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新华专利>正文

一种感染科用感染疾病血样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134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染科用感染疾病血样处理装置,包括试管架和顶盖,所述试管架顶端与顶盖活动连接,所述顶盖内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口,所述顶盖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口,所述第二固定口直径与第一固定口直径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固定口、第二固定口、活动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卡柱和凹孔的配合动作,通过第一固定口将试管插入第二固定口中,试管壁推动活动杆翻转,活动杆进一步将试管夹紧,并带动卡柱与凹孔相抵,将活动杆固定,操作简单,避免试管放置后发生松动,导致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导致试管碎裂,使得血样泄漏,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且适用于不同粗细的试管。于不同粗细的试管。于不同粗细的试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染科用感染疾病血样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感染科用感染疾病血样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感染疾病血样进行处理时,往往会运用试管对血样进行收集,以便于对血样进行分析、研究和处理。
[0003]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试管收集血样后,放置在试管架中容易发生松动,导致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导致试管碎裂。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感染科用感染疾病血样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感染科用感染疾病血样处理装置,通过第一固定口、第二固定口、活动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卡柱和凹孔的配合动作,通过第一固定口将试管插入第二固定口中,试管壁推动活动杆翻转,活动杆进一步将试管夹紧,并带动卡柱与凹孔相抵,将活动杆固定,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感染科用感染疾病血样处理装置,包括试管架和顶盖,所述试管架顶端与顶盖活动连接,所述顶盖内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口,所述顶盖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口,所述第二固定口直径与第一固定口直径相等,所述第一固定口与第二固定口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口四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中间位置与活动槽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顶端靠近第二固定口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活动杆一端与活动槽侧壁固定连接;
[0007]所述活动槽顶壁截面呈弧形,所述活动槽顶壁与活动杆相匹配,所述活动杆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侧壁滑动连接有卡柱,所述卡柱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底端与凹槽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槽顶壁开设有若干凹孔,所述凹孔与卡柱卡接。
[0008]优选的,所述卡柱顶端呈弧形,所述凹孔与卡柱相匹配。
[0009]优选的,所述活动杆底端呈半球状,所述活动杆底端由软质橡胶材料制备而成。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口数量设置为十二个,十二个所述第一固定口于顶盖内部均匀设置,所述固定块数量同样设置为十二个。
[0011]优选的,所述顶盖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试管架两侧顶端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相匹配,所述顶盖通过限位块与试管架活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顶盖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由PVC材料制备而成。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通过第一固定口、第二固定口、活动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卡柱和凹孔的配合动作,通过第一固定口将试管插入第二固定口中,试管壁推动活动杆翻转,活动杆进一步将试管夹紧,并带动卡柱与凹孔相抵,将活动杆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操作简单,避免试管放置
后发生松动,导致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导致试管碎裂,使得血样泄漏,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且适用于不同粗细的试管。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图4中A部结构放大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试管架;2、顶盖;3、第一固定口;4、固定块;5、第二固定口;6、活动槽;7、活动杆;8、第一弹簧;9、卡柱;10、第二弹簧;11、限位块;12、把手;13、凹槽;14、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4]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5所示的一种感染科用感染疾病血样处理装置,包括试管架1和顶盖2,所述试管架1顶端与顶盖2活动连接,所述顶盖2内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口3,所述顶盖2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内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口5,所述第二固定口5直径与第一固定口3直径相等,所述第一固定口3与第二固定口5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口5四侧均开设有活动槽6,所述活动槽6内部设置有活动杆7,所述活动杆7中间位置与活动槽6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7顶端靠近第二固定口5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远离活动杆7一端与活动槽6侧壁固定连接;
[0025]所述活动槽6顶壁截面呈弧形,所述活动槽6顶壁与活动杆7相匹配,所述活动杆7顶端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侧壁滑动连接有卡柱9,所述卡柱9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0,所述第二弹簧10底端与凹槽13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槽6顶壁开设有若干凹孔14,所述凹孔14与卡柱9卡接。
[0026]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柱9顶端呈弧形,所述凹孔14与卡柱9相匹配,避免卡柱9卡死。
[0027]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杆7底端呈半球状,所述活动杆7底端由软质橡胶材料制备而成避免试管与活动杆7接触时碎裂。
[0028]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口3数量设置为十二个,十二个所述第一固定口3于顶盖2内部均匀设置,所述固定块4数量同样设置为十二个,便于放置多个试管。
[0029]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盖2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所述试管架1两侧顶端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11与限位槽相匹配,所述顶盖2通过限位块
11与试管架1活动连接,便于将试管架1与顶盖2分离,进一步便于对试管中血样进行集中处理。
[0030]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盖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12,所述把手12由PVC材料制备而成,便于端起顶盖2,使之与试管架1分离。
[0031]实施方式具体为:放置试管时,将试管通过第一固定口3插入第二固定口5内,当试管壁与活动杆7相抵时,试管推动活动杆7翻转,此时由于凹孔14的阻碍作用,卡柱9向远离凹孔14方向运动,并与凹孔14分离,当相远离的两个活动杆7底端之间距离与试管直径相等时,活动杆7停止翻转并将试管夹紧,同时,由于第二弹簧10的弹力作用,卡柱9向远离第二弹簧10方向运动,并与相邻的凹孔14相抵,将活动杆7固定,继续向试管架1底壁方向插入试管,直至试管与试管架1底壁相抵,即试管放置完毕,当取出试管使用后,由于第一弹簧8的弹力作用,活动杆7恢复到原来位置,便于下次使用,通过第一固定口3将试管插入第二固定口5中,试管壁推动活动杆7翻转,活动杆7进一步将试管夹紧,并带动卡柱9与凹孔14相抵,将活动杆7固定,操作简单,避免试管放置后发生松动,导致运输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染科用感染疾病血样处理装置,包括试管架(1)和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架(1)顶端与顶盖(2)活动连接,所述顶盖(2)内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口(3),所述顶盖(2)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内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口(5),所述第二固定口(5)直径与第一固定口(3)直径相等,所述第一固定口(3)与第二固定口(5)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口(5)四侧均开设有活动槽(6),所述活动槽(6)内部设置有活动杆(7),所述活动杆(7)中间位置与活动槽(6)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7)顶端靠近第二固定口(5)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远离活动杆(7)一端与活动槽(6)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槽(6)顶壁截面呈弧形,所述活动槽(6)顶壁与活动杆(7)相匹配,所述活动杆(7)顶端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侧壁滑动连接有卡柱(9),所述卡柱(9)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0),所述第二弹簧(10)底端与凹槽(13)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槽(6)顶壁开设有若干凹孔(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董新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