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打印机用显影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514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激光打印机用显影盒,包括设置于碳粉仓框架上的碳粉仓、搅拌架、清洁件、显影辊、送粉辊及显影室。碳粉仓横向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一个位于同一直线上的透光窗。清洁件以滑动接触方式清除透光窗上沾附的碳粉。搅拌架和清洁件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基本上沿着转动轴的直径方向向外延伸。搅拌架的延伸末端面与碳粉仓内壁下部表面保持滑动接触。该显影盒可获得准确的碳粉存量信息,进而可显著降低碳粉仓中的碳粉残存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激光打印机用显影盒,特别是可以与感光鼓等所在照相单元、转引辊所在的转印单元以及定影辊所在的定影单元分离的显影盒,用于把感光鼓形成的静电潜像形成由碳粉等显影剂记录的可视图像。
技术介绍
通常的影像形成装置包括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色带打印机以及LED打印机等。其中,激光打印机具有性能卓越、高效的特点,在当今社会得到蓬勃发展。激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是,激光器将计算机输出的信息进行高频调制,由数据控制系统转换成字符点阵。载有字符信息的激光束经过光学系统,沿感光鼓的轴线匀速扫描到感光鼓的鼓面上,从而形成与输入信息相对应的静电潜像,并通过感光鼓上的电荷将碳粉吸附于鼓上,填充隐藏的图像。当感光鼓转动时,将可见的图像转印到纸上,然后通过加热加压使图像浸入纸的纤维中,并最后固化在纸上。碳粉是实现图——光——电——图转换的最终成像介质。通常,鼓、粉一体式成像装置的显影辊就设置于感光鼓周围,以利碳粉影像形成于感光鼓上。显影辊的碳粉来自碳粉仓。碳粉仓的储粉量受仓体容积限制,因此,粉仓中的碳粉用尽后须由专用的碳粉盒或墨粉盒提供。因此,不同的打印机结构,导致与其配套的碳粉盒具有不同的构造。例如日本国兄弟工业株式会社出品的打印机和碳粉盒,在构造上形成了自具特色的一个产品系列。其碳粉盒的主要功能块包括光电转换单元、充电单元、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和定影单元。光电转换单元的主要构件是感光鼓。充电单元主要包括正电荷栅控式电晕充电辊。显影单元由用于储存碳粉的储粉室、显影室和显影辊构成。转印单元主要包括转印辊。定影单元由加热辊和加压辊构成。在碳粉盒装入激光打印机的使用状态下,感光鼓表面由充电辊均匀地充电。激光扫描器向感光鼓发射含有图像信息的激光,在感光鼓表面形成对应的静电潜像。来自显影辊的碳粉将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转换成可视图像。随着感光鼓的旋转,由碳粉在感光鼓表面形成的可视图像换位至转印辊。经转印辊转印电压的作用,将可视图像转印至纸张等记录介质上,随后经加热辊和加压辊对记录介质上的可视图像进行加热加压后,将可视图像完全固化于记录介质上。这样完成一个基本成像操作。随着打印过程的深入,上述显影单元储粉室中的碳粉逐渐被消耗。为防碳粉不足导致打印中断或质量下降,要实时监测和及时补充碳粉。中国专利技术专利00106749公开了一种用于监测显影单元储粉室中碳粉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在显影装置上设置了一个显影罩;一个显影剂容器;一个透光窗;一个清洁件;一个显影剂搅拌和传送件。其中,清洁件位于显影剂容器中,它可以恒定角速度相对转动轴沿着通过显影剂容器与显影罩相通的开口向上运动的方向转动。它与透光窗之间以可滑动接触的方式清洁透光窗。显影剂搅拌和传送件包括相对显影剂容器内表面可移动的刮片。该刮片相对清洁件转动轴以与清洁件转动角速度相同的角速度转动。其延伸方向与清洁件保持180度相位差。这种清洁方式使透光窗在搅拌传送件和清洁件经过透光窗时,有可能在一个清洁周期中发生两次透光行为,从而给光检测机构留下的平均监测时间相对较长,光接收元件获得的光信号平均加强一倍,因此,在显影剂容器中碳粉被消耗至一定程度时,即可能发出碳粉耗尽的误报信号,导致客户在一个不恰当的时刻更换补充碳粉,造成碳粉浪费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残留碳粉的显影盒。上述目的的激光打印机用显影盒,包括碳粉仓、搅拌架、清洁件、显影辊、送粉辊及显影室。碳粉仓和显影室形成于碳粉仓框架上。显影辊和送粉辊位于显影室中。送粉辊将碳粉传送至显影辊。显影室和碳粉仓之间设置有供碳粉流动的通道。搅拌架和清洁件设置于支承在碳粉仓的横向两个侧壁上的转动轴上。搅拌架搅拌碳粉仓中的碳粉并将其传送至显影室。碳粉仓的横向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基本上位于同一直线上的透光窗。