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粉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751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碳粉盒,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碳粉盒中,由透明部件形成封闭构成碳粉盒(50)的壳体(51)的开口部的封盖(60)。因此,在更换碳粉盒时,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前面侧容易地确认碳粉的颜色,而且不需要附加新的确认颜色用部件,有助于降低成本。并且,在沿碳粉盒(50)外周长方向的区域(R3)上,不形成斜度,在显像器(10)的内壁上,能防止两者间产生间隙,在碳粉盒(50)滑动时能可靠地关闭显像器(10)的碳粉补给口的活动挡板,能防止碳粉泄露而污染图像形成装置。(*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碳粉盒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有如后面所述文献中记载的旋转滚型显像器。在这样的显像器中,旋转滚内容纳有多个碳粉盒,各色显像器与碳粉盒一起转动。在旋转滚型显像器中,当碳粉盒内的碳粉被消耗用完、在更换新的碳粉盒时,让显像器停止转动。然后,打开内部构件,将整个碳粉盒在用户面前露出,用户从各碳粉盒中选择需要更换的碳粉盒。此时,要求让用户对每个碳粉盒位置在哪里一目了然,并且要求碳粉盒的更换操作性好。当然还要求,为了进行更换,在用户拔出旧碳粉盒、插入更换的新碳粉盒时,碳粉不能溢出的结构。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现有技术已知有如特开平6-258911号公报,特开平8-146744号公报,实开平3-246633号公报所述的碳粉盒。为了便于识别碳粉盒内碳粉的颜色,在碳粉盒上贴上表示颜色的标签,或对封盖进行着色等。或者是在碳粉盒本体(以下,称盒体)上设置透明部件窗口。因此,在碳粉盒的组成中,除了必不可少的盒体和封盖以外,还有新添的标签和窗用部件,或者对于每一种碳粉都需要不同颜色封盖,有导致成本增大的问题。另外,在设置窗口时,由于窗口的位置等,使得当碳粉盒内碳粉的剩余量很少时,从窗口很难看清碳粉,有碳粉的颜色难以识别的问题。另一方面,已知有这样的结构,在更换碳粉盒时,为了防止碳粉溢出,用活动挡板(Shutter)等预先挡住碳粉盒的补给口,当在装置内安装碳粉盒时,装置一侧使碳粉盒的活动挡板移动、打开补给口。更详细地,根据碳粉盒向装置内部的显像器内插入时的滑动动作,已关闭碳粉盒侧的碳粉补给口的活动挡板、在显像器侧的活动挡板附近的端部被推开,另外,在靠近粉盒的碳粉侧的补给口端部、将已关闭显像器侧的碳粉补给口的活动挡板打开。反之,通过在拉开显像器内容纳的碳粉盒时的滑动动作,在碳粉盒碳粉侧的补给口中,被推压打开的活动挡板由弹簧作用关闭,另外,在碳粉盒侧设置的爪钩动作、挂住显像器碳粉补给口活动挡板的附近端部而闭合,然后爪钩从活动挡板的端部离开并释放,碳粉盒从显像器中被拔出。作为公开了这样的现有的碳粉盒的文献,例如,有实开平03-69162号公报。可是,现有的碳粉盒的外周及显像器的内壁,要考虑注塑成形模具的形状,要在模具的移动方向(长方向)上容易脱模,从图中右侧(图像形成装置的前面侧)的前端附近至图中左侧的后端附近的、大致整个区域被做成带斜度的形状。一旦具有这样的锥体外形,在碳粉盒插入显像器内部时不会产生大的松动。因而,这样,就不会给碳粉盒的碳粉补给口的活动挡板的打开动作、及显像器的碳粉补给口的活动挡板的打开动作带来障碍。此时,把碳粉盒在显像器内容纳状态的两者的间隙作为Y1。然而,在往外拔出显像器内插入的碳粉盒时,在显像器的内壁和碳粉盒外周之间产生比所述间隙Y1大的间隙Y2,会产生较大的松动。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碳粉盒碳粉补给口的活动挡板,因为在闭合方向由弹簧作用的力,所以能可靠地闭合。可是,显像器碳粉补给口的活动挡板,由于碳粉盒上设置的爪钩从显像器碳粉补给口的活动挡板附近端部脱离而不能闭合,碳粉会从显像器中泄漏、容易造成图像形成装置内部污染。本技术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容易识别各色碳粉盒内碳粉的颜色和剩余量、而且有很好的碳粉盒更换操作性、更换时碳粉无泄漏的碳粉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碳粉盒,在能更换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碳粉盒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在长方向上延伸、大体上呈圆筒形状并在内部容纳碳粉的第1部分,和沿所述长方向与所述第1部分一体形成的、大体上呈三角形状的第2部分,和沿所述长方向与所述第1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一体形成的第3部分的容纳容器;设置在所述第1部分上的碳粉搅拌部件;设置在所述第3部分上的螺旋杆;设置在所述第3部分的一端上并将由所述螺旋杆输送的碳粉排出的排出口;在更换所述碳粉盒时,以所述碳粉盒对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进行相对移动来开闭所述排出口的盖体;为使所述螺旋杆和所述碳粉搅拌部件旋转而设在所述容纳容器的一端及所述容纳容器外部的多个齿轮;闭塞沿所述容纳容器的长方向、与设置所述多个齿轮侧相反侧的一端,具有能拉出所述容纳容器用的把手并可辨别所述容纳容器内所容纳的碳粉颜色及量的封盖。