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散热用石墨烯/高分子复合导热绝缘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1342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散热用石墨烯/高分子复合导热绝缘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导热绝缘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绝缘层、导热层和保护层,其中,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高分子基材膜以及分散于所述第一高分子基材膜中的导热填料,所述导热填料包括AlN、SiC和Al2O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导热层包括第二高分子基材膜以及分散于所述第二高分子基材膜中的导热材料,所述导热材料包括纳米石墨烯、碳纳米管和改性氮化硼,所述改性氮化硼由纳米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掺杂于氮化硼中获得;所述保护层包括第三高分子基材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导热绝缘膜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且力学性能也能够满足使用需求,适合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散热。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散热用石墨烯/高分子复合导热绝缘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热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散热用石墨烯/高分子复合导热绝缘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通常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气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依靠电池驱动,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电池中电解液是用于隔绝燃烧来源,隔膜是用于提高耐热温度,而散热则主要是为了降低电池温度,避免积热过多引发电池热失控。因为如果电池温度急剧升高到300℃,即使隔膜不熔化收缩,电解液自身、电解液与正负极也会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而释放气体,形成内部高压而爆炸,因此采用合适的散热方法对于电池而言至关重要。
[0003]一般的散热方式包括风冷和液冷,风冷是在电池包一端加装散热风扇,另一端设置通风孔,使空气在电芯的缝隙间加速流动,带走电芯工作时产生的高热量,在电极端顶部和底部各自加伤导热膜,让顶部、底部不易散发的热量通过导热膜传导到金属外壳上散热,同时,导热膜还需要有高力学强度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散热用石墨烯/高分子复合导热绝缘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绝缘层、导热层和保护层,其中: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高分子基材膜以及分散于所述第一高分子基材膜中的导热填料,所述导热填料包括AlN、SiC和Al2O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导热层包括第二高分子基材膜以及分散于所述第二高分子基材膜中的导热材料,所述导热材料包括纳米石墨烯、碳纳米管和改性氮化硼,所述改性氮化硼由纳米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掺杂于氮化硼中获得;所述保护层包括第三高分子基材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散热用石墨烯/高分子复合导热绝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中:所述导热材料的质量为所述第二高分子基材膜质量的20~60%;和/或,所述绝缘层中:所述导热填料的质量为所述第一高分子基材膜质量的15~4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散热用石墨烯/高分子复合导热绝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中:所述纳米石墨烯、碳纳米管和改性氮化硼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15~30%和65~8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散热用石墨烯/高分子复合导热绝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分子基材膜的材质包括PP、PC、PET、PETG、PVC、PI、TPE、PEEK和硅胶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第二高分子基材膜的材质包括PP、PC、PET、PETG、PVC、PI、TPE、PEEK和硅胶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第三高分子基材膜的材质包括PP、PC、PET、PETG、PVC、PI、TPE、PEEK和硅胶中的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散热用石墨烯/高分子复合导热绝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分子基材膜的材质为PET,所述第二高分子基材膜的材质为硅胶,所述第三高分子基材膜的材质为PVC。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散热用石墨烯/高分子复合导热绝缘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氮化硼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硼砂和尿素分别干燥脱水后,粉碎至100~120目,然后混合后升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江海周光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海洋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