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0595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包括粉仓、送粉辊和显影辊。显影辊俩轴端分别支承于显影装置框架上,其辊身位于粉仓出粉口中。显影辊中轴一侧同出粉口之间的间隙由出粉刀封闭。出粉刀背对粉仓的外表面由盖板覆盖。出粉刀由刚性支架和弹性片构成。在垂直于显影辊中轴的截面上,刚性支架一端支承于显影装置框架上,另一端自由悬置。在相同截面上,弹性片一端固定于刚性支架自由端上,另一端带有弯折端头。该弯折端头在弯折部位同显影辊表面保持外切接触。该显影装置可使出粉刀在显影辊中轴方向上与整个显影辊形成均匀的接触,从而在显影辊上获得均匀的碳粉分布。(*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例如激光打印机用的显影装置,特别是 装配有用于传输碳粉的送粉辊和把碳粉传递至感光鼓以转换静电潜像成为可视 图像的显影辊之显影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例如激光打印机,是通过激光扫描照射带有预定电势 的感光鼓,在其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将该静电潜像以预定的碳粉进行显影,进 而将经过显影的图像转印到纸张上,之后把转印获得的图像定影,成为肉眼能 够观察的可视图像,由此实现图像一一信号一一图像之间的转换。常见的激光打印机,在其机壳内设置有充电辊、感光鼓、激光扫描机构、 显影装置、转印辊和定影辊等。感光鼓由充电辊充电至预定电势,并响应由激光扫描机构发射的激光束, 形成对应于待打印图像的静电潜像。显影装置在其内设的容器中存储碳粉,并利用送粉辊和显影辊将碳粉传送 至带有静电潜像的感光鼓。感光鼓上形成的可视图像通过转印辊转印到位于感光鼓和转印辊之间的纸 张上,最后利用定影辊把纸张上的碳粉图像予以定影。上述显影装置, 一方面利用粉仓承担碳粉的储藏任务,另一方面,送粉辊 和显影辊同时设置于显影装置的内部,通过送粉辊和显影辊实现碳粉在送粉辊 和显影辊之间的转运以及碳粉在显影辊与感光鼓之间的传递,完成感光鼓静电 潜像和可视图像之间的转换。显影装置整体上包括粉仓、送粉辊和显影辊。其 与感光鼓所在的图像处理单元之间可以通过销轴和销孔实现固定连接,这种方 式得到的是一体式激光打印机处理盒;或者分别作为独立部件制造、分离储运 或出售,而于装机时合体装配,这种方式得到的是分体式激光打印机处理盒。例如,国内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00128815.6公开了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 置利用一种低摩擦刮刀调整显影辊上碳粉层的厚度。这种低摩擦刮刀的长边方 向的一个边沿与显影辊的辊面接触,相对的边沿与偏压部件接触。通过偏压部 件施加的垂直于显影辊中轴的弹性作用力使低摩擦刮刀抵靠于显影辊辊面。偏 压部件是形似弓状的弓形弹簧,其弓腹中部的外侧可拆卸地固定于显影装置框 架上,弓体两端抵靠于前述低摩擦刮刀的相对边沿上。偏压部件向低摩擦刮刀 施加的弹性作用力数值约为1400g。由此,偏压部件通过弓体两端同低摩擦刮 刀的接触,把弓形弹簧产生的弹力通过其端部的两个接触点传递至低摩擦刮刀 上,促使低摩擦刮刀实时调整其与显影辊表面之间因显影辊转动而形成的间隙 变化,达到维持显影辊表面碳粉层厚度均匀的目的。然而,由于显影辊的工作面具有不短于记录介质例如纸张幅宽的长度,调整显影辊整个工作面上碳粉层 厚度的任务要求低摩擦刮刀的长度同显影辊的工作面长度适应,因此,这种两 点式的弹力传输作用方式,尤其是在作用力传出点位于低摩擦刮刀两端附近的 状态下,低摩擦刮刀的作用力接受点之间的中间部分将承受不均匀的作用力, 容易导致低摩擦刮刀因应力分布不匀而发生形变,例如其中部在垂直于长边的 方向上形成上翘或下凹,进而引起显影辊表面碳粉层厚度沿显影辊轴向上的分 布变得不均匀,使打印图像变得颜色深浅不一。在上述结构基础上,还有对低摩擦刮刀的进一步改进,例如在低摩擦刮刀 上设置海绵层和在位于海绵外部接触显影辊的表面设置用于控制出粉量的薄 片。然而,这种调整也存在一定的缺憾,表现为在其显影辊旋转过程中,海绵 层及薄片在显影辊表面摩擦力的作用下有偏离显影辊表面的运动趋势。相应的 解决办法是在海绵层及薄片偏离显影辊表面的运动方向上,于低摩擦刮刀支架 上设置防滑构件,以阻碍海绵层及薄片发生偏离显影辊表面的运动。但是,正 如上文介绍的,使用弓形弹簧容易在低摩擦刮刀受力点附近形成较大压力,进 而产生较大摩擦力。该摩擦力容易导致薄片产生应力集中而发生局部屈曲或弯 折,造成低摩擦刮刀和显影辊之间不均匀的接触状态,导致打印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例如激光打印机用的显影 装置,该显影装置可调节显影辊上碳粉层的厚度达到均匀的状态,且其刮刀能 够在自身长度方向获得基本均匀的应力分布。