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0509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外壳;环带;多个处理单元;以及多个扫描单元。每一个扫描单元与每一个处理单元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每一个处理单元的至少一部分沿倾斜方向插入外壳和从外壳移走。(*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将图像形成在记录媒体上的成像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配备多个扫描单元和处理单元,同时还配备传送显影剂图像或记录媒体的用于成像的环带的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已经提出了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配备传送显影剂图像或记录媒体的环带;配备对应多种颜色的多个感光鼓,使每个感光鼓面对该带的多个处理单元;多个扫描单元,每个扫描单元用于曝光和扫描相应感光鼓的表面以形成静电潜像,静电潜像由相应的处理单元通过使用相应颜色的显影剂显影;以及用于将形成在每个感光鼓表面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由环带传送的记录媒体上或者转印到环带自身上的转印单元。美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No.US2003/0147678A1已经提出了一种类型的成像装置,其中环带为中间转印带供支持显影剂。这种类型的成像装置以如下方式执行成像过程。当扫描单元根据图像数据曝光和扫描一种颜色的相应感光鼓以形成静电潜像时,相应的处理单元通过使用该颜色的显影剂显影静电潜像。显影剂图像通过转印辊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一旦所有颜色的显影剂图像都被叠加到其上面,这些显影剂图像就被转印到记录媒体上。日本专利公开号7-234622已经提出了另一种类型的成像装置,其中环带是传送记录媒体的传送带。在这种类型的成像装置中,显影剂图像被直接叠加到记录媒体上,而记录媒体由传送带传送,以在记录媒体上形成叠加的图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可以容易地做得结构紧凑,并且对于其中的处理单元具有优良的可维护性。为了得到上述以及其他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一个外壳;一个环带;多个处理单元;多个扫描单元;以及一个转印部分。环带被安装在外壳内并传送显影剂图像和记录媒体中的任一种。多个处理单元被安装在外壳内,与多种颜色一一对应,多个处理单元分别包括多个感光鼓,每个感光鼓都面对环带。多个扫描单元被安装在外壳内,并且为每个感光鼓都设置一个扫描单元,每个扫描单元用光扫描相应感光鼓的表面以形成静电潜像,每个处理单元用相应颜色的显影剂显影静电潜像。转印部分被安装在外壳内并将形成在每个感光鼓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环带或者由环带传送的记录媒体的任何一种的上面。扫描单元和处理单元交替地设置在水平方向上。每个扫描单元和每个处理单元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每个处理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以倾斜的方向插入到外壳内或者从外壳内移走。由于这样的结构,成像装置可以被做得结构紧凑,并且处理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容易地安装到成像装置或者从成像装置分离。根据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子单元,其可以可分离地安装到成像装置内,该带子单元包括带子单元框架;多个辊,以及环带。带子单元框架可以沿为包括多个感光鼓的成像装置限定的直线插入/移去路径移动,并且能被安装在成像装置中插入/移去路径上限定的安装位置上,带子单元框架可以沿插入路径以插入方向朝成像装置中的安装位置移动,带子单元框架可以沿插入/移去路径以移去方向从安装位置移除。多个辊由带子单元支撑。环带由这些辊支撑,环带能够围绕多个辊作环绕运动以传送图像和记录媒体中的任何一个,当带子单元框架位于成像装置中的安装位置时,环带的表面接触感光鼓。环带在环带和每个感光鼓的接触位置的移动方向和退出方向形成一个角度,当带子单元从安装位置在退出方向上开始移动时,该角度使环带表面和每个感光鼓之间的接触解除。通过这样的结构,带子单元可以容易地安装到成像装置并从成像装置分离。