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成像设备的图像转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992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一图像成型设备中的一图像转印装置中,电源通过一偏压辊向一环形转印带施加一用于图像转印的偏压。一从转印带流出的电流经接地电极释放到大地中。控制器可调节地控制一由电源输出的电流I↓[1],使电流I↓[1]和由电源流出,经转印带流到接地电极的一电流I↓[2]的差,也就是I↓[out]=I↓[1]-I↓[2]保持为一预选定的目标电流。设置装置根据一个或多个设置条件设置目标电流。(*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拷贝、印刷、传真设备或类似的图像成像设备的一图像转印装置。通常,利用图像成像设备将图像形成在一光电鼓或类似的图像携带件上,通过一图像转印装置将鼓上的图像转印到一薄片上,然后,通过定影装置将图像定影在薄片上。图像转印装置可通过使用如转换带的接触或转印方式,或使用晕电放射器的非接触式转印方式,实现工作。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号3-231274(作为现有技术1)公开了一种使用转印带的图像转换装置。当薄片被送到鼓和带之间的间隙位置时,转动的转印带与光电鼓接触。通过转印电极与带的接触,一转印电荷由电源施加到带上,通过带,色粉图像由鼓转印到正输送的薄片上。携带色粉图像的薄片从鼓上离开并由带传送。在这瞬间,一控制装置测量出一通过带支承辊流进控制装置中的反馈电流Ic,并根据电流Ic,控制由电源输出的一电流Ir,使得电流Ir与Ic的差Ir-Ic保持一恒定的值。利用转印辊的图像转印装置公开在,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号3-158877和5-11645中(作为第2和第3现有技术)。在它2现有技术中,为了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它通过使用两个不同目标恒定电流实现对恒定电流的控制。特别是,一具有许多不同负载特性的检测电极与转印辊的表面保持接触。当一薄片被传送时,根据流过检测电极的电流,对加在转印辊上的电压进行控制。通过这种方法,转印辊上不同的或无规则的电阻不影响精美的图像转印。换句话说,现有技术2使转印辊的电流-电压特性相对于一光电元件会聚于一预选定的的电流-电压曲线上的一给定点。结果是,尽管在转印辊上具有不同的或不规则的电阻,在薄片未被传送时,最佳转印电压,当电压变化时根据电流,当电流变化时根据电压被确定。由于转印带与鼓保持接触,并被提供一偏压,也就是,它同与鼓不接触的电晕放射器不同,现有技术1的先决条件是,控制器对转印电流的控制需非常准确和稳定。如果满足这个先决条件,装置就可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实现稳定的图像转印和使片分离。但是,现有技术1尚有下列(1)至(5)的问题需要解决。(1)通常,使用的转印带具有位于一预定范围(ΔIO2)的电阻。现有的技术水平,很难将所有的带限定在任一预定的电阻范围内。现阶段唯一可行的方法是从所有产品中挑选出合格的带。这样,导致很低的产量,由于需增加选择工作,增加了成本。控制器需针对带的一定程度的不规则电阻控制转印电流,以实现稳定的图像转印和薄片分离。然而,所允许的极限水平也产生产量问题。(2)鉴于地球的构造,温度和湿度由于地区和季节而不同。甚至在办公室中,由于地区和季节温度和湿度也可有显著的不同,例如,在非常早的早晨。这样的温度和湿度的不同,对于薄片(干或湿),带上的电阻或其它对图像转印有影响的元件的条件有很大影响。还有,正如上面(1)中所述的带的不规则的电阻,由于环境,在转印电极和鼓之间的电阻发生显著变化。相对由于环境与带的不均匀阻值合起来引起的很大变化,通过转印电流,很难保证,实现稳定的图像转印和薄片分离。(3)由于选择的图像成形方式的不同,在图像成形过程中,薄片的电阻发生很大变化。当图像成形周期在同一个薄片反复许多次时,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图像成形方式的典型是,用于在同一薄片双面成形图像的复式复制方式,和用于在同一薄片的同一面成形不同图像的组合式复制方式。在复式复制方式中,与图像转印到正面或第一面相比,图像转印到薄片的背面或第二面的图像转印率降低,这是由于下述原因造成的。开始时,薄片通过一定影装置,使得湿度降低,电阻增大。