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结构及驱动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999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轴结构及驱动电机,转轴结构包括轴本体与导流件。在轴本体内套导流件,克服因转子旋转而导致冷却系统难以安装的问题。同时,通过导流件将冷却剂由导流腔内排入至冷却腔内,使得冷却剂呈由中间向四周持续流动,保证冷却腔内的冷却剂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加大冷却剂与轴本体之间的换热效率,提高转子的降温效果。此外,本转轴结构内套导流件,使得冷却腔内形成多层换热界面,通过多层换热界面,延长了冷却剂在轴本体内的有效停留时间,保证冷却剂进行充分换热,进一步提高转子的冷却效果。另外,本申请的轴本体和导流件均为空心设计,因此,有效减轻转轴结构的整体重量,满足驱动电机的高功率密度要求。满足驱动电机的高功率密度要求。满足驱动电机的高功率密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轴结构及驱动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是涉及转轴结构及驱动电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发展,电机功率密度越来越高,电机温升要求越来越苛刻,电机的冷却系统要求也随之越来越严格。目前,新能源电机冷却系统依然仅集中在定子冷却上,由于转子为旋转体,且受限于传统转子结构设计缺陷,因此,在转子上增加冷却系统的难度较大,为此,转子冷却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转轴结构及驱动电机,实现稳定冷却效果,有效解决转子的散热问题。
[0004]一种转轴结构,所述转轴结构包括:轴本体,所述轴本体内设有冷却腔,所述轴本体上间隔设有导入口与导出孔,所述导出孔与所述冷却腔连通;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套设在所述轴本体内,所述导流件内设有导流腔,所述导流件上设有均与所述导流腔连通的流入口和排流孔,所述流入口与所述导入口连通,所述排流孔与所述冷却腔连通。
[0005]上述的转轴结构,在冷却降温过程中,将冷却剂从导入口通入,使得冷却剂由流入口中流入导流件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结构包括:轴本体,所述轴本体内设有冷却腔,所述轴本体上间隔设有导入口与导出孔,所述导出孔与所述冷却腔连通;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套设在所述轴本体内,所述导流件内设有导流腔,所述导流件上设有均与所述导流腔连通的流入口和排流孔,所述流入口与所述导入口连通,所述排流孔与所述冷却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将所述冷却腔分隔为沿所述轴本体的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分体腔与第二分体腔,所述流入口通过所述第一分体腔与所述导入口连通,所述排流孔位于所述第二分体腔内,并与所述第二分体腔连通,所述导出孔与所述第二分体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流孔与所述导出孔在所述轴本体的长度方向上错位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孔位于所述第二分体腔靠近所述第一分体腔一侧,所述排流孔位于所述第二分体腔远离所述第一分体腔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具有所述流入口的一端部与所述冷却腔的腔壁过盈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罗旋夏继孔勇进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