清洁件以与透光窗滑动接触的方式清除其上沾附的碳粉。其特点是搅拌架和清洁件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基本上共同沿转动轴的直径方向向外延伸。搅拌架的延伸末端面与碳粉仓的内壁下部表面保持滑动接触,与显影室和碳粉仓之间设置的碳粉流动通道临近碳粉仓的表面也保持滑动接触。这样可以把碳粉仓下部的碳粉尽可能送入显影室中。在搅拌架上进一步设置透粉孔,以允许碳粉在其中自由穿越。这样可以避免将过量的碳粉送入显影室,造成堆积。本技术将显影盒碳粉仓中的搅拌架与清洁件合体设置之后,清洁件与搅拌架将在同一时刻越过透光窗所在位置。在这种运行状态下,如果碳粉仓处于满碳粉或存有部分碳粉的状态,当清洁件与搅拌架经过透光窗时,则由于碳粉本身的流动性,碳粉将迅速填入搅拌架前行方向的后部,从而遮断光路,获得碳粉仓存有碳粉的信息;如果碳粉仓中的碳粉接近耗尽状态,当清洁件与搅拌架经过透光窗时,在搅拌架旋转前行后,剩余碳粉的厚度将不足于遮蔽光路,从而获得碳粉耗尽的信息。因此,无论何种状态,透光窗在一个监测周期中均只有一次透光的可能性。这种搅拌架与清洁件合体设置的结构方式,可以减少机械搅动对碳粉造成的扰动,避免形成碳粉雾化,提高透光窗的透光效率,以获得准确的碳粉耗用状态信息,从而将碳粉仓中碳粉的残存量降至最小程度。此外,在搅拌架上设置透粉孔,一定程度上可以对送入显影室的碳粉量实施控制,使其不会因为碳粉仓中的碳粉存量而发生剧烈变化,造成显影室碳粉过量堆积或存量不足,影响打印质量。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激光打印机用显影盒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本技术激光打印机用显影盒侧视图。图3本技术激光打印机用显影盒搅拌架与清洁件实施方式之一。图4本技术激光打印机用显影盒搅拌架与清洁件实施方式之二。具体实施方式图1、2、3、4分别示出本技术激光打印机用显影盒具体实施方式的不同状态和不同结构部位图示。为了节约说明书篇幅和达到简洁的目的,本技术省略了显影盒与有关处理单元连接关系的图示和文字说明,转而重点描述显影盒中有关搅拌架和清洁件的结构。有关处理单元例如感光鼓、激光系统、转印辊等的详细描述,读者可参阅00106749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请参阅图1、2,显影盒的图示姿态为显影辊轴向平行于水平面的状态。该显影盒包括碳粉仓3、搅拌架2、清洁件5、显影辊4、送粉辊8及显影室6。本技术激光打印机用显影盒的碳粉仓3和显影室6形成于碳粉仓框架7上。显影辊4和送粉辊8位于显影室6中。送粉辊8将碳粉传送至显影辊4。显影室6和碳粉仓3之间设置有供碳粉流动的通道。搅拌架2和清洁件5设置于支承在碳粉仓3的横向两个侧壁71、72上的转动轴21上。搅拌架2搅拌碳粉仓3中的碳粉并将其传送至显影室6。碳粉仓3的横向两个侧壁71、72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基本上位于同一直线上的透光窗31(图中未示出侧壁71上的透光窗),该直线平行于显影辊轴向。清洁件5以与透光窗31滑动接触的方式清除其上沾附的碳粉。在碳粉仓3的上部壁面,开设铸模工艺口,采用盖板1封闭该工艺口。在碳粉仓框架7的侧壁72外侧面,设置一组相互啮合的齿轮,用于适时传送动力,使显影辊4、转动轴21等根据工作需要进入适当的旋转状态。图3是本技术激光打印机用显影盒采用的一种搅拌架和清洁件结构。搅拌架2包括支架22、支撑板24和刮片23。支架22自转动轴21的圆柱面沿平行于其直径的方向向外延伸,其数量可以为多个。支撑板24呈长方体形状,其长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激光打印机用显影盒,包括:碳粉仓、搅拌架、清洁件、显影辊、送粉辊及显影室,所述碳粉仓和显影室形成于碳粉仓框架上,所述显影辊和送粉辊位于所述显影室中,所述送粉辊将碳粉传送至所述显影辊,所述显影室和所述碳粉仓之间设置有供碳粉流动的通道,所述搅拌架和清洁件设置于支承在所述碳粉仓的横向两个侧壁上的转动轴上,所述搅拌架搅拌所述碳粉仓中的碳粉并将其传送至所述显影室,所述碳粉仓的横向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基本上位于同一直线上的透光窗,所述清洁件以与所述透光窗滑动接触的方式清除其上沾附的碳粉,    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架和清洁件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基本上共同沿所述转动轴的直径方向向外延伸,所述搅拌架的延伸末端面与所述碳粉仓的内壁下部表面保持滑动接触,所述搅拌架的延伸末端面与所述显影室和所述碳粉仓之间设置的碳粉流动通道临近所述碳粉仓的表面保持滑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燊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