根据上述目的,本技术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包括由粉仓座 包围形成的粉仓、可以传送碳粉的送粉辊和可以吸附碳粉并将其传递至感光鼓 所在感光单元的显影辊。显影辊的两个轴端分别支承于显影装置的相应框架 上。显影辊辊身位于粉仓的出粉口中。显影辊中轴一侧同出粉口之间的间隙由 出粉刀封闭。出粉刀背对粉仓的外表面由连接显影装置框架的盖板覆盖。出粉 刀由刚性支架和弹性片构成。在垂直于显影辊中轴的截面上,刚性支架一端支 承于显影装置框架上,另一端自由悬置。在垂直于显影辊中轴的截面上,弹性 片一端固定于刚性支架自由端上,另一端带有弯折端头。弹性片的弯折端头在 弯折部位同显影辊表面保持外切接触。优选地,前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其弹性片弯折端头的弯折方 向由显影辊旋转方向的上游指向下游。较好地,前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在其刚性支架背对粉仓的外 表面上,设置有沿背对粉仓的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凸起。盖板对应于该凸起的 部位设置有数量对应的凹孔。该凸起可拆卸地插入凹孔中。凹孔沿显影辊直径 方向背对显影辊中轴的一端同凸起保持压迫接触。择优地,前述显影装置,其凹孔在凸起的插入方向贯穿盖板。较佳地,前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其凸起的数量为两个,它们 相对于刚性支架长度方向的中部对称分布。更好地,前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其凸起之一到刚性支架长度 方向的中部和刚性支架长度方向最近的端部的距离相等。本技术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通过采用同时在显影辊轴向 上延伸的由刚性支架和弹性片构成的出粉刀,把弹性片固定支撑于刚性支架 上,进而通过弹性片的弯折端头同显影辊表面形成弹性外切接触,达到了在接 触部位获得均匀碳粉分布的目的。而且,进一步在出粉刀刚性支架上设置多个 凸起和在盖板上设置对应的多个凹孔的形式,使出粉刀刚性支架通过凸起所传 递的来自盖板的压迫作用获得沿显影辊直径方向指向显影辊中轴的作用力,进 而在出粉刀弹性片自身所具有的一定弹性压迫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盖板的协同作用使出粉刀弹性片在显影辊中轴方向上与整个显影辊形成均匀的接触;此外,在回收显影装置时,通过改变局部区域对应的凸起和凹孔的位置和大小,即可调整出粉刀弹性片与显影辊相应部位的接触压力;其三,由于盖板凹孔同 出粉刀刚性支架之间的接触点增加,加大了出粉刀刚性支架接受盖板压迫的受 力面积,进而减少了出粉刀刚性支架与盖板接触部分的变形程度,使出粉刀刚 性支架应力分布趋于均衡;最后,变显影装置框架与弓形弹簧弓腹接触的原有 单点定位方式,为本技术的多点接触定位方式,从而改变了原有显影装置 框架与弓形弹簧的单接触点方式,减小了显影装置框架局部所承受的作用力, 降低了显影装置框架与盖板接触部分的变形程度。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实施例一透视图。图2本技术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实施例一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本技术显影装置实施例一中出粉刀和盖板装配结构示意图一。图4本技术显影装置实施例一中出粉刀和盖板装配结构示意图二。图5a本技术显影装置实施例一中盖板透视图一。图5b本技术显影装置实施例一中出粉刀透视图一。图6a本技术显影装置实施例一中盖板透视图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显影装置,包括由粉仓座包围形成的粉仓、可以传送碳粉的送粉辊和可以吸附碳粉并将其传递至感光鼓所在感光单元的显影辊,所述显影辊的两个轴端分别支承于所述显影装置的相应框架上,所述显影辊辊身位于所述粉仓的出粉口中,所述显影辊中轴一侧同所述出粉口之间的间隙由出粉刀封闭,所述出粉刀背对所述粉仓的外表面由连接所述显影装置框架的盖板覆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粉刀由刚性支架和弹性片构成,所述刚性支架在垂直于所述显影辊中轴的截面上一端支承于所述显影装置框架上,其另一端自由悬置,所述弹性片在垂直于所述显影辊中轴的截面上一端固定于所述刚性支架自由端,其另一端带有弯折端头,所述弹性片弯折端头在弯折部位同所述显影辊表面保持外切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