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922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髓内钉由外层,中层和内层3个部分组成,所述外层为多孔结构,孔隙率在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的器械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直形骨折和具有轻微弧度的骨折,用髓内钉进行植入治疗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但是,当前临床应用的髓内钉主要由不锈钢、钛合金制成,这些材料做成的髓内钉会产生应力遮挡效应,使得骨折部位得不到有效的应力刺激,最终骨折愈合效果不佳甚至失败。同时,此类植入物植入人体后会缓慢释放毒性离子或粒子,引发慢性炎症。此外,这类植入物一旦植入后,植入物要么永远停留在体内,要么就等骨头恢复后通过手术将其取出,无论哪种情况都有可能引起并发症,如感染或进一步的疼痛。而且,二次手术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
[0003]因此,需要制造一种高强度的可降解的髓内钉植入物,随着骨头的愈合,该种植入物在体内逐渐分解,不再需要手术取出,而且无毒,有很好的生物活性,能够促进骨头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及其制造方法。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所述髓内钉由外层,中层和内层3个部分组成,所述外层为多孔结构,孔隙率在40-90%之间,孔径在100-600微米之间,所述中层为实心结构,所述内层为多孔结构,孔隙率在60-90%之间,孔径在200-1000微米之间,整个髓内钉采用生物活性材料制成,截面均匀,所述生物活性材料是钙镁硅酸盐,镁在钙镁硅酸盐中的质量百分数为0.2~3.4%。
[0006]优选的,所述的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上设有孔洞,该孔洞的直径为1mm~10mm,可以是2个,4个或者更多,孔可以是与髓内钉的中心线垂直,也可以成一定角度。
[0007]优选的,所述的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的外层,中层与内层的截面直径比为(8~7):(6~5):(2~1)。
[0008]髓内钉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作为实心结构的中层用来承受大部分的外部载荷,多孔结构的外层与周围骨接触,随着植入时间的增加,由于髓内钉有很好的生物活性,会促进新生骨组织向外层结构的内部孔道中生长,跟髓内钉结合到一起,起到固定髓内钉的作用,同时也会替中层结构承担一部分的外部载荷力,到后期骨折愈合修复时,髓内钉完全降解,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而且,由于髓内钉良好的生物活性,也会促进骨折愈合。
[0009]优选的,所述的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的中层内部有孔道,孔道沿轴向和径向均匀分布在中层的实心结构内,通过孔道连接外层和内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的中层内部的孔道形状为圆形或者正方
形,尺寸为100微米-2毫米。新生骨和外部溶液可以经孔道从髓内钉的外层通往内层,加速内层的降解速度,同时内层释放的离子也会经孔道流向外层,通过调节孔道的数量,尺寸和结构可以对离子的流动速度和内层的降解速度进行控制。
[0011]通过调整中层的尺寸和结构,可以调整髓内钉所能承受的外部载荷力大小。通过调整外层的孔隙率和孔径,可以调整新生骨长入外层的速度以及髓内钉的降解速度。通过调整内层的孔隙率和孔径,可以调整新生骨长入髓内钉的速度以及后期髓内钉的降解速度。
[0012]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上述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需要将生物材料与溶剂均匀混合,得到分散均匀的生物墨水;2)根据生物墨水的特性和应用场合设计髓内钉的结构;3)把步骤1)中的生物墨水加入到3D打印机内,经过三维打印层层叠加得到髓内钉毛坯;4)对髓内钉毛坯进行处理,去除多余的生物墨水,得到多孔结构的纯髓内钉毛坯;5)将髓内钉毛坯放到高温炉中高温煅烧,最后冷却得到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
[0013]优选的,所述的煅烧温度为1100
o
C-1150
o
C,升温速度为2-4 o
C/min,保温时间2-4小时。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一、本专利技术可以制造高强度的髓内钉,弥补了可降解聚合物材料的不足。
[0015]二、本专利技术的制造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的方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
[0016]三、本专利技术制造的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在体内可持续吸收,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
[0017]四、本专利技术制造的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有好的生物活性,可促进骨折愈合。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的制造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的轴向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外层,2为中层,3为内层,4为径向孔道,5为轴向孔道,6为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0]如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所述髓内钉由外层1,中层2和内层3等3个部分组成,所述外层1为多孔结构,孔隙率在40-90%之间,孔径在100-600微米之间,所述中层2为实心结构,所述内层3为多孔结构,孔隙率在60-90%之间,孔径在200-1000微米之间,整个髓内钉采用生物活性材料制成,截面均匀,所述生物活性材料是钙镁硅酸盐,镁在钙镁硅酸盐中的质量百分数为0.2~3.4%。
[0021]上述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上设有孔洞6,该孔洞6的直径为1mm~10mm,可以是2个,4个或者更多,孔可以是与髓内钉的中心线垂直,也可以成一定角度。
[0022]上述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的外层,中层与内层的截面直径比为(8~7):(6~5):(2~1)。髓内钉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作为实心结构的中层用来承受大部分的外部载荷,多孔结构的外层与周围骨接触,随着植入时间的增加,由于髓内钉有很好的生物活性,会促进新生骨组织向外层结构的内部孔道中生长,跟髓内钉结合到一起,起到固定髓内钉的作用,同时也会替中层结构承担一部分的外部载荷力,到后期骨折愈合修复时,髓内钉完全降解,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而且,由于髓内钉良好的生物活性,也会促进骨折愈合。
[0023]上述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的中层内部有孔道,孔道沿轴向和径向均匀分布在中层的实心结构内,分别形成轴向孔道5和径向孔道4,通过孔道连接外层和内层。
[0024]上述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的中层内部的孔道形状为圆形或者正方形,尺寸为100微米-2毫米。新生骨和外部溶液可以经孔道从髓内钉的外层通往内层,加速内层的降解速度,同时内层释放的离子也会经孔道流向外层,通过调节孔道的数量,尺寸和结构可以对离子的流动速度和内层的降解速度进行控制。
[0025]通过调整中层的尺寸和结构,可以调整髓内钉所能承受的外部载荷力大小。通过调整外层的孔隙率和孔径,可以调整新生骨长入外层的速度以及髓内钉的降解速度。通过调整内层的孔隙率和孔径,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髓内钉由外层,中层和内层3个部分组成,所述外层为多孔结构,孔隙率在40-90%之间,孔径在100-600微米之间,所述中层为实心结构,所述内层为多孔结构,孔隙率在60-90%之间,孔径在200-1000微米之间,整个髓内钉采用生物活性材料制成,截面均匀,所述生物活性材料是钙镁硅酸盐,镁在钙镁硅酸盐中的质量百分数为0.2~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上设有1个以上的孔洞,该孔洞的直径为1mm~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的外层,中层与内层的截面直径比为(8~7):(6~5):(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强度可降解髓内钉的中层内部有孔道,孔道沿轴向和径向均匀分布在中层的实心结构内,通过孔道连接外层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惠锋年志恒贺永段王平景卓荦龚友平刘海强陈慧鹏李文欣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