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7068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像载持体;显影装置;显影剂供给机构;显影剂限制机构;显影剂补给机构;控制机构,其中,上述显影装置具有显影剂搅拌机构,该显影剂搅拌机构用于对由上述显影剂补给机构补给的显影剂进行搅拌,并供往上述显影剂供给机构,上述显影剂搅拌机构的下端设置成,位于上述显影剂供给机构上端的铅直方向上方、且位于上述显影剂载持体与上述显影剂限制机构的接触部的铅直方向上方,上述控制机构控制上述显影剂补给机构,以便使上述显影剂搅拌机构近旁的显影剂面高度保持在上述显影剂搅拌机构下端的铅直方向上方、且上述显影装置的上面的壁的铅直方向下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通过使用显影装置使使用例如电子照相方式或静电记录方式形成在像载持体上的静电像可视化而形成显图像。在此,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例如LED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传真机装置、及文字处理机等。
技术介绍
过去,对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公知的有在使用显影剂、即调色剂而消耗了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时,通过将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可装卸的显影剂补给容器、即调色剂补给容器更换成新的调色剂补给容器,而对图像形成装置补给调色剂。图9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纵剖面图。如图9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大致中心部可朝箭头方向旋转地支承着作为像载持体的例如鼓状电子照相感光体(以下简单地称为“感光鼓”。)、即感光鼓100。当开始进行图像形成工作时,带电机构200使感光鼓100的表面均匀带电。然后,作为曝光机构的例如激光照射机构300由与图像信息对应的激光对带电的表面进行曝光,从而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400由供给的显影剂使形成的静电潜像可视化,形成所说的调色剂像。该调色剂像借助由作为转印机构的例如转印辊600形成在感光鼓100和转印辊600之间的转印电场借助静电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然后,记录材料P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像在定影机构800(加热辊800a、加压辊800b)中在热和压力的作用下被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另外,残留在结束了调色剂像的转印的感光鼓100表面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等例如由具有板状的清洁部件的清洁装置700除去,从而使得感光鼓100成为可继续进行图像形成的状态。下面对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显影装置400作进一步说明。显影装置400具有将显影剂朝向感光鼓100输送的、由弹性体构成的显影剂载持体401。而且通过使显影剂载持体401接触于感光鼓100表面而进行静电潜像的显影。这样的构成作为所谓的接触现象方式已为人所知。另外,相应于显影室内的调色剂的减少对显影装置逐次或一次集中补给调色剂的方式也为人所知。显影装置400作为其显影剂使用的是单成分显影剂,特别是使用非磁性单成分显影剂。以下在没有特别说明时,将单成分显影剂简称为“调色剂”。在显影装置400中,在显影容器406中收容着调色剂。另外,显影容器406的与感光鼓100相对的一侧的一部分开口,以从该开口部露出一部分的方式可向箭头R5旋转地支承着作为显影剂载持体的显影辊401。在显影容器406与其开口部相反侧的里部可向箭头R6方向旋转地设有作为搅拌和输送显影剂的机构的搅拌叶片404。搅拌叶片404用于搅拌调色剂,并用于将调色剂送往显影辊401与后述的供给辊403的接触部近旁的区域D。作为显影剂供给机构的供给辊403由弹性体形成,设置成与显影辊401相接触地进行旋转。由搅拌叶片404输送的调色剂随着供给辊403的向箭头R7方向的旋转在区域D中一度成为稠密的状态而被均匀化。之后,伴随着相互相反旋转并相接触的显影辊401与供给辊403的滑动摩擦,由摩擦对调色剂赋予电荷。在此,相反旋转指的是相对面(滑动摩擦面)向相互相反方向行进的旋转。在显影辊401和供给辊403的滑动摩擦区域被施加了电荷的调色剂由于该带电电荷而受到映像力,从而被供往显影辊401上。而且,在显影容器406上设有作为显影剂层厚限制部件的板402,该板402推压于显影辊401上。显影辊401上的调色剂随着显影辊401的旋转而穿过与板402接触的区域,由此其厚度被限制,从而以薄层状涂敷在显影辊401上。这时调色剂由于显影辊401和板402的摩擦而被赋予了充分满足于显影的电荷。之后,调色剂随着显影辊401的旋转而被输送到感光鼓100与显影辊401接触的显影区域(显影压接部)N。另外,在感光鼓100与显影辊401之间从电源(未图示)向显影辊401施加电压,形成显影电场。