再有,这样的薄片失去平直度并产生局部卷曲,经常刚好在缝隙位置之前、在鼓和薄片之间产生空气间隙。进一步地,由于空气间隙以薄片的电阻形式增大,亦产生一放电。结果是,对于一给定转印电流,在背面转印的图像转印率比在正面转印时降低很多,当转印电流大时,这种现象特别明显。在上述的特殊图像转印方式中,由于经第一图像成形周期成形在薄片上的色粉图像经加热被固定在薄片上,薄片的湿度在第二图像成形周期过程中,比在第一图像成形过程中要低。结果是,从第一图像成形周期到第二图像成形周期,薄片的电阻有很大不同。这样,很难通过控制转印电流,保证稳定的图像转印和薄片分离。(4)薄片的电阻取决于薄片的种类,也就是,厚度(不考虑薄片的特性)和特性(普通薄片或OHP(Over Head Projector片)由于上述(1)和(2)的相同原因,干扰稳定的图像转印的薄片分离。这种类型的电阻变化,当(1)、(2)、(3)及下面描述的(5)组合在一起时,将更加严重。(5)随着薄片宽度的变化,电极和鼓通过薄片直接接触的面积发生变化,使电极和鼓之间的电阻进一步产生变化。薄片的宽度取决于沿鼓轴向测量到的薄片尺寸。例如,A3尺寸的薄片宽度,竖向长为297nn,同样,B5尺寸的薄片宽度,按同样定向为182mm。电阻的变化转变为上述适当值Ir-Ic(=Iout)的变化。薄片尺寸和适当Iout值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当由于薄片尺寸使Iout低于适当值时,图像转印出现故障。再有,当Iout高于适当值时,由于在薄片和鼓输入侧之间的气隙中发生放电,使色粉被充电至相反极性,也发生图像转印故障。与(1)和(2)揭示的理由相同,上述的在转印电极和鼓之间的电阻变化,使控制器激励稳定的图像转印和分离薄片很困难。当(1)、(2)、(3)、(4)相结合时这种变化将更加严重。另一方面,在现有技术2中,接触转印器为一转印辊,它在转印辊和检测电极之间有效地产生一稳定的电流控制。但是,现有技术2的问题是,由于被传送的薄片的电阻效应不同(厚度不同,OHP片和普通薄片之间的特性不同,在复式复制方式和组合式复制方式中湿度不同),由转印辊流向光电元件的电流不稳定。结果是,图像转印能力受薄片条件的影响。另外,检测电极,接触该转印辊,易被色粉颗粒和纸屑弄脏。再有,当清洁装置被用于从转印辊上清除色粉颗粒和纸屑时,由于转印辊和检测电极的滑动接触使转印辊磨损,可发生清洁故障。现有技术3在薄片被传送条件下不能保持转印电流的稳定。因此,由于上述的被传送的薄片的电阻不同,在现有技术3中,图像转印能力对薄片的条件很敏感。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图像成像设备的图像转印装置,它可保证稳定的图像转印和分离薄片,而不受转印带上不规则电阻,环境,选择的图像转印方式,薄片的种类或薄片尺寸的影响。按照本专利技术,一图像转印装置包括用于携带色粉图像的图像携带件;一用于携带薄片,并将色粉图像从图像携带件转印到薄片上的环形转印带;一第一电极,为图像转印,在转印带与图像携带件对置部与转印带接触,并向转印带施加一偏压;与转印带接触的第二电极;一向第一电极提供偏压的电源;一可调节控制的转印控制件,假定电源的输出电流为I1,由电源流出经转印带流到第二电极的电流为I2,电流I1使I1-I2=Iout保持一预定的目标电流;一根据设置条件设置目标电流的设置器。还有,按照本专利技术,一图像转印装置包括,一用于携带色粉图像的图像携带件,一与图像携带件表面接触,用以将色粉图像从图像携带件转印到转印面的可动转印件,一为转印图像而向转动件施加偏压的电源,一转印控制件,在图像成形期间,保持由转印件流到图像携带件的电流为预定目标电流,一按所需图像成像方式选择和输入图像成像方式的方式选择器,一根据设置条件设置目标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图像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用于在其上携带色粉图像的图像携带件; 一个用于携带薄片,并将色粉图像由图像携带件转印到薄片上的环形转印带; 第一电极,用于提供一偏压以将图像转印到转印带上,在面对图像携带件处,与部分转印带接触; 与转印带接触的第二电极; 用于向第一电极提供偏压的电源; 可调节控制的转印控制器,设由电源输出的电流为I↓[1],由电源,经转印带流到第二电极的电流为I↓[2],则所述的电流I↓[1],使I↓[1]-I↓[2]=I↓[out]保持在一预定的目标电流值上; 用于根据设置条件设置目标电流的设置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泽祐子松田格高野聪辔田昭夫石井宏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