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980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18
限制可动体在落下冲击等时的移动而有效地保护连接体的功能,并且抑制装置的大型化。具有:支承体;可动体,所述可动体被支承体支承为能够移动;以及磁驱动回路,所述磁驱动回路具备设置于支承体和所述可动体中的一侧部件的线圈及设置于支承体和可动体中的另一侧部件且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线圈对置的第一磁体,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驱动可动体,具备连接体和止动机构,该连接体由弹性材料或粘弹性材料构成,且配置为在支承体和可动体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位置之间与支承体和可动体双方接触,该止动机构将可动体沿着第一方向的移动范围限制在连接体能够复原的范围内。动范围限制在连接体能够复原的范围内。动范围限制在连接体能够复原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致动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产生各种振动的致动器。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用于游戏机的操作部件等并产生各种振动的致动器,已经提出了一种通过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磁驱动机构产生振动的设备。该致动器通过具备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线圈及磁体的磁驱动回路使可动体相对于支承体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或第三方向上振动。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的情况下,磁体被设置于支承体上的由磁性材料构成的磁轭保持。另外,在支承体和可动体之间以将两者连接的方式设置有由凝胶状阻尼部件构成的连接体。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277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致动器中,当可动体由于落下冲击等而移动时,对于沿着振动面的方向(第二方向或第三方向)上的移动,通过可动体与支承体抵接使移动范围受到限制,这时,连接体在剪切方向上变形。与此相对,当可动体由于落下冲击等而在与振动面正交的第一方向上移动时,连接体在压缩或拉伸的方向上变形。该连接体由具有弹性或粘弹性的材料形成,如果因落下冲击而被强烈地压扁,则其功能有可能被破坏。
[0008]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的情况下,四个磁驱动回路以从致动器的中心各隔开90
°
间隔配置,并且在这些磁驱动回路之间(即45
°
方向上)及致动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相对较厚的连接体。因此,即使可动体由于落下冲击而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连接体也很少被强烈地压扁。
[0009]但是,如果是专利文献1的结构,则由于需要确保在磁驱动回路的周围设置连接体的空间,所以致动器在沿着振动面的方向上变大。
[0010]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限制可动体在落下冲击等时的移动以有效地保护连接体的功能,并且抑制装置的大型化。
[0011]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12]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具有:支承体;可动体,所述可动体被所述支承体支承为能移动;以及磁驱动回路,所述磁驱动回路具备设置于所述支承体和所述可动体中的一侧部件的线圈及设置于所述支承体和所述可动体中的另一侧部件且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线圈对置的第一磁体,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驱动所述可动体,所述致动器具备连接体和止动机构,所述连接体具有弹性或粘弹性,且配置为在所述支承体和所述可动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置的位置之间与所述支承体和所述可动体双方接触,所述止动机构将所述可
动体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范围限制在所述连接体能够复原的范围内。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限制可动体和支承体在对置方向(第一方向)上的移动的止动机构,即使在可动体和支承体由于落下冲击等而在第一方向上移动并且连接体被压缩变形的情况下,可动体和支承体的相对移动范围也被限制在连接体不会被压扁而能够复原的范围内,所以防止连接体的功能被破坏。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支承体上设置有所述线圈,在所述可动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磁体和固定该第一磁体的由磁性材料构成的磁轭,在该磁轭的与固定有所述第一磁体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和所述支承体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体,所述止动机构由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磁轭的凸部和设置于所述支承体且与所述凸部抵接的承接部构成。
[0015]当与磁轭重叠地设置连接体时,并且将连接体设置在磁轭和线圈的对置部之间时,由于在磁轭上设置有第一磁体,所以连接体被压扁的情况较少,但是由于将第一磁体和连接体在振动面方向上并排配置,所以导致设置空间的增大。如果想要抑制装置的大型化,则第一磁体变小,驱动力减小。与此相对,当将连接体配置在磁轭和支承体之间时,能够在振动面方向上确保磁轭和线圈之间的空间较宽,可以增大第一磁体而不会导致装置的大型化,从而能够增大磁驱动回路的驱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止动机构,则连接体在磁轭和支承体之间会被压扁,连接体可能会被破坏。如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而使连接体变厚,则装置会大型化。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磁轭的凸部与支承体的承接部抵接的止动机构,连接体被限制在能够复原的范围内而不会被压扁。由此,能够在抑制装置的大型化的同时增大驱动力,并且可靠地保护连接体。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中,也可以是将所述磁轭的一部分朝向所述支承体弯曲形成所述凸部。
[0018]磁轭是构成磁驱动回路的一部分的部件,由于形成得比较厚,所以只要使它的一部分弯曲形成凸部,就可以获得落下冲击时不易变形的凸部。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中,也可以是所述凸部由与所述磁轭不同的部件构成,且固定于所述磁轭的与所述支承体对置的一侧的表面。
[0020]因为由与磁轭不同的部件形成凸部,所以通过固定到磁轭上,可以增加可动体的重量。因此,通过适当地设定具有该凸部的另一部件的大小,可以调节可动体的重量,并且能够获得期望的振动特性的致动器。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中,也可以是在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观察时,相对于所述可动体的重心点对称地设置有多个所述凸部。
[0022]由于凸部相对于重心点对称地设置,所以重量平衡均衡,能够进行稳定的振动。
[0023]作为致动器的又一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在所述可动体上,在与所述第一磁体对置的一侧的相反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线圈对置的第二磁体,所述磁轭具有固定所述第一磁体的第一板部和固定所述第二磁体的第二板部,所述支承体具有包围所述磁轭的外侧的壳体,所述连接体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壳体之间及所述第二板部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凸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部及所述第二板部。
[0024]由于该致动器是夹着线圈在两侧对称的结构而能够保持平衡,所以能够产生稳定
的振动。在这种情况下,在落下冲击时也可以在第一方向的一侧及另一侧两个方向上保护连接体。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支承体和所述可动体之间设置有限制所述可动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可动范围的第二止动机构。另外,也可以是在所述支承体和所述可动体之间设置有限制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的可动范围的第三止动机构。
[0026]由于可动体的移动范围被第二止动机构或第三止动机构限制,所以能够有效防止因落下冲击等引起的损坏的产生。
[0027]专利技术效果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限制可动体在落下冲击等时的移动而有效地保护连接体的功能,并且抑制装置的大型化。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30]图2是图1所示的致动器的X方向中心位置的YZ剖视图。
[0031]图3是图1所示的致动器的Y方向中心位置的XZ剖视图。
[0032]图4是图1所示的致动器的Z方向中心位置的XY剖视图。
[0033]图5是从图1所示的致动器去除了第二壳体部件的俯视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承体;可动体,所述可动体被所述支承体支承为能移动;以及磁驱动回路,所述磁驱动回路具备设置于所述支承体和所述可动体中的一侧部件的线圈及设置于所述支承体和所述可动体中的另一侧部件且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线圈对置的第一磁体,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驱动所述可动体,所述致动器具备连接体和止动机构,所述连接体具有弹性或粘弹性,且配置为在所述支承体和所述可动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置的位置之间与所述支承体和所述可动体双方接触,所述止动机构将所述可动体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范围限制在所述连接体能够复原的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体上设置有所述线圈,在所述可动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磁体和固定该第一磁体的由磁性材料构成的磁轭,在与该磁轭的固定有所述第一磁体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和所述支承体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体,所述止动机构由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磁轭的凸部和设置于所述支承体且与所述凸部抵接的承接部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磁轭的一部分朝向所述支承体弯曲形成所述凸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居勇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