分与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接触以刮去显影剂的叶片,在构成该叶片主体部的叶片主体的与静电潜像载体接触的边缘部位,形成有氟类树脂层,构成该氟类树脂层的树脂材料填充在所述叶片主体的光滑表面的凹凸中。由此,因为在叶片主体表面的与静电潜像载体接触的边缘部位,设置有氟类树脂层,所以能够降低与静电潜像载体的摩擦系数,从而能够减少静电潜像载体的磨耗。另外,与上述特开2005-70196号公报的使切口中含浸润滑材料的结构不同,在与静电潜像载体接触的边缘部位整体地成膜,所以与静电潜像载体的摩擦系数的降低效果高。另外,由于能够有效地降低与静电潜像载体的摩擦系数,所以,叶片能够进行细小的平滑的粘附滑动(stick-slip)动作,能够提高由没有角的小粒径调色剂构成的显影剂的清除性。关于粘附滑动动作,将在后面进行说明。而且,在该情况下,构成氟类树脂层的树脂材料填充在叶片主体表面的光滑表面的凹凸、即叶片主体表面具有的微小的凹凸中。因此,即使氟类树脂层由于与静电潜像载体的摩擦而缓慢地被削去,填充在凹凸中的部分仍保留在叶片主体的凹凸中,难以削去,因此,可以长期维持摩擦系数降低效果。由此,即使搭载该清除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是使用没有角的小粒径调色剂的高速机器,也能够实现静电潜像载体的长寿命化、并能够确保清除性。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通过以下所示的记载将会充分阐明。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优点通过参照附图的如下说明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是搭载在清除装置中的叶片的与感光体接触的部位的截面图。图2为表示搭载有上述清除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图3为表示在图2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附设有可选设备的状态的截面图。图4为表示上述清除装置的结构的图。图5为表示搭载有图1的叶片的另一个清除装置的结构的图。图6为说明清除装置的叶片的粘附滑动动作的图。图7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各条件和评价结果的图。图8为作为比较例的以往结构的叶片的与感光体接触的部位的截面图。图9为表示叶片的氟处理与叶片和感光体的动摩擦系数的关系的图形。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图1~图8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此。首先,根据图2,对搭载有本实施方式的清除装置6的图像形成装置(电子照相装置)4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2为从正面侧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除装置的叶片,被设置在从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除去显影剂的清除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在叶片主体的与静电潜像载体接触的边缘部位形成有氟类树脂层,构成该氟类树脂层的树脂材料填充在所述叶片主体的光滑表面的凹凸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山洋行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