所述容纳容器,也可以至少在其一部分上,沿所述长方向具有斜度部。所述容纳容器,可具有沿所述长方向倾斜的斜度部和非斜度部。所述碳粉盒,也可以具有用于开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侧补给口的开闭部件。所述碳粉盒,通过所述螺旋杆的旋转,将碳粉沿所述长方向、集中于所述容纳容器的中央部,并由所述螺旋杆旋转,从所述中央部附近向所述开口部输送碳粉。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可应用本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纵剖面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碳粉盒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3同碳粉盒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其他实施例的碳粉盒及显像器外形形状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在同显像器的碳粉补给口附近的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首先,参照图1说明可应用本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该图像形成装置,除了处理单元(Process unit)以外,例如还具有收容图中未示出的给纸单元、双面印刷单元、手送纸单元等的机筐。处理单元具有,沿图像形成装置的前背面方向(垂直纸面方向)延伸的管轴的感光体鼓111(图像载体)。在感光体鼓111的周围,沿感光体鼓111的转动方向(图中,箭头方向)设置有带电装置112、未图示的曝光装置、黑色(K)显像器114、旋转滚(Revolver)115、中间转写带116及鼓清洗器117。带电装置112,使感光体鼓111外周的鼓表面带有规定电位。在曝光装置中,被配设在处理单元下端附近,根据使带有规定电位的鼓表面曝光而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在形成彩色图像的本装置中,曝光装置按照颜色分解的图像数据使鼓表面曝光,在鼓表面形成各色的静电潜像。黑色显像器114被配置在感光体鼓111和对曝光装置之间,即,相对于感光体鼓111在重力方向的下方对向配置。黑色显像器114,向由曝光装置在鼓表面形成黑色用的静电潜像供给黑色显像剂并显像,在鼓表面形成黑色显像剂像。并且,黑色显像器114从碳粉盒114a供给碳粉及显像剂。旋转滚115被设在感光体鼓111的图中与左侧相邻并能旋转。旋转滚115具有与黑色显像器114基本同样结构的黄色显像器10Y、品红色显像器10M和青绿色显像器10C。各显像器沿旋转滚115的转动方向,被可接触、脱开自如地容纳在旋转滚115内。另外,各显像器有容纳各种颜色碳粉及显像剂的碳粉盒50Y、50M、50C。各颜色显像器10Y、10M、10C,通过使旋转滚115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可从感光体鼓111侧方向选择性地与感光体鼓表面对向配置。中间转写带116被配置在相对感光体鼓111在重力方向的上方滚动接触的位置,并被卷绕架设在驱动辊116a、转写前辊116b、转写对向辊116c和张紧辊116d上。在中间转写带1 16内侧,设有使中间转写带116与鼓表面滚动接触、并用于将在鼓表面形成的显像剂像转写在中间转写带116上的1次转写辊121。2次转写辊124,被设置在通过中间转写带116、可与转写对向辊116c把传送转写纸的纵向传送路126夹在中间的位置上。在该纵向传送路126上,设有将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粉盒,在能更换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碳粉盒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在长方向上延伸、大体上呈圆筒形状并在内部容纳碳粉的第1部分,和沿所述长方向与所述第1部分一体形成、大体上呈三角形状的第2部分,和沿所述长方向与所述第1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一体形成的第3部分的容纳容器;    设置在所述第1部分上的碳粉搅拌部件;    设置在所述第3部分上的螺旋杆;    设置在所述第3部分的一端上并将由所述螺旋杆输送的碳粉排出的排出口;    在更换所述碳粉盒时,以所述碳粉盒对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进行相对移动来开闭所述排出口的盖体;    为使所述螺旋杆和所述碳粉搅拌部件旋转而设在所述容纳容器的一端及所述容纳容器外部的多个齿轮;    闭塞沿所述容纳容器的长方向、与设置所述多个齿轮侧相反侧的一端,具有能拉出所述容纳容器用的把手并可辨别所述容纳容器内所容纳的碳粉颜色及量的封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芳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