附图说明结合下面的附图阅读下述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的目标,特征和优点将更显而易见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的侧剖面图;图2说明如何更换图1的彩色激光打印机中的处理盒;图3是显示图1的出纸盘的修改的整体结构的侧剖面图;图4说明成像部分的状态,处理盒从该成像部分移走以通过使用螺丝起子调整扫描单元的取向;图5是安装在扫描器支撑架上的扫描单元的立体图;图6是显示从扫描器支撑架一侧看到的扫描单元内部的平面图;图7(A)是显示固定到图5中的扫描器支撑架上的扫描单元的外部的平面图; 图7(B)是取自图7(A)中的线VIIB-VIIB的固定到扫描器支撑架上的扫描单元的侧剖面图;图8是说明扫描单元的突起怎样设置在扫描器支撑架的凹陷上的放大的侧剖面图;图9是图1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修改的整体结构的侧剖面图;图10是安装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扫描器支撑架的扫描单元的立体图并且对应于第一实施例的图5;图11(A)是显示固定到图10中显示的扫描器支撑架上的扫描单元的外部的平面图并且对应于图7(A);图11(B)是取自图11(A)中的线XIB-XIB的固定到扫描器支撑架上的扫描单元的剖面图并且对应于图7(B);图12是说明扫描单元的旋转轴怎样被安装到扫描器支撑架的轴承部分的放大的侧剖面图;图13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侧剖面图;图14是显示供纸盒从图13的彩色打印机中退出的状态的侧剖面图;图15是显示供纸盒和带子单元从图13的彩色打印机中退出的状态的侧剖面图;图16是传送带和带子清洁装置从图15的带子单元中移走的状态的侧剖面图;图17是图13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取自线XVII-XVII的正剖面图;图18是带子单元的底视图;图19是图18中显示的转印辊的轴端部分的立体图;图20是图18中显示的中和偏压线和中和梳之间的连接的立体图;和图21是第三实施例的修改的侧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成像装置,其中相同的部件和构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以避免重复的描述。<第一实施例> 首先,将参照图1-图8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彩色激光打印机1。在下面的说明中,当激光打印机1被设置到其被使用的方位时,“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右面”,“左面”等表述被用于限定各个部分。激光打印机1是水平串联型的,其中多个成像部分17被成直线排列在水平方向上。激光打印机1具有主壳体2,其中设置了供纸部分4,成像部分5和卸纸部分6。供纸部分4用于提供纸张P作为记录媒体。成像部分5用于在供纸部分4提供的纸张P上成像。卸纸部分6用于卸除成像部分5在其上成像的纸张P。主壳体2作为彩色激光打印机1的外壳。主壳体2为盒状,其上部开口被出纸盘52覆盖。因此,出纸盘52用作顶盖。出纸盘52通过铰链52a被可旋转地支撑到主壳体2,并可相对于主壳体2开闭。供纸部分4位于主壳体2的下部,包括纸盘9,支撑板3c,分离垫3a,弹簧3b,一对供纸辊10和11;供纸盒框71;一对传送辊13(前传送辊13a和后传送辊13b);供纸侧U形路径12;和一对套准辊14。纸盘9,支撑板3c,分离垫3a,弹簧3b和前传送辊13a被安装到供纸盒框71上,并作为整体单元形成一个整体进入供纸盒70。供纸部分4进一步包括供纸口42a。成像部分5包括四个成像部分17(17M,17Y,17C,17K);转印部分18;以及定影部分19。成像部分17M用于形成品红色粉图像,成像部分17Y用于形成黄色色粉图像,成像部分17C用于形成青绿色色粉图像,成像部分17K用于形成黑色色粉图像。成像部分17M,17Y,17C和17K被设置在垂直方向上稍微高于主壳体2的中央处。每个成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成像装置包括:    外壳;    安装在外壳内并传送显影剂图像和记录媒体中的任一种的环带;    安装在外壳内、与多种颜色一一对应的多个处理单元,该多个处理单元分别包括多个感光鼓,每一个感光鼓面对环带;    安装在外壳内并且为每个感光鼓设置一个的多个扫描单元,每个扫描单元用光扫描相应感光鼓的表面以形成静电潜像,每个处理单元用相应颜色的显影剂显影静电潜像;以及    安装在外壳内并将形成在每个感光鼓表面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环带和由环带传送的记录媒体的任何一种上面的转印部分,    扫描单元和处理单元在水平方向上交替设置;    每个扫描单元和每个处理单元对于垂直方向倾斜;    每个处理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以倾斜的方向插入到外壳内或者从外壳内移走。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丸靖五十岚宏冈部靖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