因此,显影辊401上的调色剂在该显影电场的作用下转移到感光鼓100上的静电潜像上,从而形成调色剂像。这时,如图9所示,在例如是采用显影辊400接触在感光鼓100表面上进行旋转的方式的显影装置时,不仅有选择地附着在潜像上形成潜像的调色剂、即用于显影的调色剂受到与感光鼓100的滑动摩擦,而且载持在显影辊401上的调色剂也受到与感光鼓100的滑擦。在本说明书中,将这样的状态称为使调色剂(显影剂)“接触”到感光鼓100上的状态。涂敷在显影辊401上而被载持输送到显影压接部N处的调色剂中的、未用于显影而残留在显影辊401上的调色剂由于供给辊(显影剂供给和剥取机构)403的滑擦而被从显影辊401上剥掉,剥掉的调色剂的一部分与新供给到供给辊403上的调色剂一起再次由供给辊403供给到显影辊401上,剩余的返回到显影容器406内。在以上说明的图9的一部分中,是现有技术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但以下对在该装置的显影容器406的上方设置调色剂料斗500的例子进行说明。在显影容器406的上方设有可拆卸的调色剂料斗500。当显影容器406内的调色剂由于使用而减少时,图像形成装置发出要求更换调色剂容器的要求,使用者将其更换为新的调色剂容器,再通过除去处于调色剂料斗500的下方开口处的密封剂而将调色剂一次集中补给于显影容器406。作为新的调色剂的补给方式,提出有在上述一次集中补给方式的同时、检测或者推测在内部配置有显影辊等的显影剂载持体的显影室的显影剂的量,逐次进行补给的方式(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9-8089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2064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2929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15546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40776号公报)。在图10中示出检测或推测显影室的显影剂的量,进行逐次补给的调色剂的补给方式。但是,在图9、图10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以下那样的问题。即,调色剂按照从显影容器406输送的顺序分别受到供给辊403与显影辊401之间的滑擦、在显影辊401与板402之间被限制调色剂层厚时的滑动摩擦,被供于显影。没有使用于显影的调色剂为了从显影辊401上剥掉后回收到显影容器406中,再次受到供给辊403的滑动摩擦。另外,在接触显影方式中,调色剂再次受到在感光鼓100与显影辊401之间被显影时的滑动摩擦。这样,伴随着图像形成动作的该一系列动作都伴有调色剂与部件的接触,每次这样的接触都使调色剂反复受到负荷,显影容器406内的调色剂的一部分或全部因这样的负荷而受到损伤,从而使得外加在调色剂表面上的硅等的添加剂埋入调色剂粒子自身中或者使上述硅石等的添加剂游离。因此,调色剂其作为显影剂所要求的流动性、带电性等的性能逐渐变差。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研究,这样地劣化了的调色剂,由于其带电性、流动性等降低,在补给未劣化的调色剂时,会产生由相互的调色剂引起的凝聚,有时在图像上产生浓度不均匀、灰雾、调色剂块落下(斑点上的调色剂块落下到图像上)。特别是,该现象在由于近年来对图像形成装置打印速度的高速化、节能化的要求,特别是考虑到定影特性使作为调色剂特性的调色剂的熔点降低的技术倾向中显现出来。而且,在由于硅石等的外添加剂而对调色剂本身赋予较大的流动性或带电性等时,也显著地显现出来。该问题,即使在使用检测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的减少后一次集中补给调色剂的方式、或分为包括显影辊的显影室和收容调色剂的调色剂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像载持体;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具有:显影剂载持体,该显影剂载持体载持显影剂,用显影剂对形成在上述像载持体上的静电像进行显影;显影剂供给机构,该显影剂供给机构与上述显影剂载持体接触,向上述显影剂载持体供 给显影剂;显影剂限制机构,该显影剂限制机构用于限制载持在上述显影剂载持体上的显影剂的量;显影剂补给机构,该显剂补给机构用于向上述显影装置补给显影剂;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用于控制从上述显影剂补给机构向上述显影装置补给显影剂,   其中,上述显影装置具有显影剂搅拌机构,该显影剂搅拌机构用于对由上述显影剂补给机构补给的显影剂进行搅拌,并供往上述显影剂供给机构,上述显影剂搅拌机构的下端设置成,位于上述显影剂供给机构上端的铅直方向上方、且位于上述显影剂载持体与 上述显影剂限制机构的接触部的铅直方向上方,上述控制机构控制上述显影剂补给机构,以便使上述显影剂搅拌机构近旁的显影剂面高度保持在上述显影剂搅拌机构下端的铅直方向上方、且上述显影装置的上面的壁的铅直方向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绪方宽明川崎修平山口诚士上原慎司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